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俊简介:南宋初年名将,高宗曾亲临其家,礼遇优厚
迪丽瓦拉
2025-09-01 04:34:37
0

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南宋初年,与、、并称南宋“”,

张俊十六岁时为弓箭手,于

宋徽宗

时期参与对

西夏

作战及镇压山东、河北农民起义。曾随种师中救援太原。康王

赵构

(

宋高宗

)任兵马大元帅,他即率部往从。高宗赵构即位后,任张俊为御营司前

军统

制。苗刘之乱时,他和韩世忠等受

张浚

节制,平定事变。绍兴年间,镇压农民起义和叛将李成等部,并阻击伪齐刘豫及金军南侵。与岳飞、韩世忠合称三大将,所部称张家军。后首请纳兵权,被罢枢密使,进封清河郡王。又参与促成岳飞冤狱。

张俊贪婪好财,大肆兼并土地,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斛。高宗曾亲临其家,礼遇优厚。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张俊去世,年六十九。追封循王,

谥号

“忠烈”,位列七王之一。

人物生平

少年参军

张俊为凤翔府成纪县人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时年十六岁的张俊充当三阳(今甘肃天水西北)乡兵弓箭手。宋徽宗末年,他参与镇压京东,河北起义军。

宣和初年(当为政和六年,1116年),张俊随军进攻西夏的仁多泉(今青海门源东南),这时他才被授予授承信郎,成为入品的最低的武官。

崭露头角

靖康

元年(1126年),金兵合围榆次,宋军主帅殉难,张俊率所部数百人力战突围,且战且退,斩杀追兵五百余人,声名大震,崭露头角。同年,抗击金兵于东明县城(今河南兰考北),以功升至武功大夫。五月,从河北、河东路制置副使种师中进援被金军围攻的太原(今山西太原),种师中兵败榆次(今山西榆次),张俊率所部数百人突围南逃。十二月,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进至大名时,张俊随信德(今河北邢台)知府梁杨祖率三千兵马到大名,被任为元帅府后军(一作中军)统制。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他率部镇压起义军李昱、张遇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后,不断升迁,阶官升至拱卫大夫。

拥帝定国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覆亡。张俊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断然拥立赵构:“大王

皇帝

亲弟,人心所归,当天下,不早正大位,无以称人望。从此张俊以御营前军统制而成为赵构集团的亲信。张俊驰骋江淮,平定淮宁,镇江、杭州、兰溪、秀州等地的武装割据势力,为南宋朝廷开辟了一席回旋之地。同年秋,张俊根据自己对形势和力量的分析,提出了南渡方略:“今敌势方张,宜且南渡,据

江为

险,练兵政,安人心,候国势定,大举未晚。”不久金兵南下,赵构到达临安,偏安格局形成。"

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即位后,张俊任御营前军统制。同年七月起,率部多次讨平叛军和起义军,升观察使,成为高级武官。

建炎二年(1128年)五月,镇压秀州(今浙江嘉兴)徐明事变,又升承宣使。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苗傅、

刘正彦

兵变时,张俊正驻军吴江。他闻讯后,随即率部八千人退回平江,从礼部侍郎、同节制军马张浚同议平叛事,是第一支平叛军队,平定叛乱后升领节度使。七月,改任御前右军都统制。

明州之役

到建炎三年(1129年)底,在著名的明州(今浙江宁波)之战中,张俊率部殊死抗击,毙敌数千人。金人锐气被大挫,加之孤军深入,于是北撤,又被韩世忠围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东北)。

同年十月,金军

完颜宗弼

部南犯,宋高宗离杭州逃向越州(今浙江绍兴);十一月,宋高宗逃向明州,张俊任浙东制置使扈从。完颜宗弼占领杭州后,派斜卯阿里、乌延蒲卢浑率金军四千追击,当年

除夕

追至明州城下,金军自高桥镇攻西门,张俊部将刘宝,以及杨沂中(即

杨存中

)、田师中所部等抗击金军,知州刘洪道亦率州兵助战,金军战败,死伤以千计。

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初二,金军又攻明州,张俊与知州“刘洪道坐城楼上,遣兵掩击,杀伤大当,敌奔北坠田间或坠水,俊急令收兵,夜,敌拔寨去,屯余姚”,完颜宗弼派援军赶赴余姚再攻明州,张俊抗击于高桥,推托以高宗令其扈从,逃往台州(今浙江临海),刘洪道等也退出明州,明州遂为金军占领。南宋则将明州的“小捷”,列为“十三处战功”之首,因“自金兵入中原,将帅皆望风奔溃,未尝有敢抗之者”,“中兴战功自明州一捷始”,“至此而(宋)军势稍张矣”。

荡平群盗

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张俊改任浙西、江东制置使,以招收江浙地区的“群盗”,除刘光世、韩世忠两军外,其他诸将皆受张俊节度,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将领。六月,高宗改御前军为神武军,张俊改任神武右军都统制,领定江、昭庆二镇节度使。

绍兴元年(1131年)后,张俊讨伐马进、李成有功,进太尉。以后历任浙西江东宣抚使、淮西宣抚使。

大战金齐

绍兴四年(1134年)十月,金人又至,举朝震恐,张俊力主抗击:“避将可之,惟问前进一步,遮可脱。”

绍兴五年(1135年),伪齐刘麟入侵,张俊与杨沂中在泗州合力拒敌。十二月,改神武军等为行营护军,张俊所部改称行营中护军。张俊与韩世忠所部为南宋两支最重要的军队,被高宗比喻为左右手。

