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最后一任皇朝,清朝一直都极为特殊,不仅是由于其统治者皆不是汉族人的缘故,还在于其造成了近代将近一百年的屈辱史。故而对于清朝,很多人都心存不满,其实在清朝初期,国内的满人与汉人之间矛盾就异常激烈,不少人都把清朝视作窃贼,统治着本属于汉人的国土,在前期的清朝皇帝也一直施行着怀柔政策。不过清朝在中国存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可是却没有在全国上下推广满语,这有什么原因吗?
众所周知,日军在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的时候,使用的同化手段中就有文化入侵,其中便包括学日语。而清朝却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主要原因还出自于满语自身上。
相关的书籍资料中有这样的记录,满语归属于阿尔泰语系,是基于在东北生活的貊人、肃慎人,满族人等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而诞生的语言。也因此其在最初没有文字,只是人们之间口口相传来流传下去的。
等到努尔哈赤统一满族人之后,他觉得满语还是得有文字才行,这样也能更加的凝聚民族中人。他便下令让额尔德尼和噶盖两人创造了满语的文字,说是满文,其实就是改造了蒙古文字母之后的无圈点满文,此后又加上了字头,便形成了新满文,它也是之后满族人通用的语言文字。
清朝统治中国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面临着叛乱和动荡,他们迫切的需要人民认同他们,推广满文就这样被提上了日程。不过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比起推广文字,还是先改换发型来得轻松一点,他本打算循序渐进的改变国人,没有料到却遭遇了强烈的反对。而后更是还出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更加引起大众的不满,那段时期几乎每天都有无数人为了发型而抗争到底,最后无辜死去。
见到这样惨烈的反对,统治者也发觉起初想慢慢同化国人的政策有些失算,发型尚且如此,那么语言又会是何等悲壮凄凉呢?这之后满文的推广就被暂缓了。后来康乾盛世时期,汉语也还在使用中,就连皇帝本人也大多都是使用汉语,这个时期想要推广满语,又多了新的阻碍。
首先满文无法翻译出汉族中的经典书籍著作,所以学子们使用满文来阅读书籍非常的困难。其二满语虽说是文字,但其实也还是拼音的形式,和汉语根本没得比。
同时皇帝自身也觉得汉语使用起来比满语方便的多,他们自己就是受益者,也不太想推广满文,满文实在是过于浅薄了。最重点的一点就是剃头令造成的大量死亡还历历在目,没有人保证下令推广满文后会不会历史再一次重演,这也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所以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渐渐满语也就退出了舞台。
直到现在,其实还会满语的满族人也十分稀少了,大家基本上都使用汉语作为日常的语言。本是皇族用语的满文,如今连使用它的人都很少,估计它也会灭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