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人如何看待志愿军?经过分析研究,日本得出7大惊人的结论
迪丽瓦拉
2025-09-01 08:04:37
0

1950年,随着毛主席的一声令下,20万志愿军扛着枪,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境内和朝鲜人民一起,和美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这场战役一直持续了两年零九个月,最终凭借志愿军顽强的精神以及和朝鲜人民的默契配合,战胜了美韩

“联合国军”

。来之不易的胜利不仅鼓舞了中国的士气,更是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尤其是中国曾经的“手下败将”日本。

日本虽然在侵华战争中向中国递交了投降书,但是他们始终认为当初输给中国,是因为美国朝自己投下两颗原子弹,并不是因为自己打不过中国。因此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拥有优良装备的美国败给中国的志愿军之后,日本人都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他们急忙命军事专家对抗美援朝战役展开研究,最终日本的军事专家得出7个结论,这些结论让日本人大吃一惊。

那么这7个结论究竟是什么呢?

抗美援朝战役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是一场具有广泛影响的战役,这一战不仅保护了祖国的威严,更是打出了中国的国威,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令世界各国再也不敢轻视中国,也为新中国的局面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可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一直将中国视为眼中钉的日本,在对抗美援朝战争进行研究之后,得出七个惊人结论,也令所有人为之折服。

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规模和决心。

1950年,美国一直企图破坏朝鲜半岛和平,挑起争端,并无底线的骚扰中国边境和台湾。他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不过一年的时间,还要忙于应付台湾的事情,绝对没有精力分神来管朝鲜的事情。

毛主席在几次警告无果之后,毅然决然地决定出兵朝鲜,和朝鲜一起对抗美韩“联合国军”。于是随着毛主席的一声令下,数10万志愿军扛着枪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境内。

从1950年年底到1951年年初这段时间,全国掀起了一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热潮。不少乡镇的壮年民兵们,都组建成队伍,集体要求加入志愿军,许多地区报名的人数超过了征集人数的好几倍,所有人都想为国家的和平建设出一份力。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往朝鲜战场上输送的人次达到了290万多,成千上万的职业工作者如医务人员、铁路员工等都纷纷奔赴朝鲜,为这场战争出一份力。

美国原本以为,新中国成立之前,在解放战争中已经元气大伤。根本没想到中国一出动就是数10万的志愿军。更让美国没有想到的是,无论朝鲜战场上条件多么艰苦,志愿军都能克服环境的艰苦以及设备的落后等状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对中国实力的低估成为美国在这场战役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志愿军的侦查能力。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志愿军总是对美军的动向了如指掌。在美国刚刚攻打朝鲜之初,中国就将部队部署到了鸭绿江边。周恩来当即致电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要来了500份朝鲜的“高清地图”。后来正是凭借着这些地图,毛主席才能时刻关注战局,并及时对战场局势做出调整。

当时中国的军事装备和美国相比,整体上都比较落后。因此志愿军搜集情报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人员搜集,无线电监听以及审问俘虏获得。

随着战争的局势越来越紧张,毛主席决定派人前往朝鲜战场收集情报。他命令东北方面的情报人员,夜以继日地监听,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敌人的情况以及朝鲜电台的信号。

随后,毛主席还专门派出情报人员,前往汉城搜集情报,为了保证搜集到的情报的准确性,中国情报人员不顾危险,每日骑摩托车来往于仁川与汉城,向中央汇报仁川的情况。

而东北边防军的军长也被派到朝鲜,实地考察当地的地形以及民情。虽然这件事被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发现,但是朝鲜方并未惊动中国的情报人员。后来在苏联的协调下,中国和朝鲜开放了情报交换的渠道。

正是由于中国和朝鲜的默契配合,志愿军在进入朝鲜作战过程中才没有陷入被动的局面,甚至对美军的行动了如指掌。也正是因此,志愿军才能从装备优良的美军手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三、志愿军的伪装能力以及架构防御工事的能力。

美军最经常采用的战术,就是利用成千上万发炮弹攻击,在战场上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在朝鲜战场上,美军一如既往地采用这种作战方法。

最明显的就是

上甘岭战役

中,美军共计向志愿军驻扎的山头投放了190多万发炮弹,战斗才开始的第一天,两处高地就在美军猛烈地炮火攻击下,被削去足足两米的高度,所见之处更是寸草不留,可见战况之惨烈。

而在整个抗美援朝战役中,美军这样的攻击方式导致他们做了许多无用功。因为志愿军的防御工事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凭借其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利用地形来布置前哨和环形防卫等防御工事。虽然中国的装备比不上美国,但从志愿军布置的防御工事就可以看出来,志愿军对于炮兵的认知是不亚于美国的,这一结论的得出令日本和美国都相当惊讶。

