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冬天,日本侵略军阴谋对苏中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清乡”,调动一个日军师团及三个伪军师共1.5万余人兵力,加上大批警察、特务及行政人员,兵力的密集程度为敌后华中战场所罕见。为此,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华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召集各地委、军分区、旅的负责干部到如东南坎镇开会,研究布置反“清乡”。
在南坎会议上,谭震林代表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到会指导,并传达了中央提出的“今年打败希特勒,明年打败日本”的口号。
粟裕则明确指出,即将到来的1943年将是苏中抗日斗争最尖锐最艰苦的时期,也是“黎明前的黑暗”时期。
果然如粟裕所预计,日伪军于1943年春天就发动了“第一期清乡”,他们封锁长江大小口岸,占领沿海集镇,切断海上与陆地交通,还构筑了长达175公里的竹篱笆封锁线,沿着篱笆每个三五里路就修筑一个碉堡。日军头目小林信南狂妄叫嚣:“清乡不需三个月就可成功。”
偏偏在这时,新四军内部却出现了重大“叛变”事件
,苏中四分区司令员陶勇麾下,通海自卫团团长汤景延摇身一变,成为了“苏北清乡公署外勤卫团”上校团长。不久后,汤景延又被汪伪政权江苏省省长李士群任命为苏北清乡警察大队长,少将旅长。
更关键的是,汤景延不是一个人“投靠”了日本人,他还带走了副团长沈仲彝、三个营长、多位连长排长,以及800个英勇的战士。
也就是说,汤景延带着整个通海自卫团“投敌”了。
抗战爆发后,尤其是在“皖南事变”后,苏中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在“曲线救国”的幌子下,纷纷投敌叛国,摇身一变成为伪军。但作为一直在敌后坚持抗战的新四军,如此大规模的投敌行为,还实属罕见。
很多同志都对他恨之入骨,无不想要除掉这个“叛徒”。
当时,粟裕在敌人内部也安插了一些潜伏的特工,与粟裕、叶飞保持单线联系的施亚夫一度做到了伪军中将师长。
施亚夫从日伪方面得知汤景延“叛变”的消息,当即便开始酝酿暗杀计划。
一天,汤景延的小轿车走在路上,被一辆大卡车直接撞翻,而汤景延当时不在车上。不久后,施亚夫又为汤景延摆下鸿门宴,暗中在酒杯里下毒。然而,当施亚夫递上酒杯的一刹那,突然意识到这样大的“锄奸”行动,应当先请示粟裕跟叶飞才行。
幸亏有了施亚夫的这一犹豫。当晚,
施亚夫用电台向粟裕、叶飞请示“锄奸”计划
时,收到的回复却是:
汤景延是自己的同志!
粟裕的这一回复让施亚夫瞬间惊呆了,一整个团打入敌人内部,这样的行动实在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了。转而,施亚夫又暗自庆幸,若非及时反应过来要先请示,就要误杀同志,耽误粟司令的大事了。
其实吃惊的又岂止是施亚夫。当粟裕跟四分区司令员陶勇、政委吉洛(姬鹏飞)说出他的这一计划时,陶勇惊得瞪大双眼。陶勇说出自己的疑虑,相信也是所有人听说这事后会有的想法,潜伏工作通常都是一两个人,知情者越少越好,一个团人多嘴杂,保密工作实在太难做了。此外,还有一点,新四军一个团“投敌”,势必将会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粟裕静静地听着陶勇的发言,适时插上一两句话,解答一下疑惑。陶勇的话还没说完,一直没有出声的吉洛说话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赞成这个计划!”吉洛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详细分析了这样做的利弊,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整团得到敌人的信任,所产生的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利远远大于弊。
听完吉洛的分析,陶勇频频点头,当下就向粟裕表态:“粟司令,你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吧!”
