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后,全球才算是有了步入和平发展的趋势。想想历史上那么多场战争,整个地球上有那么多个国家,如果只能有一位领导者,那谁又有实力与机会去成为一统全球的人物呢?
漫漫历史长河,风云人物众多,尤其是各国的风云领导人,经过从背景、实力、野心三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历史上还真有那么几个人有望统一全世界,不过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最终都没能成功。
一、嬴政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帝王,自称始皇帝,是权力高度集中的代表。
嬴政画像
背景
幼年的嬴政生活艰辛,其父子楚是作为秦国的“人质”交换到赵国的,所幸子楚在赵国遇见了命中贵人——吕不韦。作为富商,吕不韦很有投资的眼光,他把全身的宝押在子楚身上,说服了秦国华阳夫人将子楚立为太子。事成之后,吕不韦为子楚送去一名女子名为赵姬,很快两人就有了自己的儿子——嬴政。
嬴政刚出生不久,秦赵两国就联盟瓦解了,赵国想派人杀掉子楚与他的儿子,吕不韦拼命护送才逃回秦国,这一路可谓是颠沛流离。
到了秦国,子楚顺应地继承了帝位,是为秦庄襄王,而嬴政也名正言顺成为了太子。庄襄王命短,即位三年便驾崩,年仅13岁的嬴政就登上王位。
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嬴政意识到自己的权力被架空,于是平了嫪毐的叛乱,废除了吕不韦的权力,21岁时开始亲政,这么年轻的皇帝,还是如此强大的秦国,只能说他生的逢时。
实力
经济制度
秦孝公时期,著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经济实力蹭蹭上涨,法治体系逐渐完善,人民思想统一,为秦日后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策
重农抑商。土地制度为私有制,人们种地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的粮食增多,国家的人口自然也增多,为养兵养战提供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文臣武将
嬴政手下文有李斯、赵高、冯去疾,暂不提他们人品如何,个个都善于谋策,把秦国内政处理的条理分明。武有章邯、王翦与蒙恬蒙毅二兄弟,对外征战,修筑长城,个个都是杰出的武将。
秦军名将王翦
军事
到了嬴政时期,秦国人口600万左右,士兵竟惊人地接近百万,在将领的带领下,所到之处皆是实力碾压。
野心
嬴政从小就受制于政治之中,13岁即位后权力虽被架空,但他内心已经出现了对权力的高度追求。22岁就开始收回权力,正式亲政后并没有安逸享乐,第一件事就是养兵征讨,在39岁那年,终于实现了天下一统。
可他的野心并没有就此停止,他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北筑长城,继续抗击少数民族,只要是秦军所到之地,最终都会归为秦国所有。另外嬴政还派徐福去寻长生不老药,估计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探寻是否有新的征服地。
只可惜,秦始皇被眼界受制,他认为统一了中国就统一了全世界,如果知道世界那么大,相信他还会继续对外扩张,一统全球也不是不可能的。
二、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统一古希腊,占领埃及,西方历史上军事统帅之首。
亚历山大
背景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儿子,自幼享受着皇宫贵族的待遇,师从亚里士多德。
在他18岁那年,马其顿产生了大叛乱,亚历山大作为平乱的领导人,带领着马其顿全歼了叛军,这是他初出茅庐的第一战,打的十分精彩。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刺身亡,亚历山大顺应着被大臣推举成了新的国王。
实力
犀利统治者,天才指挥家
在亚历山大上任后不久,雅典掀起了反马其顿战争,此时马其顿整个国家也是乌烟瘴气。亚历山大首先平定了国内贵族的叛乱,重新掌握了盟主大权,进军控制了周边各个邦国,尚未出兵攻打雅典,雅典就缴械投降了,自此,亚历山大成为了希腊的霸主。
骑兵突袭,步兵摆阵
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训练有素,特别是善于冲锋陷阵的骑兵,如果骑兵没有发挥出来作用,步兵阵就来了,每个方阵内有9000名士兵,手持长矛与盾牌,外有3000名手持盾牌的士兵,后排士兵把长矛放在前排士兵的肩膀上,形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铁通阵法,看起来宛如一个整体,许多敌军还未进攻,只是看到这阵法就被吓退一半。
压力山大的骑兵连
强硬的攻掠
亚历山大亲自带兵东征,一路上连战告捷,击败波斯王,进攻埃及,占领了大马士革,一鼓作气直接打到了印度。
野心
有人形容亚历山大是“狮子的个性,大海的宽容。”当他上任后,立即把威胁到他王位的人全都处死,起初他只是想要平定希腊叛乱,结果野心越来越大,为了财宝与土地,他一路东征毫无止境,走到哪打到哪,想要把所到之处皆化为国土。
亚历山大东征
可惜,一连攻打到印度后,由于气候原因,许多士兵出现了不适,亚历山大无奈只能暂时退回,公元前323年,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尚未实现一统梦就病逝了。
三、拿破仑
拿破仑(1769年-1821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立者,西方“第一大帝”。
拿破仑
背景
拿破仑身材矮小,但在10岁那年进入军校,自身勤奋好学,由于成绩优异,被选到巴黎军官学校学习。
1796年,年仅26岁的拿破仑就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期间带领军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签订了一系列和平条约,赢得了人心,成为了人民口中的大英雄。
1799年,拿破仑在众人的支持下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
1804年,法兰西共和国转变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拿破仑加冕称帝(油画)
实力
《拿破仑法典》
在拿破仑的亲自指导下,颁布了对西方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著作《拿破仑法典》,奠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使法国在政治制度上具有完备的体系来支撑整个国家的运转。
军事实力
拿破仑本身就读于军校,在他的带领下,法国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特别是陆军,可以横跨整个欧洲。另外法国倡导军事全国化,整个国家都在为对外战争出力,由于法国大革命思想解放,士兵斗志要远超其他国家,这样一支打了鸡血的强悍部队,谁见了不发怵呢?