另外就是志愿军的伪装足以混淆美国空军的视线。首先是志愿军挖出来的散兵坑,坑道口总能利用周围的植被做好掩护,就连被挖掘过的痕迹都看不出来。

如果志愿军位于地面上,他们就会在军帽上系上植物,并对自身进行伪装,有序地趴在地上。这样就算美军的飞机从上空飞过,只要志愿军一动不动,就不会被发现。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不少将士为了部队的位置不暴露,哪怕是被火烧、被冻僵都一直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这种精神是美国难以想象的。

除此之外,志愿军还做了许多足以以假乱真的稻草人,做成一个个“炮兵阵地”,每当美国空军发现这些“阵地”,就会引导美国炮兵进行射击。这样既分散了美军的注意力,又消耗的美军的炮弹等物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志愿军这样高超的伪装技术下,美军当时对于志愿军十分无可奈何,对空军也是颇有怨言的。

四、志愿军的装备以及补给能力。

志愿军在装备上是远远比不过美国的,作战中所面临的困难远比想象的要严重的多。而当时国家的财政负担很重,没有能力再拨款购买战争中所需要的各种武器装备。

面对这种紧急的情况,中共中央当即决定,通过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以及爱国思想,建立一系列的生产线,号召捐款来补足财政上的亏空,再用这些钱来购置战斗所需的物资。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国很快就筹集了足够的物资。接下来就是建立补给线的问题。

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美国就一直试图切断中国志愿军的补给线,他们对朝鲜的北部进行了大范围的破坏和封锁,志愿军后方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一时之间,志愿军的物资补给就跟不上了。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当即采取应急措施,增设4个后勤分部,扩充后勤人员,通过调整兵战线的部署,来延伸物资的运输线。

但是因为运输物资太过显眼,在居运输途中就会遭到美军轰炸,在此过程中,志愿军损失了不少物资。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只好改变策略,在夜间运输粮食。同时,志愿军全军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所有人都随身携带了不易变质的炒面。

炒面吃多了容易口干,志愿军战士们就只能从地上抓一些带着泥土的雪,塞进嘴里。就这样,志愿军建立了许多超长的交通运输线,解决了资源紧缺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空军经常会轰炸志愿军的铁路交通运输线,这对志愿军的运输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为此,志愿军特意想了一个办法,在白天的时候,志愿军就将铁路人为断开,制造出铁路被炸断的假象,这样美国空军在路过的时候,就会认为这条铁路没有轰炸的必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志愿军的主要交通运输线都得以保留。

当时志愿军在运输物资过程中需要经过金刚川,美军也同样清楚金刚川上的桥对于志愿军的重要性,因此派军将金刚川上的桥全部炸毁。但是不管美军炸多少次,志愿军都能以极快的速度将桥重新搭建起来。

美军对于志愿军这样的速度感到十分惊讶,但是他们随后也在金刚川上投下了更多的炮弹,据统计,美军曾往金刚川的水面上投下了上千颗的炮弹。面对这样的情况,志愿军只好用身躯在水面上搭建起一座桥。中国志愿军的顽强的精神令美国为之震惊,就算是放在全世界来看,这种精神也是绝无仅有的。

五、志愿军的夜战能力尤其突出。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过一年时间,志愿军中大多数人都参加过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因此对于突袭的战斗方式游刃有余,尤其是在夜间突袭,他们在山地上行走犹如白昼。

这次也是一样,志愿军因为和美军在装备上差距过大,选择避开白天和美军发生冲突,在晚上向美军发动突袭。这是美军从来没有想过的打法。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就被志愿军的炮火声吓醒,匆匆忙忙地加入战场。

美军在之前的战役中已经习惯了利用坦克开路,步兵炮兵协同作战的方式,被这种固定的攻击方式局限的美军,总被志愿军灵活的作战方式打的猝不及防。

晚上美军看不清志愿军的方向,只要判断出大致的方位,他们就凭借火力优势对志愿军进行压制。但只要他们的火力稍微弱一点,志愿军就会冲上来。

以长津湖战役为例,当时因为朝鲜寒冷的气候,许多将士们的枪都无法使用,志愿军就只能带着手榴弹使用肉搏的方式,向美军阵地发起进攻。

最终,凭借志愿军顽强的毅力,以及出色的指挥,志愿军拿下了当时号称美军“北极熊”的第31团指挥所。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整个抗美援朝战役中唯一一次全歼团建制美军的案例,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六、志愿军舍己为国的牺牲精神。

