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比韩信会用兵,比张良会保身,刘邦若用此人,汉初就能灭掉匈奴
迪丽瓦拉
2025-09-01 01:07:12
0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造出这句话的人非常厉害,是楚汉争霸时期韩信唯一佩服的人,名字叫李左车,是战国名将李牧的孙子。

论军事才华,李左车绝对不输于韩信,甚至比韩信更厉害,但史书上并没有留下多少记载,也没有单独给他作传。

可见李左车对黄老之术的运用也很厉害,隐藏自己的能力很强。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李左车不但超过张良的功成身退,更超过陈平的八面玲珑。因为李左车的爷爷李牧死得很冤屈,这一点足以警示李左车一生。

从李左车在韩信面前的低调到后来教授太子刘盈兵法,估计以刘邦的眼光,也看不出他的真实水平,可见李左车隐藏自己的能力有多强。

李左车之所以出名,完全是被战神韩信捧起来的。战神韩信一生用兵,未尝一败,然而韩信跟李左车仅有的两次较量,却几乎完败。

第一次较量是在“背水一战”之前,韩信准备攻打赵国,赵王派陈余率兵二十万拒敌。这时候李左车就跑去给陈余建议:“听说韩信刚刚俘获了魏王豹,又捉住了夏说,这时候来攻打赵国,他的士气正旺,最好不要和他正面硬拼。”

“我听说千里运粮,都很难及时供应军队,而且井陉的道路很狭窄,运粮车行走不方便,肯定落在后边,离部队很远。你给我三万人马,我去断他粮草,顺便打他的埋伏。”

“你这边只要固守不战,韩信没有粮草,挨不了几天就会退兵,必然会中我的埋伏,不出十天,韩信和张耳的脑袋就能给你拎回来。”

结果陈余是个书呆子,简直跟马谡有一拼,不但不采纳李左车的计谋,还对他说:“兵法上说‘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包围它,一倍于敌人就与它交战’。现在韩信兵力不多,又是长途行军的疲惫之师,如果这样我都避而不战,传出去的话别人都会以为我们胆怯,以后轻易就会来攻打我们了。”

陈余没有采取李左车的建议,才有了后来的背水一战。当然,即使采纳了李左车的建议,也未必能捉住韩信,因为根据韩信的战例来看,韩信的情报工作做得非常好,未必会掉进李左车的圈套。

但兵法重在权变,两个高手都会灵活变招,结果就很难估计了。

第二次较量是在“背水一战”之后,韩信悬赏重金寻找李左车,而且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他。

韩信向李左车请教说:“我现在想要攻打燕国和齐国,应该用什么办法才能成功?”

李左车说:“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我现在被你俘虏了,有什么资格和你讨论大事呢。”

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了,跑到秦国后秦国却变强大了,这不是百里奚换了地方就变聪明了,而是看国君愿不愿意用他。如果陈余能采用你的建议,我韩信也早就被生擒了。所以我诚心向您请教,希望您不要推辞。”

李左车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建议虽然没多大用,但我愿意献上我的建议。”

“你现在刚以不足一万的军队打败了赵国二十万军队,你的威名已经传得很远了。但是赵国的百姓还在惊恐之中,而且你的军队也已经很疲惫了,如果现在去攻打燕国和齐国,燕国和齐国都会为保命而奋力抵抗,对你来说不但后方不稳,胜负也很难预料。”

“我虽然见识浅薄,但私下认为攻燕伐齐比较失策。我听说,善于带兵的人都不会拿自己的短处去攻击别人的长处,而是会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

韩信说:“虽然道理很对,但具体有什么好办法呢?”

李左车说:“现在替将军打算,不如先抚民犒军,摆出要攻打燕国的姿态,然后派说客去顺服燕国,以将军的威名和说客的游说,燕国必然会投降。等到燕国投降了,再去游说齐国,到时候齐国也不得不投降了。”

韩信采纳了李左车的建议,燕国果然立刻就降服了。

李左车和韩信的这两次交锋,是史料上记录比较详细李左车军事才能的展示。

从这里可以大概看出韩信和李左车的作战特点,韩信的情报侦察很厉害,而李左车的分析判断却很厉害。如果用来对付匈奴,李左车明显比韩信更有优势。

匈奴是游牧民族,其特点是地广人稀,常以奇兵远袭为主。对付这样的敌人,韩信的情报侦察很难做到周密,韩信的那些奇袭战例也很难用在匈奴身上,对韩信来说,相当于一个全新的战场,作战的难度可想而知。

再反观李左车,不但分析判断的军事特点正适合对付匈奴,而且还有李家的家传的对付匈奴的经验。由此可见,相对韩信来说,李左车更适合对付匈奴。

可惜刘邦眼光有限,既不敢用韩信,又看不清李左车,才有了后来的“白登之围”,造成汉朝年年给匈奴送公主的悲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启... 启蒙运动,不是聊历史,但是也跟历史有关。 启蒙运动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西方完整地进行过一次。这种完整...
原创 原... 刘恒能够当上皇帝在当时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薄姬身世曲折,原...
原创 汉...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其中韵味与深意需细细斟酌方能品味,而在历史长河里中国封建社会的故事最为丰富其中代表...
原创 朱... 朱元璋建国之前,要说哪一战打的最惨,那绝对是南昌守卫战了;哪一场最重要的话,就是鄱阳湖之战。这两次大...
原创 诸... 因为你没有弄清楚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所有的战役都是有目的的,而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北伐...
原创 朱... 陈友谅僭称帝号以后,秘密派人与张士诚相约,要攻打建康,成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的最大对手。 文臣武将都建议...
原创 “... 华夏文明发源地在哪里?这里的关键词是“华夏文明”。什么是“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所指的是华夏族,即...
原创 关... 关羽败走麦城,手下四散而逃,为何赵云战败,却没一个人弃逃? 导语:关羽和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
宋高宗赵构退守南方,偏居一隅,... 宋高宗赵构选择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主要是为了方便跑路,一旦金兵南下,从杭州水路撤退比较容易! 虽然说...
原创 唯... 1955年9月27日,我国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盛大的三军授衔仪式,而就在校级军官队伍中竟有一位老人留着...
原创 为... 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
原创 周... 廖承志廖公说:“周总理对我们廖家三代都有恩……” 在咱们大中国有一个非常传奇的家庭,这个传奇家庭就是...
原创 中... 乞伏暮末西秦国君主垂拱,为秦惠文王之孙,继位伊始曾短暂的欺骗塞国等国一起打匈奴,直到首都在渭水河边被...
历史上的今天 | 中科院院士、...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
百年工运故事|建功:“马恒昌小... 百年工运故事 第二十期 建功:“马恒昌小组”开启爱国主义劳动竞赛 20世纪50年代初,一个英雄集体—...
原创 正... 前言 横刀立马,驰骋疆场。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三兄弟,他们从无名草莽起步,却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最...
原创 李... 有句话,叫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唐高祖李渊,就是这么被李世民给拽下来的。 在古代,为了...
原创 原... 在古代皇帝临终前如果太子还年幼,或者还没有太多执政经验,一般都会将治国重任暂时交付于一个或者几个信任...
原创 满... 满清统治初期推行的一条政策,为何会让汉人宁死也不愿意接受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明朝历史上有两个太宗皇帝,一个是朱元璋选的合法继承人朱允炆,另一个是自己夺权的谋逆之人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