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发现首个水下皇陵,藏身湖底300多年,墓主人究竟是谁?
迪丽瓦拉
2025-09-01 01:35:29
0

196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干旱,随着洪泽湖的水位的急速下降,一座藏身水下300多年的古墓,也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这座古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为何他的陵墓会建在水下?墓中又有着怎样的奇珍异宝?感兴趣的朋友记得长按点赞加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当时,渔民们正向往常一样前往湖中捕鱼,突然,

洪泽湖西岸的一些奇怪建筑,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这些建筑的大部分,仍然埋在水里

,只是因为湖水水位下降,才露出一点头。这件事在当地很快传了开来,附近民众们议论纷纷,甚至有迷信的人猜测,这肯定是

龙王的水下龙宫

。不过这种说法显然是扯淡,当地文物局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便派出了一支考古队前去勘察。

经过考古专家的一系列勘探检测后,他们初步判定,

这应该是一座陵墓

。接下来,专家们开始对露出水面的建筑进行仔细清理,等到上面的淤泥全部清除完毕后,九个气派的拱梁映入了人们的眼帘。更令专家们惊讶的是,这

九个拱梁居然是用汉白玉做的

要知道,古代能用汉白玉来修建陵墓的,必然身份尊贵异常,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也

只有在皇帝陵墓中出现过汉白玉

。专家们十分兴奋,在经过进一步的鉴定后,他们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这应该是一座明代的皇陵

可这结论,让在场的专家们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要知道,

明代一共有16位帝王,其中13位葬在北京的明十三陵

。另外3位,

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景泰帝朱祁玉葬在北京景泰陵;而建文帝朱允炆被叔叔朱棣夺位后,下落不明,自然也没人给他修建这么宏伟的陵寝

。这么一圈排除下来,专家们都都傻眼了,心想是不是探测错了,

这不是一位明代的皇陵?

不过专家们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小时候的他甚至穷到没钱安葬自己的父母,因此他当上皇帝,光宗耀祖后,必然要翻修自己的祖坟。事实上,中国历代开国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也都是翻修祖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当上皇帝,全靠祖先庇佑。

因此祖坟的位置必须是龙脉所在地,以保江山稳固,国运昌盛。

而朱元璋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当年他曾命令太子朱标重新翻修朱家祖坟。这次

翻修耗时28年,工程十分庞大

,最后在原先祖坟的基础上,建成了

明祖陵

。而史料中记载的明祖陵的大概位置和翻修后的情况,与这个水下陵墓的情况完全吻合。

这么一来墓主人的谜题就解开了,

里面埋葬的应该就是朱元璋的高祖、曾祖以及祖父,三代祖先。

可另一个问题又随之而来:这座陵墓为何会在洪泽湖水下?要知道,即便是如今在水下修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古人!

经过专家翻阅大量史料,以及对陵墓进行分析后发现,这座陵墓其实并不是修建在水下的,而是后期被淹掉的。

皇陵选址非常谨慎,尤其会避开水多的地方,甚至沙石较多的土质也不行

。因为这样的土质,非常容易发生渗水,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祖坟被淹活着被冲毁,皇帝当然也是如此。难道朱元璋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专家们开始对洪泽湖的形成,展开了细致的调查。原来,

在明祖陵修建之初,洪泽湖只是个又浅又小的湖泊,说不好听点只是个小水洼而已,根本不可能对明祖陵构成威胁!

而之所以最后会将明祖陵淹没,主要是因为明祖陵地势的问题!

与其他皇陵修建在高山大阜之侧不同,明祖陵居然修建在了低洼的丘岗地区

,被淹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此外,从风水上来看,明祖陵的位置,也完全和古代帝王注重的“风水宝地”不搭边。不过朱元璋对这些其实是心知肚明的,而他之所以执意将祖陵建在这,是另有原因的。据

《泗洪县志》记载

,元朝末年时,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带着一家老小逃难到了泗州一带。当时在泗州城以北30里处,有一个叫杨家墩的地方,旁边有一个水洼地,朱初一便经常在这里晒太阳。一次,正好有一个道士路过此地,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周围后,说道;

“葬在此墩下,子孙可出帝王”

。朱初一听高兴坏了,回去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儿子朱世珍,也就是朱元璋的父亲。于是,朱世珍在朱初一死后便将他葬在了这里。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平民出身的朱元璋果然当上了皇帝。而朱元璋登基后,

为了不破坏祖坟的龙脉,便没有轻易地移坟,

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修建了明祖陵。不过朱元璋估计也没想到,自己的祖坟最后会因为地势低洼,被水给淹没了,而这一切根源还要追溯到南宋时期。

当年

南宋大将杜充为了抵御金兵南下,强行了掘开了黄河大堤,导致黄河泛滥,甚至直接抢占了淮河河道。到了明朝中后期,黄河夺淮已经发生了300年

,在这期间,黄河水裹挟着的大量泥沙,使得淮河河道泥沙淤堵,水患频发,百姓们苦不堪言。

为了解决泥沙堵塞的问题,明朝万历年间有人

提出了一个狠主意

,那就是修建堤坝,将淮河水给蓄起来,然后利用淮河水冲刷河道,将堵塞的泥沙带走。到时候,河底的泥沙少了,河面下降,水患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沉积了几百年的泥沙,岂是一时半会就能给冲刷走的!结果弄巧成拙,

淮河水不仅没能冲走泥沙,反而又使得河面水位进一步上升,造成了大面积的水患。

而原本只是个小水塘的洪泽湖地区,也是在这个时候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而位于附近低洼地区的明祖陵也就开始受到水患的侵扰!

