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末农民起义称号中关于“天补”、“冲天”的涵义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9-01 03:33:35
0

引言

迄今为止,史学界对唐末农民起义“天补均平大将军”,这个称号及其所反映的农民思想的研究,还不充分,意见的分歧也相当大。在这尝试对“天补均平”称号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关于“天补”、“冲天”的意义,主要谈谈《新编五代史平话》所说黄巢被署为“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是否可靠的问题。《新编五代史平话》现存残本,是清人曹元忠在光绪年间发现的。从书内不避宋讳看,大约是元人增删宋代说话人的讲史底本而成。该书对于研究中国小说历史有其一定价值但对于研究唐末五代历史则毫无史料价值可言。鲁迅先生评论此书说:“其病在于虚事铺排多,而于史事发挥少”,“叙史实而杂以虚辞”、“一涉细故,便多增饰”。

书中对历史事实的叙述颠倒错乱、改窜虚拟,比比皆是。其中关于黄巢被署为“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一段叙述,就是作者虚构许多故事之一。如说:黄巢“同那尚让、王璠三个投向濮州路去,投奔仙芝。······王仙芝听得黄巢到来,开着寨门,自跃马出寨迎接黄巢等回寨,······即日署黄巢为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正史明确记载,尚让是王仙芝部下,他在其兄尚君长被唐廷诱杀,王仙芝败亡后,才率余部投奔黄巢,共推巢为“冲天大将军”,怎么会是黄、尚等三人共同投奔王仙芝,初次参加起义呢?

同时,王仙芝既已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怎么又会署黄巢为“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呢?有的同志不管这些明显的谬误,仍然频加引用,而且为了说得通,竟把《平话》中说的“即日署黄巢”,改为黄巢“自称”或义军“共推”,这就更成问题了。有的同志可能认为,《平话》虽是小说,或许“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有什么根据。《平话》是宋元之际说话人所作,那时民间把巫者也叫做太保,所谓“冲天太保”的“太保”大约取义于此,有如《宣和遗事》里戴宗的绰号“神行太保”之类。

因此,我们可以说,“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是《平话》作者杜撰出来的,小说里的黄巢或许可以加上这种称号,但历史上的黄巢却绝对没有用过它。关于“天补”、“冲天”的涵义问题,王仙芝、黄巢的称号都曾用过“天补”一词,过去一般解释为是替天补不足、均不平,或是代表上天来补足人间的不晋使之均平。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尽符合起义军使用的原意。

补不足之说,是儒、释、道一贯鼓吹的一种缓和社会矛盾的改良主义思想。老子《道德经》云:“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老子在这里说的,并不是说要在贫富之间进行均平,所以他紧接着又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即使像后来道教经典《太平经》宣扬的那样,要富有的“君子”“常力周穷救急,助天地爱物,助人君养民,救穷乏不止”,其意义也只是替统治者补救时弊,而不是要求均平财富。

佛教在这方面的伪善宣传更远远超过道教。从敦煌佛教徒的讲经文就可看到这类鼓吹:“常行慈悲,济贫拔苦,归将有余救不足者,将安乐施危厄者”。儒家宣扬的“仁爱”,提倡的赈穷恤贫,一直为秦汉以后一些封建政治家所奉承。唐德宗的宰相陆贽,就曾提出过这样的主张:“凡所占田,约为条限,裁减租价,务利贫人。······微损有余,稍优不足。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安富恤穷之善经,不可舍也。”这把统治者赈穷的目的讲得再清楚不过了。

不论儒、释、道讲的恤穷经,或是历代统治者搞的“损有余,补不足”的方略,大体都是要富人分一怀残羹剩馐给穷人的改良主义,借以缓和阶级矛盾,它与农民阶级自发产生的平均财富思想是南其辕而北其辙的。我们不能用这类统治者的改良主义去解释农民起义军的思想和革命要求。从唐代官方文书和有关史籍来看,“天补”之“补”,是“授”、“辟”、“署”之类的意思。“天补均平大将军”、“天补大将军”,其意就是“天授的均平大将军”、“天授的大将军”。

任命某某官,有时就说补某某宫,这是汉代已有的,如“补大将军史”、“补郡国守相”、“补尚书令史”等等。南陈铨选官吏是“随缺则补”,“随才补用”。唐代这种“补”字的用法,在正史及碑铭表状中经常可以见到,除单独用作补某官外,还有“补官”、“补授”、“补疑”、“补署”、“补职”、“补置”、“简补”、“调补”等用法。补官用的任命书则称“补牒”,如德宗给浑瑊的诏书说:“今赐卿一管,空名补牒一千纸,有立功将士,可随大小书给”。

不仅官府任官常常称“补”,在敦煌佛教文书中也有“补王”、“补佛”之说。如云:“东京是补王之地,兜率陁天是补佛之处。余天何不补,定在此天?·所以多在兜率陁天补佛,前佛后佛,皆在此天补”。“天补均平”如果真是替天补不平使之平均,那就应是“承天补均”、“承天补平”,而不应是“天补均平”。“天补”是天授之类的意思,我们还可从别的史料找到旁证,如庞勋起义时,“贼首孟敬文欲绝勋自立,阴刻鉴文曰:“天口云云,锡尔将军””。这是说将军称号是天赐的。

