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退守南方,偏居一隅,为何选择定都杭州,而非南京?
迪丽瓦拉
2025-09-01 05:34:00
0

宋高宗赵构选择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主要是为了方便跑路,一旦金兵南下,从杭州水路撤退比较容易!

虽然说杭州号称古代八大古都之一,又是京杭大运河的南方开端,按理说应该是一个地理位置还不错的地方,其实那都是后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杭州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

在三国两晋之前,杭州还处于开发阶段,一直到隋唐时期,尤其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杭州与江南地区联系在一起,杭州的地理位置才凸显出来,在公元610年的最早一份杭州人口统计中,余杭郡只有15380户人口。

经过北宋的发展,杭州作为对外贸易港口,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北宋时期,人口已经达到20万户,应该说是比较有影响力的郡县了。

但是要以此定都,来对抗整个北方政权的南下,未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

在这里穿插一个小话题,清朝时期两江总督很有名,好多历史小白认为两江是江苏和浙江,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浙江在地理上与福建联系更密切,当时叫闽浙总督,都是较为封闭落后的地区,五代十国里面的吴越就曾经以浙江这一寸土之地为根本而立国,并以杭州为都城,这也是杭州第一次成为都城,此后就是南宋赵构迁都在此,是杭州第二次作为都城的经历。

在古代的时候,无论怎么比较,江南一带的条件都比余杭一带要好得多,即使以长江为天堑与北方进行长期对峙的情况来说,定都南京的朝代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三国时期孙权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可以说已经探索出一条以南京为根据地对抗北方南下的方略。

西晋灭亡后,南下的士大夫衣冠南渡后继续定都南京与北方对峙,曾经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击退了前秦苻坚八十万大军的进攻。

此后,但凡南北对峙形成,南京必然是对抗北方的中心,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有着现成的范例,赵构只要抄作文就行了,为何不选南京,而选择杭州呢?

那就是赵构被金兵吓破了胆,时刻准备跑路,从杭州出海可比南京容易得太多了。

要说赵构其实也很不容易,老爹宋徽宗号称中国古代最能生育的帝王,大概生了32个儿子,作为老九的赵构能够当皇帝,除了自己的努力,还要有足够的运气。话说回来,赵构肯定是宋徽宗亲生的,在胆小怕事上和宋徽宗是一个德行。

宋金全面开战后,宋徽宗担心金兵把他掳走,因此想要逃跑,结果大臣不让,最后让宋徽宗把皇位传给赵桓也就是宋钦宗后,才得以跑出开封,宋钦宗初生牛犊不怕虎,抵挡住了金兵的包围,并且双方达成议和,金兵也就退了。

宋钦宗获得大权后,对宋徽宗的逃跑班子进行了清算,并且把宋徽宗又给搞回了开封,不料双方议和条件没达成,金兵再次南下包围了开封,徽钦二宗以及赵氏宗族子弟被一网打尽,只有赵构当时奉命出使金营求和,走到河北的时候,金兵再次南下,宋钦宗任命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率兵勤王。

但是赵构却把勤王的部队从河北带到山东,以避免和金兵遭遇,这TM的也是人干的事?靖康之变发生后,徽钦二宗被包围,迟迟没有援军,就是因为赵构手握重兵,却有意纵容金人。

在金兵北去后,当时大臣要赵构到开封即位,赵构认为开封这个地方有毒,就在河南商丘即位,南宋政权由此开始。

在赵构即位第二年,金兵再次大举南侵,赵构随后放弃整个中原,从商丘逃到扬州,以避金兵锋芒,结果金兵还不罢休,直接来了一个千里奔袭,直抵扬州,赵构匆忙跑到杭州,然而金兵也真是不依不饶,接着渡江来捉赵构,赵构又跑到绍兴、宁波,最后从舟山出海,在海上漂泊了一阵,才逃到温州。

当时金兵统帅金兀术还给捉赵构的行动起代号为“搜山检海”,就问你嚣张不嚣张,就是上天揽月,下海捉鳖,也要把赵构给捉到,当然,论水军实力,金兵是远远不及宋军的,金兵出海后被宋军打了回来。