粟裕跟陶勇、吉洛仔细研究后,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汤景延的通海自卫团
。汤景延在抗战初期曾参加过打着抗日旗号的国民党杂牌军,因此跟伪军一些军官有过“旧交”,了解他们的嗜好、作风,能够应付自如。但其他人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沈仲彝就表示自己可能难以忍受不明真相的同志和群众仇恨的目光,同时也担心万一不小心说出个“同志”来,会影响大局。
陶勇跟吉洛听完他们的诉说,耐心做着思想工作,粟裕带着陈丕显跟钟期光也走了进来,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多位首长的关怀和开导下,汤景延跟沈仲彝等人都打消了顾虑,接受了任务。汤景延开始利用“旧交”跟敌伪各方面联系上,并谈了条件,沈仲彝则抓紧做全团800名战士的思想工作。
为了让汤景延顺利打入敌人内部,
陶勇安排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新四军一个营发现汤团“叛变”后,竭力阻止,汤景延则率团边打边向与伪军约定的地点狂奔。敌伪军派出两个团接应,汤景延部顺利到达“投诚”地点。日军中将师团长小林信南亲自举办宴会,欢迎汤团“归顺”,并将汤团改编为苏北清乡公署外勤卫团,委任汤景延为上校团长,沈仲彝为中校团副。
站住脚跟后,汤景延又特地到苏州“拜访”伪江苏省省长李士群,送上重礼,并说了一番吹捧和效忠的话,哄得李士群嘴都合不拢了,第二天就被委任为苏北清乡警察大队长,晋升为少将旅长。接下来,汤景延开了一家“协记商行”,敌伪汉奸做买卖捞钱是家常便饭,汤景延开商行不仅没有引起怀疑,反而显得更加逼真,只不过商行开业后,各种军需物资神不知鬼不觉运到了新四军四分区军部。
此外,汤景延还在伪军内部结交了不少“朋友”,尤其是
伪军需处长汤兆龙更是与他称兄道弟。
正是从这个掌管敌伪军需供给的汤兆龙身上,汤景延摸清了日伪军的编制装备情况,还能根据军需处发放干粮和弹药的情况,掌握敌人每次“清乡”“扫荡”的人数和方位。这些情报无一例外都送到了陶勇面前,日伪军“清乡”经常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新四军打得丢盔弃甲。
小林信南的计划屡次落空,也让他开始怀疑伪军内部打入了新四军的间谍,接连秘密处决了不少伪军将领,一度也曾怀疑到汤景延头上。
一天夜里,小林信南跟他手下的特高课主任犬养毅一起找到汤景延,称收到情报,共产党南通县委书记要跟一位副书记接头,让汤景延去一枪毙了他。汤景延暗自发笑,一个机关的正副书记都是熟人,干嘛要到这种鬼地方接头。于是毫不犹豫从犬养毅手中接过手枪,果断扣下扳机,枪里根本没有子弹,他还冲上前用枪柄对着那人一顿猛砸。小林信南跟犬养毅赶紧跑过来,叫停了这一场闹剧,从此也对汤景延深信不疑了。
在那之后,汤兆龙还是一如既往在敌伪内部混得风生水起,不时找汤兆龙喝上几杯酒。在一次酒后,
汤景延得知日军派了一个观战团来参观“清乡”,60多人全是少佐以上军官
。小鬼子作恶多端,在苏中“清乡”还不够,还要找全国各地负责“清乡”的军官来参观,企图到全国推广。获得这个重要情报后,汤景延决定做两手准备,一方面上报粟裕和陶勇,一方面要设法歼灭这个观战团。
内部商定好后,汤景延制定出作战方案,他亲率两个连的兵力打伏击,另外安排一个连作为预备队。参战人员每人两套军服,出发时穿伪军军服,到伏击地点后换新四军军服。他们将方案通过电报发给粟裕、陶勇,请示是否可行,并要求地方武装能给予配合。
粟裕回电批准了汤景延的方案,并让陶勇亲自带一个团兵力增援。
当天夜里,汤景延便率领三个连进入设伏地点,在那里见到了陶勇。当地群众对新四军十分热情,听说新四军来打仗,腾房子的腾房子,烧开水的烧开水,做饭的做饭,忙得不亦乐乎。汤景延安排大家吃饭后立即睡觉,养足精神,自己则和陶勇一起去查看地形。第二天中午,战士们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下午三点钟左右,四辆汽车进入战士们的视野,前后两辆车上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中间两辆车上坐的都是军官,有说有笑肆无忌惮。士兵的规模显然超出了预期,汤景延这才明白粟裕让陶勇亲自带来一个团的必要性。当车队进入到伏击圈后,汤景延下达战斗命令,子弹手榴弹像下雨一般落在敌人身上,几分钟时间便几乎全歼敌人。