“许佶、赵可立劝勋称“天册将军”,勋谒汉高祖庙受命”。这也是说将军称号是上天册封的。封建统治者的年号、军名,也常常是这种用法。如武则天的“天授”、“天册万岁”,昭宗的“天复”“天祐”。宪宗命名郓、曹、濮节度为天平军,其意就是“盖承天威,以平暴悖,志幼扬休,在称为雄。”王仙芝、黄巢领导农民起义,虽然没有直接以宗教作为革命思想的外衣,但他们却有封建迷信和天命思想。

在他们之前的裘甫起义军,年号叫“罗平”,铸印曰“天平”,其意义都不是表示平均财富,而是迷信与天命的反映。昭宗时,董昌在江南的国号叫“大越罗平”,意取“罗平鸟主越祸福”,裘甫的“罗平”可能也是同出一义。“天平”的意义,或是“天平地成”、“天下太平”,或是上面天平军的“承天威以平暴悖”,或是道教经典中说的“使天下平”,或是像吕和叔说的“象天平施而无别”。

起义者的革命要求是借助这些迷信与天命思想曲折表达出来的。庞勋起义,同样也以封建的天命、迷信说教作为号召群众的一种手段。庞勋除了称“天册将军”外,还曾经“惧众不军,妄言有神曰:“天符下,国兵休”,勋使下相语······”。王起义前,就有童谣:“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不论王仙芝或黄巢,尽管他们从起义开始就“共立大誓,横行天下,”。“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同样也有天命思想。黄巢起义军的旗帜是白色,年号称金统,就是受儒家那套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的影响。

唐玄宗时,群臣上表请封西猴云:“金方正位,合陛下本命之符,白帝临坛,告陛下长生之锋”。黄巢也采用了这种封建天命说。黄巢进入长安改元“金统”,他升太极殿受拜时,欢喜地说:“殆天意欤!”王仙芝、黄巢既然有这样的天命思想,他们的称号上要冠以“天补”,表示自己的将军称号是上天授命的,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必然的思想逻辑。他们赋予自己的事业以天命的神圣光圈,宣告唐朝的皇运结束,以便号召群众,进行推翻唐朝统治的斗争。

结语

在道教的经籍中,经常编造许多天兵天将的名称,有的甚至完全与黄巢的称号相同,如杜光庭删定的一部道教书说:“谨出太上正一诸部······周天大将军,盖天大将军,建天大将军冲天大将军······正天大将军,平天大将军”。这些“冲天”的天,与黄巢“冲天大将军”的天,意义都是相同的。生活在九世纪封建时代的黄巢,既然摆脱不了天命思想的影响,他就不可能具有冲地主阶级的“天”这种完全自觉的阶级意识,提出超越当时历史条件的新的称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万人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里。 楚国大将项燕战死沙场,项燕的儿子项梁带着侄儿项羽...
原创 宋... 宋代朝史:宋朝到底是弱还是强?为什么谁都可以欺负宋朝?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
原创 周... 在悠悠华夏历史的长河里,诸多传奇故事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其中周文王与姜子牙之间 “文王背子牙,周朝享八...
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 做人从政,必先知事晓事。只有深刻洞明、明察秋毫,做正确的事,才能把事做好、做出成效。 《曾国藩家书》...
原创 张... 依法治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备受人与法的争议。春秋时候晋国的李离坚持法治,以...
原创 为... 说道大清皇权的传递,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独出心裁而且颇有意思,因为其大权旁落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基本上在...
原创 他... 他是日本战国箭术最强者,其箭被称为神来之箭,,其人被称为东海道第一强弓。曾以一人之力包揽了一场战争,...
原创 历... 战争是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方式,曾有历史学者曾经说过,你了解了这个国家的战争历史,便大概了...
原创 湘... 2009年,在湖南汝城县外沙村一座老宅的翻修现场,工匠小心卸下房梁顶部的青瓦,一个油纸包裹的物件从夹...
原创 一... 考古队最为头疼的自然是在考古过程中发现了盗墓的痕迹,毕竟有盗墓贼出入过的地方,这座墓葬十有八九都是被...
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中的功与过:... 前言: 唐生智,字孟潇,1889年出生于湖南东安,早年间就读于长沙陆军小学堂,后又转入著名的河北保定...
原创 唐... 在唐朝的时候,科举考试其中有一科,叫“日试万言科”。当听这名字就不好考,这个科目的特点,就是要求考生...
原创 人... 第十位:詹才芳。詹才芳参加过黄麻起义,是木兰山七十二英雄之一,也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杰出的将领。詹才芳...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112...
原创 李... 玄武门之变后,赢得最终胜利的李世民,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也就是他的侄子们全部处死。这种做法虽然...
原创 陈...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话是不少有志之士牢记一个原则。从古至今很多人,都牢记这个规律,愿意追...
原创 快... 优良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一个国家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这两大优势是必要条件。就...
玄奘穿沙漠越高山,独行五万里,... 嘿,各位朋友!今天咱要讲一个超厉害的人物,他就是玄奘,那个西天取经的传奇高僧,也是一位超级牛的佛经翻...
原创 李...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黎明,在太极宫的北大门,李世民又一次跨上战马,欲和他的敌人进行最后的决战,而他这次...
原创 宋... ◆文:刚子聊历史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 前言导语 中国历代庙号是太宗的帝王,一般都创造出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