金兀术一看这赵构太能跑了,就一路烧杀掠夺回了北方,虽然在黄天荡被韩世忠所围,但是最后还算从容撤退。

据说赵构在逃亡生涯中被吓得不行,此后已不能生育,经过一系列的宋金对战,金人也意识到无法灭了南宋,双方战争进入僵持阶段。

当时很多主战派的将领自然是希望赵构能把都城往北面建,以显示南宋有收复故土的打算,但是聪明如赵构这样的胆小鬼,才不去冒那个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构选择定都杭州,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南京距离长江太近,金兵行军速度太快,到时候跑都来不及,定都杭州自然更加稳妥一点。

另外,在被金兵三番五次的针对后,赵构也认为自己目标太大,绍兴三十年金兵再次大规模南侵,赵构就想要跑,“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要说逃跑,赵构是专业的。

经过此次被针对后,第二年,赵构又模仿其爹宋徽宗,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养子赵眘,也就是宋孝宗,而自己又不全部放权,这样再遇到金兵南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跑了。

怕死是人之常情,遇到的敌人又是这般不讲道理,想想徽钦二宗在金国的遭遇,赵构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一旦被俘虏,那下场不言而喻。

当然,时代把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推到了皇位上,也是时代的悲哀,说起赵构向金兵屈辱求和的劲,实在是太过卑微。

定都是一个朝代头等的大事,赵构执意定都杭州,而不定都南京,甚至长江以北的城市,实际上就是想要居于后方的怯战思想在作怪,时刻想逃逃跑,连整个中原乃至华北地区都放弃了,就求在东南一隅有个老婆热炕头,也是醉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韩信和白起,都是军事奇才。都是智勇双全、能征惯战的战略家、军事家。战必胜,攻必取,他们都是。两人都是...
原创 鳌... 大清王朝的顺治、康熙两代皇帝都是年幼继位,为了国家的发展,都配备了辅佐之人。而辅政大臣的人选十分重要...
原创 清... 当褪色的玻璃底片遇上现代颜料,清末高官的面容在百年后再次鲜活。这些被历史漂白的身影,正透过数码调色板...
原创 同... 国人素有清官情结,其中最常被人提起的清官就是海瑞和曾国藩。 什么官才称得上是清官?在国人的眼中,是清...
原创 国... 1939年冬,国军第六十三军一八六师一一七旅一〇九六团奉命驻扎在广东从化下和洞一带。 12月16日晚...
原创 晚... 真正导致满清覆灭的不是革命党,而是张之洞,这是后来满清遗老遗少的一致看法,他在湖广总督任上给朝廷积攒...
《大舜传》:寻根虞舜文明,重构...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虞舜作为“五帝”之一,既是德治天下的圣王典范,也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源头象征。最近由...
原创 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岳飞的事迹传颂至今,他被后世誉为我国的精神代表、我...
原创 朱... 王嗜诗书,绝珍玩,不畜女乐,非公宴不设牲醴。——《明史·列传·卷三》 这是《明史》中关于朱标的描述。...
原创 国... 凌云 摘要:日俄战争是1904年-1905年大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而进行的战...
原创 此...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民国军阀轶事,引发了...
原创 皇... 古代皇权是最大的权力了,但是所有的皇帝都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用自己的舅舅,但是不用自己的叔叔,...
原创 司... 高平陵之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大事件,不但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如果司马...
原创 著... 著名纵横家苏秦的弟弟,用复杂的列国关系,在外交中谋取个人利益 苏代是战国时东周洛阳人,他是著名纵横家...
原创 1... 我们一直探讨苏联崩溃时的教训,既对苏联崩溃感到惋惜,又感觉西方在这场瓦解斗争中的阴暗手法。但苏联解体...
原创 同... 《笑傲江湖》里面,少林和武当对令狐冲说的五岳并派之后的威胁论很有意思。从那一些描述里,我们可以明显看...
原创 宋... 宋朝和明朝有没有可比性? 对于这个问题的提出,肯定会有许多人认为是不切实际,甚至认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和通泊之战经过是怎么样的,为什... 征战几人回 雍正九年,清朝和准噶尔在博克托岭与和通泊的战斗中,遭遇惨败。近万名清军(包括科尔沁、土默...
原创 有... 作者:阿赖耶识 人们对于皇帝的真爱,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在清朝的几位皇帝中,白月光一直都存在,...
原创 凌... 四十五岁的李世民,在当时算是年老之人,人上了年纪一般都喜欢回忆过去,尤其在最近几年,当年一起打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