汤景延想迅速结束战斗,准备下令发起冲锋,陶勇在一旁提醒他说,
日军士兵十分凶残,要尽量避免跟鬼子拼刺刀,
再扔几箱手榴弹再打扫战场也不迟。汤景延听了陶勇的提议,下令继续扔手榴弹。附近的老百姓听到枪声,纷纷拿起菜刀、棍棒、锄头、钉耙赶来参加战斗,很快就将日军观战团和护送的士兵全部歼灭。
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后,汤景延等到晚上,率部队趁着夜色,又换上伪军军服,神不知鬼不觉回到了驻地,敌伪军没有丝毫的察觉。冈村宁次得到观战团被歼的消息后,气得火冒三丈,将气撒在陶勇身上,但当他派出的飞机空袭新四军驻地时,陶勇早就率部队组织老百姓撤离了。
几天后,汤景延再次请汤兆龙喝酒,正当他们喝着酒聊着天的时候,大街上出现一辆卡车。上面站着20多个日本兵,每人左臂上缠着一条白布,上面写着“忠灵护送团”,脖子上还挂着一个骨灰盒。还有一个身穿袈裟的大和尚,嘴里不停地念着经,右手拿着一根禅杖,上面挂着一条白布长幡,上面写着“英灵才奉迎下”。
汤景延看着这一幕,瞪着眼睛一脸茫然,不知道日本人在搞什么名堂。汤兆龙见状赶紧给他解释,
原来这是日军在运送他们阵亡士兵的骨灰,从全国各地送到天生港,日本政府每月都有一艘军舰来天生港将这些骨灰盒运回日本国内
。说着说着,汤兆龙还不无得意地表示,“我还上过几回军舰呢!”
了解到情况后,汤景延便想着能不能把这日本军舰给炸了,但当他试探性问汤兆龙能否将自己带上军舰时,得到的是没有任何回旋的否定。酒足饭饱后,汤景延回到家里,找来沈仲彝等人商议。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果然经过大家的合计后,想到了一个绝妙办法。他们既然上不了军舰,那就干脆在半路上截下一辆车子,假扮成运骨灰的鬼子,也就能堂而皇之登上军舰了。
解决了如何登上军舰的问题后,他们又开始琢磨如何引爆炸弹。五连连长刘文贵表示,自己平时喜欢研究定时炸弹,正好最近有了新进展,可以让炸弹准确定时到两个小时后爆炸。这样一来,引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经过几天准备后,汤景延率领100多个精锐战士就出发了,他们穿着清一色的日军服装,在半道上借故拦下一辆运送骨灰盒的日本军车。事先,他们都已经学习了一些日本人的举止,掌握了简单的日语对话,因此没有露出任何破绽。在日军松懈之后,汤景延发出战斗信号,仅仅两三分钟时间,20多个敌人就全部成了刀下鬼。
解决这些日军后,大家迅速将骨灰盒里的骨灰倒掉,装上炸药,留下部分战士处理尸体,20多人伪装成运送骨灰盒的日本人。
汤景延举着大白幡,摇身一变成为了日本大和尚,逗得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顺利进入了天生港码头,上军舰必须经过仔细盘查,但手捧骨灰盒的士兵却不用检查,而且还都要对着骨灰低头默哀。因此,汤景延一行顺利上了军舰。
刚登上军舰,汤景延就暗叫一声“不好”,原来小林信南这天恰好在军舰上视察,要是把他认出,可就前功尽弃了。汤景延极力低着头,压低僧帽,提心吊胆地往前走,一路上却出奇的顺畅。原来,小林信南见到骨灰盒,也只是虔诚地低着头默哀,根本没有仔细看他们。
就这样,五枚定时炸弹装在一个骨灰盒里,被放置在了军舰上。汤景延带着大家从容走下军舰,回到部队。两个小时后,天生港响起了一声声巨响,
汤景延率整团人在敌人内部翻江倒海,为粟裕陶勇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也渐渐引起了敌人的怀疑,也到了该归队的时候了。1943年9月23日,陶勇、吉洛发来密电:
26日晚11时,摧毁敌据点,破腹而出!
26日晚上,汤景延举行军事暴动,在击毙三个敌伪头目,摧毁敌伪行动大队队部和一个伪区公所、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后,顺利返回根据地。
遗憾的是,汤景延在万恶的日本侵略军中全身而退,却在1948年5月倒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