拿破仑的独特战术
拿破仑出身于炮兵,他有着特别出色的军队组织能力,所有军官都是由他亲自挑选出来,不在乎背景,只看能力。
在拿破仑的时代,火药使用已经是战争中的主力,手雷、火炮等等屡见不鲜,但使用起来却是相当麻烦,并且投掷失误的话,杀伤力几乎为0。拿破仑有着自己独特的战术,他把炮兵步兵与骑兵混搭在一起,对战前先用火炮疯狂轰炸敌军,紧接着步兵上前进攻,最后待敌人崩溃时,骑兵冲出来进行收割,拿破仑靠着这一套战术在当时的欧洲可谓是横行霸道。
野心
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当时是隶属于法国的殖民地,可他自小就不承认自己是法国人,希望能把自己的家乡从法国独立出去,这时野心的种子就已经埋下。
长大之后,由于出色的战绩与人民的爱戴,小小的一个岛已经不足以支撑自己的野心,他把苗头转向整个法兰西,在法兰西称帝后,他又开始对外继续扩张,野心宛如野草疯狂蔓延。
可惜最后在反法联盟的坚持不懈抗争下,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不幸战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由于拿破仑自身常年受胃病影响,加之岛上气候条件恶劣,最终在不堪重负之下拿破仑病逝于此岛,自此一代枭雄落下了帷幕。
四、铁木真
铁木真(1162年-1227年)大蒙古国建立者,统一漠北,尊号“成吉思汗”。
铁木真画像
背景
铁木真的父亲是蒙古乞颜部首领也速该,可他的幼年并不幸福。9岁时,也速该被人毒杀,铁木真跟着母亲过上了流浪生活。经历了一路的颠沛流离,铁木真在18岁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变,蔑儿乞人抢走了他的妻子,于是他带领自己的杂牌军一举打败了蔑儿乞,开始崭露锋芒,又过了几年,他便被推举为可汗。
实力
初生牛犊不怕虎
铁木真在小时候因争抢食物,亲手射杀过自己的兄弟,同样在战争上,他也有着一股子蛮劲,这是这种冲动,让他在第一战取得了精彩的胜利。虽说铁木真莽撞,但只是用在对敌人的气势上,真实的铁木真还是有谋略的精明人,他在攻打蔑儿乞时,联系其他部落的首领,答应胜利后把财宝都分给他们,在对战时还采取偷袭战术,一举将蔑儿乞打败。
铁骑神兵
游牧民族的兵力强胜可不是吹的,他们自幼就骑在马上驰骋草原,个个生的粗犷有力,打起仗来以一敌三。另外,这些士兵个个都有着高超的箭术,两军对战,一方骑马射箭,另一方只能抱头抵御,这种摧枯拉朽之势,想想就恐怖。
要驭天下,必先驭人
铁木真最擅长俘获和掌控人心,起初抛出利益诱惑克烈部王汗的支持,才有了自己的兵马。在之后的战争中,他不断增强自己的部队,收服了一批实力极强的文臣武将。正因为他那过人的驭人本领,才使英雄豪杰愿意归顺并为之浴血奋战。
野心
铁木真从小就骄傲跋扈,不论是出于对父亲的报仇还是自己的野心,击败塔塔尔部后,他并没有停止对外继续扩张。在不断地发动部落战争后,铁木真一统了整个漠北蒙古部落,实力越强野心越大,在大蒙古国成立后,他把目标又对准了金国,随着不断的占领侵略,蒙古的版图已经达到了4000万平方公里。但这还不够满足铁木真的野心,他把眼光放向了欧洲大陆,远征欧洲也是顺风顺水,欧洲人哪里见到过这么凶悍高大的兵马,纷纷投降。
但是蒙古族人有个恶劣的战争习惯,他们占领一座城后,懒得去管理,就开启罪恶的屠城模式,这也在当时受到了不好的影响,给人一种蛮夷之气。
64岁的铁木真在受伤后重病不起,最终含恨而亡,如果再给他十年,估计蒙古的版图还会继续扩张。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论是为了什么目的,只要是发动战争,受苦难的一定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要想着统一整个世界,让全球多元化和平的发展,岂不是更加美好。
没有人可以阻挡历史发展的脚步,世界发展趋势就是和平发展,在没有战争的今天,人们过得是多么幸福安乐。对当今想要进行霸权主义引领世界的某些国家,我们一定要严厉谴责。
整个世界所有国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我们在今天所要追寻的发展之道!
我是古趣,喜欢我的点个关注~下期更精彩!
(本文观点仅为个人拙见,如有想法,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