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故意把咬了一口的烧饼藏在碗里,而后指着碗问刘伯温:“都说先生神机妙算,那你算算碗里装的是什么?”
刘伯温掐指一算,不疾不徐地说了14个字:“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朱元璋听后,正细细揣摩刘伯温的话,只见刘伯温又说道:“臣斗胆猜测一番,这碗中的东西就是烧饼。”
刘伯温话音刚落,朱元璋不仅感慨不已,看来刘伯温确实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啊。连自己偷偷咬了一口藏在碗里的烧饼都能猜出来,真的是个高人。
朱元璋一想刘伯温这么有才,必须得物尽其用,于是就让刘伯温给算算,这大明王朝国运如何呢?刘伯温听后,急忙摇头道:“启禀皇上,这是天机,不可泄露。”
可朱元璋却不以为意,道:“先生但说无妨,且先生还要知无不言。先生无需操心口误,朕自免你罪。”刘伯温还是守口如瓶,嘴巴紧闭。朱元璋见状,为了成功让刘伯温开金口,他当即赏赐了刘伯温一块“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到手后,刘伯温才大着胆子开口说道:“现如今,我大明朝在皇上您的英明管理下,国事安定,国运昌盛,国富民安。本应该是一片和乐,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用在皇上身上也很是恰当。”
朱元璋听到这当即别有意思地看了一眼刘伯温,刘伯温赶紧又说道:“皇上近来的忧虑应该在后世子孙辈上。”朱元璋听后许久不说,问刘伯温如何能去忧迎喜?刘伯温道:“南方的王室力量远弱于北方王室的力量,被吞并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紧接着,刘伯温向朱元璋讨来笔墨,大笔一挥写下了旷世预言——《烧饼歌》,这《烧饼歌》里是这样写的:燕子不日飞入京,永享山河乐太平。北方胡虏害生民,御驾亲征定太平。
这里的“燕子不日飞入京”,其实是指在不久的将来,燕王朱棣,就会成为那个谋权篡位的人。
“永享山河乐太平”则指的是燕王的谋权篡位结局是成功的,燕王朱棣会攻下京城,成立自己的王朝。“北方胡虏害生民”是指燕王朱棣建立政权后,来自北方的骚乱却一刻也没有停歇,时时刻刻都在大明王朝北方臣民苦不堪言,尤其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
“御驾亲征定太平”是指要想把平定北方,必然要皇帝御驾亲征才能扫除后患,也就是必须是燕王朱棣亲自出面,才能把那些北方的骑兵们给好好收拾一顿。
刘伯温写的这《烧饼歌》,全文共计1912个字,愣是把大明王朝后面几十年的事情都给预料到了。他预言北方的胡虏会成为燕王朱棣头疼的对象,燕王朱棣一定会好好收拾那些讨厌的蒙古骑兵。
刘伯温的种种预言,最终都一一应验了。因此,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在民间就被流传开来,有关刘伯温神预言的谚语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世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刘伯温的神机妙算,不仅得到朱元璋的认可,更是连民间的老百姓都对他连连点赞。刘伯温就是凭着这份异于常人的本事,才跟随在朱元璋身边多年。
可刘伯温并没有仗着自己有得天独厚的本事而骄傲自满,反而在朱元璋面前更是时刻警醒,谨小慎微。刘伯温的这份谨慎,其实是相当有必要的。
要知道朱元璋打天下,可谓是从尸山血海里闯过来的,一路的艰辛,熬过的苦楚更是常人所不能接受的,唯独朱元璋挺住了,愣是靠着坚韧的意志和非常精确的作战风格,开创了大明王朝。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朱元璋对此深有体会。因此,从艰苦时期就塑造的多疑个性,在建立王朝后,不减反增。任何一个功臣名将,在朱元璋心里都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刘伯温恰恰深谙朱元璋的内心,因此时刻在朱元璋面前谨小慎微,用明哲保身的智慧让自己免遭像胡惟庸、李善长、蓝玉那样被灭族抄家,保住了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