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孙嘉城明知与年羹尧合作就是个死局,为何还欣然前往?
迪丽瓦拉
2025-09-01 02:33:38
0

首先要明白一点《雍正王朝》的主旨就是“伟光正”,它就是一部明明白白的赞扬雍正的电视剧。

所以这个问题铁定不是什么“雍正是故意派孙嘉城去送死的,这样雍正就有借口杀掉年羹尧,而孙嘉诚是一个忠臣,他明知必死无疑,但为了雍正,为了大清,他甘愿赴死。”

其实雍正派孙嘉诚去西北,目的并非是让他去送死,而是想让他去西北帮助自己完成“火耗归公”新政的推行。

众所周知,雍正从康熙手中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大清,外有贪官横行,内有八爷党蠢蠢欲动。可以说此时大清的命脉是掌握在八爷党的手中,他们把持大清的朝政、财政,国库的钱都被他们霸占,甚至连雍正自己的私库“内务府”都是空空如也。

而雍正初期面临的最大的两个难点就是江南、西北问题。先是两江三省这一朝廷最富庶之地被八爷党完全掌控,后西北则是战乱不断,青海罗卜藏丹津更是对清朝造成巨大的威胁。

所以为了打破这一窘迫的局面,雍正登基后就相继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这两地,先是李卫被派往江南做了江苏巡抚,后年羹尧被任命为西北绥远将军负责平定西北之乱。

之后雍正虽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手腕夺回了一部分权力,但八爷党的势力依然强劲。所以为了夺回对清朝的实际控制权,也为了解决清朝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雍正开始大力推行新政。

但是一个新政要想顺利推行,你就必须得让人看到它的好处,不然谁愿意支持你?所以雍正必须让一个去试行这个政策,让大家看到它的有优越性。

于是他先是让河南巡抚田文镜在河南试行“官绅一体当差”,后又让江苏巡抚李卫在江苏试行“摊丁入亩”。虽然这两项新政在河南、江苏两地受到了地主豪强强烈的抵制,但最终在田文镜、李卫二人的聪明才智下被一一化解,因此这两项新政得以顺利推行。

因此凭借着这二人,雍正顺利地解决了江南问题,并也在这大清最富裕的地方顺利地推行新政。

而此时对于雍正来说,最后一个要解决的地方自然就是西北三省,及要在西北试行的“火耗归公”的新政。

按理说,西北是自己最信任的宠臣年羹尧所掌控,雍正要想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并实行“火耗归公”的新政,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恰恰就是西北让雍正头疼不已。

年羹尧本来的确是很忠心雍正的,只是人一旦有了巨大的权力,他势必就会被蒙蔽心智。做了绥远大将军的年羹尧,开始越发的骄横跋扈,越发得不把雍正放在眼里,他开始想自立为王,所以此时的年羹尧自然不想雍正在染指西北,更不会让他去试行“火耗归公”这么一个会伤害到他自己利益的新政。

但是对于雍正来说,他绝对不会允许西北脱离自己的掌控,更不会允许年羹尧阻止“火耗归公”新政的推行。“火耗归公”能否在西北顺利试行决定着雍正的新政是否能成功,如果西北的“火耗归公”试行失败,则意味着雍正的新政将会陷入彻底的失败,更甚者还会给那个蠢蠢欲动的八爷党一个致命的机会,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雍正一定,也必须要在西北推行“火耗归公”,这关乎雍正自己的命运,也关乎大清的国运。

但是年羹尧在西北的专权已经让文武百官产生了畏惧之心,此时已无多少的臣子敢去西北了。可以说雍正现在能够派往西北,即不怕年羹尧,又有忠心,也有才干的臣子就只有那位敢直斥年羹尧是奸臣,又曾是“户部第一理财能手”的孙嘉诚了。

孙嘉城去西北名为替年羹尧经营军需财物,但实则是帮助雍正试行“火耗归公”的新政。

所以就是这么一位被雍正赋予厚望的,被雍正视为新政在西北能得以顺利推行希望的孙嘉诚,你认为雍正是想让他去送死吗?

虽然雍正知道孙嘉诚去西北,以他的性格势必会受到年羹尧的刁难,甚至是可能会丢掉性命。但此时的雍正真的已经是无人可用了,不然他也不会让这么一位能自己都敢顶撞的直臣孙嘉诚去。可是为了能够在西北顺利的推行“火耗归公”,所以他必须让孙嘉诚去,因为只有他去了新政在西北才有机会顺利推行。

当然这并不能说,雍正就是让孙嘉诚去送死。其实雍正为了让孙嘉诚能够在西北平安无恙,他做了很多。雍正先是亲自屈尊,为他们二人调解,一场火锅宴席,雍正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年羹尧,孙嘉诚去西北不是去跟你作对的,他一是为你筹集军饷,二是为朕推行新政。