可由于

祖陵是龙脉所在,明朝的后世皇帝也不敢轻易迁移,只能是加强保护措施。

在后续发掘中,专家们发现明祖陵东侧有一段高达数十米的城墙,据推断,这些城墙估计就是陵墓防水的堤坝,在对城墙的青砖抽样检测后发现,这些城墙应该是崇祯年间修建的!

在陵墓外修建防水堤坝,恐怕在历代皇陵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可即便这样,明祖陵也没能逃脱被淹的命运,

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明朝的灭亡

要知道,朱元璋当年每逢清明,都要带着御林军从南京出发,前往祭祖,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也曾多次前去祭拜。可随着朱棣后来将明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后,或许是因为路途遥远,之后的明朝皇帝们几乎再没有前去祭拜过,大多时候只是派人看守,定期维护,不至于让其被淹没。而到

了明朝灭亡,江山易主后,明祖陵自然也就没人看管了

到了康熙年间,河水再度泛滥

,洪泽湖的水位也迎来了暴涨,水位高度甚至超过来,明祖陵的堤坝,这才导致被淹。

直到1963年大旱,水位暴跌,这座沉睡在水下300多年的皇陵才得知重见天日。

不过当时,这座皇陵并没有被允许开启,因为当年明定陵被开启后,由于技术水平不够,使得不少国宝毁于一旦。正是出于保护国宝的目的,专家们只好暂时维持原样。

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于保护明祖陵的目的

,我国专门修筑了堤坝,将陵墓从湖水中隔了出来。经过多次修复后,如今的明祖陵不仅恢复了往日的气派,而且再也不用担心被淹了。因为,

专家们已经在周围筑起了近3000米长的防洪大堤,其中最危险的地段,还特意用块石护坡,并在四周栽种了6万多株树木。

明祖陵的发现,为我国研究明代早期皇陵建筑的风格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最为罕见的便是那巧夺天工的石刻。

现如今明祖陵已经对外开放,

当游人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

21对高达数丈的大型石刻。它们像文武百官一样整齐排列在神道两侧,为首的是两对低首侧的内侍臣,接着是两对手按宝剑的武将以及三对手持牙笏的文臣,下面依次是马倌、石马、拉马侍从等。这些石刻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当你走近细看,甚至连马嘴上的细毛都屈指可数。

据考古专家介绍,

明祖陵石刻,无论是规模,还是刻工和造型,在国内都极为罕见

。就目前已知来看,也就只有南京朱元璋的明孝陵和北京的明十三陵,能与之媲美。不得不让人感叹,

老朱家的陵墓就是气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明祖陵的地下陵墓尚未开挖,

但已经在筹备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明祖陵的全貌将展现在人们眼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在中原典籍里,有大量关于西王母的记载。除了《山海经》外,还有很多书籍里记载了西王母。说明西王母国是存...
原创 唐... 唐代宰相张说的诗中曾记录下唐代舞马的盛况,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中提到“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
清代一考生带了一麻袋馒头参加考... 科举制,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一种特有的制度。 自隋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历经了一千二百多年。 科举制让...
原创 大... 大明朝史:为何大明朝的争议那么大,难道其他的朝代没有争议吗?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李... 目前内地影视主要翻拍的古装剧非常多,里面的君王也是非常的严明,那大家有没有讨论过帝王一般都是如何去统...
原创 唐... 唐朝历史,感觉就像一位中年大伯,身强力壮而不失优雅从容,这是秦汉和明清所不具备的。西方国家有民主和法...
原创 分... 丝绸之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 从西汉开始,丝绸之路的历史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经过漫长...
原创 日...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一个民族,动不动就会因犯错而鞠躬道歉,甚至切腹自尽,那么一定是日本。某某首相向民众鞠...
原创 如... 汉武帝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著名的帝王,他不但功绩卓著,也个性强烈,在文治武功取得很高成就的同时,他也做...
原创 二... 凤凰网原创随着芬兰、瑞典正式申请加入北约,许多自媒体“群嘲”称“这是违背祖宗的决定”。两国究竟为什么...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皇帝如何管理庞大的疆域?清朝的“总督”制度堪称一大创举。 这些封疆大吏手握军政大权,管辖...
原创 霍... 同样是去世,为什么霍去病去世记载“卒”,而霍光却用的“薨”? 《史记》中,对霍去病的死是这么记载的...
原创 宋...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指民国时期宋氏家族的三个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三姐妹可以说是...
原创 三... 开篇:西关骑楼下的光影交错 1933年的永汉路,霓虹初上。大三元茶楼里,小明星徐柳仙一曲《秋坟》引得...
原创 外... 《封燕然山铭》曾言:“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封建历史上,汉匈之战几乎未曾停歇,东汉王朝中...
原创 曾... 清朝后期,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200多年的大清,差点被掀翻在地。 就在大清生死存亡之际,出...
原创 汉...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什么?二者的好处和缺陷是什么?以及汉代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原创 大...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长江流域地区发生过多次大水灾。尧在位时更是连...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无奈出走,难道真的是因为洪秀全排挤吗?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
原创 日... 在图说大坂之阵这本书里写了个十分有意思的故事,说是在五月七日夏之阵决战前,将军德川秀忠让本军先锋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