绍兴六年(1136年)十月,伪齐发兵三十万大举侵宋,受张俊节制的杨沂中军与伪齐主力刘猊军激战于藕塘(今安徽定远东南),伪齐军战败。张俊所部张宗颜等生力军赶至,两军遂共奋击,伪齐军大败,张俊又率主力到达,追击伪齐军,与杨沂中军一直追击至寿春(今安徽寿县),这就是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的“藕塘之战”。此役后,张俊以功进领镇洮、崇信、奉宁军三镇节度使。此后数年,张俊与韩世忠分守江防,使金人不敢窥江而渡,为南宋争得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绍兴七年(1137年),左护军副都统制郦琼率四万人叛降伪齐。次年,原刘光世部主力、左护军都统制王德所部两万人,归属于淮西宣抚使张俊。

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首次议和,金将原伪齐辖区划归南宋,南宋成为金属国,张俊加少傅及安民靖难功臣号。次年,金毁约南犯,张俊兼任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金军主力宗弼围攻顺昌府战败,张俊军也渡淮北上,一度攻占亳州(今安徽亳县)。宰相

秦桧

令诸将退兵以便乞和,张俊首先退回淮南。

到绍兴十年(1140年),金兵又犯,岳飞、

刘锜

、韩世忠、张俊奋勇争先,大败金兵。但赵构下令退军江南,致使所复疆土,

得而复失

柘皋之战

绍兴十一年(1141年)春,金为迫使南宋屈服,出兵南犯,刘锜、杨沂中等出援淮西,刘锜先到柘皋(今安徽巢湖西北),列阵以待,杨沂中、王德等军相继到达与十万金军决战,宋军奋勇争先,金军大败而退。柘槔之战被列“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二月,“淮西宣抚使张俊、淮北宣抚使杨沂中、宣抚判官刘锜,大败乌珠(完颜宗弼)十万众于柘皋”。张俊未直接参战,因王德为张俊部将,故只列张俊而未列王德。

附桧主和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高宗以赏柘皋之功为名,升张俊与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张俊知道高宗、秦桧想收兵权,遂首请纳宣抚司兵权,高宗、秦桧乘势罢三宣抚司,也收韩世忠、岳飞兵权。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追随秦桧制造伪证,促成岳飞冤狱。

绍兴十二年(1142年)十一月,张俊罢枢密使,进封清河郡王。张俊贪婪好财,大肆兼并土地,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斛。高宗曾亲临其家,礼遇优厚,诸将都不能比。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七月二日,张俊去世,终年六十九岁,追封循王。后谥号“忠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鬼... 众所周知,鬼子进村后,往往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也有例外,日本鬼子见到什么东西都敢抢,却唯独不敢动...
原创 满... 在去年的热播剧《延禧攻略》中,观众不仅被跌宕起伏的剧情所吸引,更被剧中妃嫔们华丽的衣饰与璀璨的首饰所...
原创 1... 200多年以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大家可...
原创 高... 公元249年,正月。辅政大将军曹爽,与曹氏兄弟及亲信一行,倾巢而出簇拥着幼主曹芳,出京城洛阳前往高平...
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举行乙巳(2...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4月22日,乙巳(2025)年恭祭伏羲尧舜禹大典在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尧舜禹遗址公...
原创 秦... 秦始皇没有庙号和谥号,这正是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霸气表现。 我们都知道第一位称“皇帝”的人就是秦...
原创 甲... 晚清时期,清王朝已经没落了,此时朝堂之上很少有为国家前途命运着想的大臣。在这些臣子眼中,列强无非是争...
跨学科合作探索“AI+考古”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堃媛)4月22日下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考古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签约揭...
原创 历... 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汉的名头不是吹的,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和裴元庆在他...
三国:诸葛亮去世后,到底为后主... 执政11年时间,虽然诸葛亮喜欢事必躬亲,但是他提拔和发掘的人才也不少,诸葛亮提拔的人才成为留给刘禅的...
原创 封... 六百多年前,一个放牛娃出身的皇帝坐在南京龙椅上,眉头紧锁地望着北方的疆域。他叫朱元璋,刚刚结束了二十...
原创 盘... 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出现了很多皇帝,不过现如今看来这些皇帝大部分都被历史淹没。很多皇帝在历史上是默默无...
原创 凌... 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人莫之知。——《旧唐书·列传·卷十九》 这是《旧唐书》中关于郧国公张亮...
原创 武...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先后出现了几百位皇帝,因为皇帝的性格和继承皇位的环境不同,有的皇帝文成...
原创 战... 公元前314年,野心勃勃的齐宣王趁燕国内乱时发兵入侵燕国。占领燕国后,齐军大肆烧杀抢掠、毁坏宗庙,燕...
同、参知、行走……古代官职里这... 在看古装剧时,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官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同知……这些加诸官职前面的定语都...
原创 妻... 古代大户人家人家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讲究一个“娶妻娶贤”,尤其是皇族和官宦世家,有一个贤内助对于一个...
原创 点... 看客曾在以前文字中说过,老蒋手下名将如云,他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一些黄埔生都成为蒋介石的部下为其卖命...
原创 他... 1946年的中国大地,硝烟弥漫。国共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即将打响。 彼时的国民党政府...
太罕见了!一个英国留学生,拍到... 在80年代之前,来中国读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很少,尤其是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更是极其罕见!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