原创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很会自保,李世民的善后工作很全面
迪丽瓦拉
2025-09-01 00:02:50
0

公元626年,新兴的唐帝国都城长安玄武门附近,发生了一场惊天政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秦王李世民诛杀,成为遗臭万年的失败者。秦王李世民经此一役是彻底掌握了主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先是成为太子又被唐高宗李渊禅位,成为了皇帝,开启了自己23年的帝王之路。

那么玄武门之变中,不说死去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是如何保命的呢,胜利者秦王李世民是如何善后的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李渊的保命之术就是彻底放权

秦王李世民在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以后,派刚刚杀掉齐王李元吉的尉迟敬德进宫“宿卫”唐高祖李渊。

当然看似是“宿卫”,实则就是派杀气腾腾的尉迟敬德去震慑李渊,让李渊识趣一些,不然刚刚杀掉齐王的尉迟敬德,真有胆量干点胆大包天的事情。

李渊很震惊,于是问道:“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

尉迟敬德回答道:“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李渊这时候很明显有些慌神了,所以问道身边裴寂等重臣:“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意思是问问这些大臣,看看他们的立场如何,如果他们支持自己,那什么都好说,不支持的话,自己只能认命。

偏向于李世民的萧瑀和陈叔达说道:“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

李渊一看事已至此,身边的重臣又表态支持李世民,于是马上乖乖认命,说道:“善!此吾之夙心也”。

当时秦王府与东宫和齐王府的余党还在战斗,尉迟敬德请李渊降手敕,令诸军受秦王处分,李渊是马上同意了。

李渊随后又派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这些将卒才彻底散尽了。

可以说唐高祖李渊很会审时度势,眼看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尉迟敬德杀气腾腾的出现,身边重臣还倾向于李世民,自己又没有鱼死网破的决心。所以为了保命,马上见风使舵,认可了尉迟敬德说法,同意了身边重臣的意见,要重用秦王李世民,并且说道这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

李渊这个人可以说也是相当果决,既然选择了保命,那么就一做到底。所以又是下手敕又是派裴矩,配合李世民遣散了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使李世民彻底锁定胜局。

不久以后,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两个月以后,李渊禅位于太子李世民,自己成为太上皇,当了九年太上皇以后,因病驾崩。虽然如同当了九年的高级囚徒,但总是得以善终了。

总结来说李渊的保命方式不见得有多高明,但的确是当时最有利于他保命的方法。不然如果他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态反对李世民的话,那么真的有可能会落得一个“暴疾而崩”的下场。

二、李世民的善后是重拉拢次杀伐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见到父亲李渊以后,是当众表孝心,“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至于李世民到底是什么想法呢,大家意会一下就知道了,当然是表演成分居多了。

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李世民在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以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都诛杀。

虽然李世民杀了太子和齐王的子嗣,但冷血之外亦有一丝人性。还留下了太子和齐王的女儿,并且给他们保留了一定的待遇。诸如太子李建成的次女封为闻喜县主,第五女封为归德县主。

太子妃郑氏也是得到了安排,孀居于长乐门,抚养着自己的女儿,得以善终。

当时李世民还有诸将还想诛尽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余党,尉迟敬德说道:“罪在二凶,既伏其诛;若及支党,非所以求安也”。意思罪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二人身上,余党就不要牵连在内了。

李世民经过考虑,毕竟需要笼络人心,而且一旦要清除太子和齐王的余党,肯定会牵连甚广,搞得是人心惶惶,所以采纳了尉迟敬德的意见,因此是“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自馀党与,一无所问”。等于是与太子和齐王的余党和解,不再搞大规模诛连之事。

同时李世民还有两个举动,一是启用了太子旧党魏征等人,向世人展现出自己的大气。二是霸占了齐王妃杨氏,这点为很多人所诟病,但李世民这样做也有着政治方面的考虑,杨氏出自门阀世家,让她进宫,还可以拉拢倾向于太子和齐王的门阀世家。

总结来说,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是当断则断,既然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自然要铲草除根,所以将其子嗣诛杀殆尽。

但除此杀伐以外,李世民重点在于笼络人心,拉拢一切可拉拢的势力。比如说对于太子和齐王余党不再追究,避免出现大规模诛连。并且起用太子李建成的旧党,还霸占齐王妃杨氏,以此拉拢其背后的门阀世家。

到了李世民登基为帝,统治稳定以后,对于已经死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又采取了两个举动。

一是通过《国史》、《实录》等史书对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二人加以诬陷之词,因此《旧唐书》中是这般评价这二人:“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意思是如果是这二人为帝,他们怕是连秦二世和隋炀帝都不如,哪里会有唐朝289年的江山呢,以此来突出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神武。

二是虽然李世民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子嗣都杀死,但帝位稳固以后,在名义上并没有让这两人的绝后。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以第十三子赵王李福出继到太子李建成一房。后来第十四子曹王李明被过继到李元吉一房。

至此玄武门之变以后的善后工作,唐太宗李世民是事无巨细的完成,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连后世评价都考虑其中,这份心思实属罕见。由此可见很多成功的背后,是对于各方面的精密把控。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惑?” 的确如此,在历史上,虽然有很多著名的人才,但是我...
原创 张... 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南宋初年,与、、并称南宋“”...
原创 满... 中国的最后一任皇朝,清朝一直都极为特殊,不仅是由于其统治者皆不是汉族人的缘故,还在于其造成了近代将近...
原创 禅... 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的一天,在南宋的都城临安城,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庆祝新皇...
原创 三... 说起三国,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毕竟有演义的普及,多数人对那个智力与武力并存的辉煌时代都新生向往。那个...
原创 朱...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大臣对出下联,却被当场打死 从古代到现在,能够成为皇帝的人大多数都有着...
原创 清... 1635年,娜木钟生下林丹汗的遗腹子阿布鼐,然后改嫁代善,但代善拒绝。皇太极无奈,只好自己迎娶娜木钟...
原创 陈... 导语: 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为汉景帝的继承人,跟他后来的皇后陈阿娇是脱不了关系的。陈阿娇的母亲是汉景帝...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罗大纲到底有多厉害,曾偷袭英国舰队让其闻风丧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
原创 大... 大明朝史:大明朝到底是强还是弱?看这些数据就知道应不应该骄傲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韩... 中国、越南语韩国都有尹姓,虽然发源于我国,但是尹姓在国内并不常见,也算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姓氏,可是在韩...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官场体系中,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权力的两大核心。 他们看似分工明确,实则暗藏博弈。 若论谁的权力...
原创 诸...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正是能人辈出。但是在那个时代里,有才干的人实在太多,但是能遇到伯乐的人...
原创 山... 该剧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从年少起就征战沙场,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最终开创了“远迈汉...
原创 非... 1971年7月10日傍晚,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斯基拉特宫内上演了一场伤亡惨重的军事政变。在机枪的疯狂扫...
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工运... 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2025年是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原创 常... 《三国演义》中,赵云在当阳长坂坡,百万曹军中救出刘阿斗。曹操称赞: “真虎将也!”曹洪飞马下山问:“...
原创 欧... 欧盟的报应!200万难民涌入德国,美国独善其身背后看戏 寻史观今 发布时间:2022-04-1018...
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玉器 残存墙体...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4月24日揭晓,将从20个考古参评项目中评选。内蒙古元宝山积石...
原创 历... 这组照片是曾经的英国海关官员于1896年至1902年在云南省东南部思茅附近拍摄。图为当地的训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