雍正还苦口婆心的跟年羹尧说道“成大事者,第一就是要有胸襟……我看你还是跟他和好吧!”,而且雍正在这之前还特意说道孙嘉诚这人就是一个直性子,他是一个连朕都敢顶撞的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连朕都舍不得动他,你就更不能动他”。

话说一个帝王都如此屈尊的与一个臣子这般说道,那位臣子再怎样也要给皇帝面子,不能再去动他了。只是雍正万万没想到,他的苦口婆心,甚至是有点乞求,却并未换来年羹尧的放过,最终年羹尧还是杀掉了孙嘉诚。

而雍正也最终对年羹尧失去了最后的一份怜悯和耐心,他下定决心要对年羹尧动手了。

其实那场火锅宴席何尝不是雍正给年羹尧的最后一次机会,雍正的寓意很明显,只要你年羹尧支持孙嘉诚在西北推行新政,你以往的事情再不追究。只是雍正没想到,年羹尧会丧心病狂的到如此地步,他居然还是杀了一个连雍正都不舍不得杀的忠臣。

当然对于孙嘉诚而言,去西北不管是不是真的死局,他都会欣然前往。因为他是一个忠臣,是一个直臣,他效忠的是雍正,效忠的是大清,在他的心里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对大清有利,对雍正有利,无论是不是死局他都会去。

这就是孙嘉诚。其实正如他在与张廷玉对话时所说“衡臣大人,我笑您小瞧了我,就我这么一个小小的京官,苦巴巴的熬资格,到老不济也能混个三品顶戴,我孙某若想吃这份安生衣食,又何必和阿灵阿大司徒翻脸,几乎身陷不测之地?张大人,你知道,皇上准了我的条陈,得益的是亿兆生民,受损的是墨吏脏官,就为这一条,孙某死且不惧,还怕这么一点小小处分?”。

是的,在孙嘉诚的眼里,能让亿兆生民得益,能让墨吏脏官受损的事情,即使是死他也不会畏惧,因为在他的眼里,他的死只是鸿毛,而百姓的生死才是泰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NO.7: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出生平凡,美貌和智慧并存的奇女子,孝庄文皇后的陪嫁女,也是康熙的启蒙...
原创 她... 人生在世,成王败寇,机遇难料。生的好,死的冤;生的差,却万世共尊。听说每个人的气运都是差不多,捡了钱...
东晋僧肇大师《肇论》全集,快收... 释僧肇是一位东晋时代著名佛教学者,在大师鸠摩罗什门下,被誉为“解空第一”。著有《般若无知论》、《不真...
泓水之战:春秋时期的权力博弈与... 公元前638年,泓水之战在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拉开帷幕。这场战役不仅是宋国与楚国之间为争夺霸...
原创 光... 当中国进入列强瓜分、积贫积弱的晚清时期,很多仁人志士都想尽办法挽救时局。至少在当时人看来,百日维新是...
原创 大... 如果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你会怎么办?对于现代女性来讲,既然不爱,那就离婚好了。可是如果放到古代,被三...
原创 原...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42期:纣王的三个后妃 文/王事情 纣王有三个后妃,分别是姜皇后、黄贵妃和杨...
原创 战...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有了非常大的成就,中华文化有了质的飞跃。尽管2...
原创 日... 1981年,美国记者约翰·W·鲍威尔,在《原子能科学家公报》旬刊上,发表了论文《历史上被隐瞒的一章》...
原创 此...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人一手统治的朝代。明朝的前期统治是非常强大的,朱元璋出身民间,懂得民间疾苦,他...
原创 原... 1914年10月10日,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策划运作,在中华民国双十节这天袁世凯终于如愿以偿地就任了...
原创 斯... 斯大林曾经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儿,她叫斯维特兰娜,曾经在关键时刻出逃美国,为何在近代却被普京下了一个如...
原创 原... 大约随着奴隶社会的没落,春秋战国时期,有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各封国为了自己的发展,不再仅限于分封贵族,...
“延安五老”身上的优良作风 “延安五老”是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董必武和林伯渠五位德高望重革命老人的尊称,并一...
皇位与袈裟:揭秘顺治帝的出家之... 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顺治帝的出家传说一直是一个令人猜测不已的谜团。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为何会突然弃位...
原创 1... 1962年,陈毅与周总理、贺龙一同聚在一起喝酒。酒过半时,陈毅突然神情一变,脸色苍白,忍不住痛呼:“...
原创 从... **传奇人物:朱载堉——从数学到音乐的跨界奇才**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某些人物因其卓越的成就而...
李存勖建立后唐,续了唐朝的命,... 李存勖少年英雄,智勇双全,可惜建立后唐三年,就死在乱军之中,实在可惜。 01少年英雄 李存勖是晋王李...
原创 古... 中国古代法律和监察制度的日臻完善,但是官员贪污不仅没有日渐收敛,反而更加猖獗。有不少贪官因贪污被处死...
湖北一棵五百多年的古柏发生的神...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自古以来都有许多神灵怪事流传,这些民间志怪故事有些可能真实发生过,有些可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