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居正第五子,活了八十岁,明朝灭亡他以死殉国,绝命诗感人
迪丽瓦拉
2025-09-01 06:03:34
0

张居正作为大明王朝最为著名的首辅大臣,在位期间力推“一条鞭法”,

使早已日暮西山的大明王朝,重新走上了中兴之路

,可惜的是张居正死后没多久,万历皇帝对其进行疯狂的清算报复,不仅将张居正改革举措全部废止,还抄没张居正家产,流放其家人,

导致张居正一家主心骨方离世,变遭遇灭顶之灾,家人或死或伤,一代名臣之后,从天堂掉至地狱,引人叹息。

张居正一生,为大明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据史书记载,张居正一共有6个儿子,长子张敬修,进士及第,授礼部主事;次子张嗣修,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三子张懋修,状元及第;四子张简修,锦衣卫指挥同知;五子张允修,官至尚宝司司丞,只有六子静修年纪尚幼未授职司。

张居正的这些儿子,本是人中龙凤,前途不可限量,但是由于张居正去世后遭遇万历的清算,纷纷遭逢大难。其中,长子张敬修不堪忍受酷刑和羞辱,自尽身亡,次子张嗣修和三子张懋修被充军;老四张简修被削职为民;六子张静修相传后来隐居江苏。

曾经车水马龙的张居正老家,见证了张家人被抄家的惨状

这里重点要讲的是第五子张允修,他生于公元1565年,张居正被抄家的时候,他已经二十多岁了,亲眼见着繁荣鼎盛的家族一夜之间变成炼狱,他的内心极度悲痛和不甘。史书记载他眼见一家人受尽凌辱,兄长自杀,

他自己也几次寻死,但都没有死成,内心崩溃,几近疯狂

。他曾经脱掉衣服,赤着双脚,在恶毒的太阳底下抱着父亲的遗稿,以及张居正生前给孩子们的尺牍信札号淘大哭。

在这样悲痛欲绝的状态下,张允修生无可恋,一直苟活到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终于等到为家父张居正平反的机会,待到张居正恢复名誉和应有的公道后,他才举家回到故乡江陵生活,安定下来。公元1644年,张献忠的部下打到了江陵,听说张居正的儿子居住在这里,坚持要求张允修出来做官,

张允修一生,虽因大明受尽磨难,但依然没有忘记身为大明子民的身份,他的父亲张居正为大明中兴奉献了一生,现在大明王朝已经不存在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死为大明守节,于是张允修自杀以殉大明

,临时之前写下绝命诗:

八十空嗟发已皤,岂知衰骨碎干戈。纯忠事业承先远,捧日肝肠启后多。

今夕敢言能报国,他年漫惜未抡科。愿将心化铮铮铁,万死丛中气不磨!.

张允修同崇祯皇帝一样,一死以殉大明王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这是战争的时代,也是武将发挥的舞台,对于廉颇这个人,想必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是十分...
原创 岳...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从古至今都有许多的帝王在财政上煞费苦心,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汉武帝...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女战士:乌尔杜... 莫卧儿禅那的理想化形象,纸上不透明水彩画,作者未知,莫卧儿印度,约 1700-1710 年。 由布...
原创 皇... 皇帝在我国的历史上是最高统治者,权力的集合体,向来都是说一不二的,掌管着平民百姓的生死大权。而在历史...
原创 7... 这是一支曾盘踞中国东北,长达近40年的“恶魔”部队,这是一支曾号称日本陆军精锐的部队,也是一支在中国...
原创 宋... 开门见山,青楼是古代社会的风月场所,是文人士大夫久居不腻之地。要问青楼为何如此吸引人,因为里面住着一...
原创 杜... 杜淹(?-628年),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隋朝河内太守杜征之子。贞观 名相 ...
原创 宋... 又到了一年里最难熬的冬天,现代的我们一到冬天,可以穿上羽绒服,家里有空调地暖,睡觉盖的都是棉被。除了...
原创 独... 问一个问题:南美洲有发达国家吗?有人说,巴西。巴西和中国一样,是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就更是发展...
原创 隋... 隋末乱世,烽烟四起,天下群雄逐鹿中原。 在这片血与火交织的土地上,窦建德以其独特的“仁义”形象,成为...
西魏是如何在宇文泰手中发展起来... (玉壁之战) 距离邙山之战已经过去了三年。 这三年的时间里,高欢无时不在想象着自己重新集结大军,再次...
原创 清... 爱新觉罗家族仍然有后人,而且数量不少,由于现在的清东陵、清西陵属于共和国的财产,这些爱新觉罗的人已经...
原创 这...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我国紧急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为了更加有效的抗击侵略者的入侵,该年...
原创 清... 看清宫剧,大家会不会有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清朝时期的人要将前面的头发剃光,在后面留个小辫子呢?”难...
原创 原... 先不说司马错,先讲点别的,在影片精武门中,陈真后来明白了船山为何是黑龙会第一高手,论杀人手段,船山比...
原创 韩... 韩信和白起,都是军事奇才。都是智勇双全、能征惯战的战略家、军事家。战必胜,攻必取,他们都是。两人都是...
原创 鳌... 大清王朝的顺治、康熙两代皇帝都是年幼继位,为了国家的发展,都配备了辅佐之人。而辅政大臣的人选十分重要...
原创 清... 当褪色的玻璃底片遇上现代颜料,清末高官的面容在百年后再次鲜活。这些被历史漂白的身影,正透过数码调色板...
原创 同... 国人素有清官情结,其中最常被人提起的清官就是海瑞和曾国藩。 什么官才称得上是清官?在国人的眼中,是清...
原创 国... 1939年冬,国军第六十三军一八六师一一七旅一〇九六团奉命驻扎在广东从化下和洞一带。 12月16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