志愿军中大多数都是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的人,因此很多人在奔赴战场的时候就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

黄继光是负责用手雷炸地堡的,但是在身边所有人都牺牲之后,他毫不犹豫就拿着手雷冲上去,想用身体堵住敌人的炮口。他在接近地堡的时候,身上已经被打中了4枪,但他还是忍着剧烈的疼痛,坚持扔出了手中的手雷。地堡的工事被炸毁,他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堵住炮口,为志愿军争取了关键的进攻时间。

邱少云则是在埋伏过程中,身边的荒草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为了不暴露志愿军的位置,他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被敌人的燃烧弹活活烧死。最终志愿军成功发起总攻,成功打赢了这场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这样有牺牲精神的人不计其数,没有办法固定炮架,志愿军战士就用自己的肩膀扛着炮架开火,尽管自己可能会因此丧命,但所有人都义不容辞地扛起了炮架。

七、志愿军的机动性以及进攻速度之快。

其实从解放战争时期就能看出来中国军队行军速度之快。粟裕为了切断国民党第74师的退路和支援,凭借两天时间疾行120公里的速度到达垛庄,抢占了先机。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行军速度之快给美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美军主要的作战工具是坦克或者装甲车一类的。按理说,行军速度应该比志愿军要快上很多,但是却常常被志愿军赶在前面。

在长津湖战役开始之前,志愿军的第9兵团面临着断粮的困境,但是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凭借着坚强的毅力,中途片刻没有休息,连续18天凭借日行30公里的速度没日没夜的赶路,迅速集结在了长津湖地区,这是装备精良的美国怎么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日本军事专家在对抗美援朝战役进行过研究之后,对于这七点结论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也被志愿军的精神所折服。

因为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役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做到的,这一战的胜利不仅挫败了美国在亚洲实行霸权主义的阴谋,也扬了中国的国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万人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里。 楚国大将项燕战死沙场,项燕的儿子项梁带着侄儿项羽...
原创 宋... 宋代朝史:宋朝到底是弱还是强?为什么谁都可以欺负宋朝?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
原创 周... 在悠悠华夏历史的长河里,诸多传奇故事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其中周文王与姜子牙之间 “文王背子牙,周朝享八...
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 做人从政,必先知事晓事。只有深刻洞明、明察秋毫,做正确的事,才能把事做好、做出成效。 《曾国藩家书》...
原创 张... 依法治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备受人与法的争议。春秋时候晋国的李离坚持法治,以...
原创 为... 说道大清皇权的传递,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独出心裁而且颇有意思,因为其大权旁落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基本上在...
原创 他... 他是日本战国箭术最强者,其箭被称为神来之箭,,其人被称为东海道第一强弓。曾以一人之力包揽了一场战争,...
原创 历... 战争是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方式,曾有历史学者曾经说过,你了解了这个国家的战争历史,便大概了...
原创 湘... 2009年,在湖南汝城县外沙村一座老宅的翻修现场,工匠小心卸下房梁顶部的青瓦,一个油纸包裹的物件从夹...
原创 一... 考古队最为头疼的自然是在考古过程中发现了盗墓的痕迹,毕竟有盗墓贼出入过的地方,这座墓葬十有八九都是被...
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中的功与过:... 前言: 唐生智,字孟潇,1889年出生于湖南东安,早年间就读于长沙陆军小学堂,后又转入著名的河北保定...
原创 唐... 在唐朝的时候,科举考试其中有一科,叫“日试万言科”。当听这名字就不好考,这个科目的特点,就是要求考生...
原创 人... 第十位:詹才芳。詹才芳参加过黄麻起义,是木兰山七十二英雄之一,也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杰出的将领。詹才芳...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112...
原创 李... 玄武门之变后,赢得最终胜利的李世民,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也就是他的侄子们全部处死。这种做法虽然...
原创 陈...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话是不少有志之士牢记一个原则。从古至今很多人,都牢记这个规律,愿意追...
原创 快... 优良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一个国家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这两大优势是必要条件。就...
玄奘穿沙漠越高山,独行五万里,... 嘿,各位朋友!今天咱要讲一个超厉害的人物,他就是玄奘,那个西天取经的传奇高僧,也是一位超级牛的佛经翻...
原创 李...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黎明,在太极宫的北大门,李世民又一次跨上战马,欲和他的敌人进行最后的决战,而他这次...
原创 宋... ◆文:刚子聊历史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 前言导语 中国历代庙号是太宗的帝王,一般都创造出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