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命令部下活捉李左车,特地还向他求教妙计,留下了这句至理名言
迪丽瓦拉
2025-09-01 10:04:18
0

俗话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而说出这句话的人也是受到韩信尊敬的一位将才李左车。韩信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著名军事家,刘邦的半壁江山都可以说是由韩信打下的。而李左车则是名将李牧的后代。一开始,二者是服务于不同的君主的,背水一战之后,二者才相识。那为何李左车会得到韩信如此高级别的尊重呢?本文将为您细细分析。

一、雹神李左车和李氏家族

在山东地区,有雹神信仰。雹神李左车甚至曾出现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拥有下冰雹的权力,在祈求风调雨顺的小农经济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现实历史中的李左车,也有着传奇的经历。李牧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曾与廉颇齐名,曾经为保护赵国北面的疆土,抵抗来自秦国和匈奴的攻击立下过汗马功劳。后来,李牧被封为武安君是赵郡李氏的始祖。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

李左车,则是李牧的孙子,曾被韩信赏识,后来也被封为了广武君。

二、韩信和韩信的发迹史

韩信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难得的军事奇才,熟读兵书,早年颠沛流离,后在秦统一六国后,看到了机遇,于是辅佐刘邦打下了大半壁江山。

我们所熟知的韩信点兵、一饭千金、胯下之辱、背水一战、功高震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鸟尽弓藏兔死狐悲等等著名的成语都是与韩信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

韩信一开始是想要进入项羽集团的,但是他并没有得到项羽的赏识。于是他只好做了一个小官,偶然之下却认识了汉王的亲信夏侯婴。二人相谈甚欢,钦佩于韩信的气度和才能,夏侯婴就向汉王推举了他。后来,韩信又遇到了萧何,萧何又再次向汉王举荐了他,于是

韩信才成为了大将军

从此开始,韩信开始为汉王出谋划策,条分理析地向刘邦解释了项羽的劣势和刘邦自己的优势,

指出了项羽“其强易弱”的事实。

同时,韩信也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高谈阔论的纸上将领。很快之后,在实战当中,韩信就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可谓是战功赫赫。他袭安邑,虏魏豹;北上破代,擒夏说;东出井阱,破赵兵,斩陈余,擒赵王歇;袭齐历下军,败楚二十万援军,杀其将龙且;最后与项羽决战垓下,逼得项羽走投无路,自刎乌江……此外,韩信也经常使用一些令人惊奇的战术,常常逼得敌人无路可退、一击而溃。

三、背水一战,以才服人

1.李左车的计谋

继承了祖先们的战功和疆土,李左车继续辅佐赵王。公元前204年的冬天,汉将韩信和张耳带领数万兵力,从东面的井陉口出发,打算攻打赵国。赵王和成安君陈余带领20万大军迎战,此时广武君李左车担任副帅。在了解了敌我双方大致的情况以及赵军周边的地势等之后,一方面指出:

“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另一方面,他说: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李左车向赵王和陈余建议道,汉王的军队来势汹汹,韩信又是一位勇猛而多才的将才,并且观察他们的军队可以看出,汉军缺少粮草,士兵们面有饥色,所以,赵军不应该采取直接攻击的计策,而是应该静静等待几日,采取保守的姿态,等到汉军的士兵们已经饥肠辘辘、毫无力气之后再攻打,这样才能一举拿下汉军,取得最终的胜利。

但是,习惯于纸上谈兵的主帅陈余听了之后,认为赵军的队伍是属于正义的队伍,同时人数众多,地势优良,粮草充足,而汉军从千里之外而来,将士们肯定已经非常疲惫,不必担心太多问题,要抓住汉军疲劳的状态出击,直接攻打汉军即可。于是,

李左车的计谋没有被采纳

。结果,放弃了地理优势并且盲目自信的赵军,在此次战役中大大的受挫。

2.韩信背水一战

韩信在战争中,深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的道理。于是,他派人去打听赵军的战略,得知赵王和陈余没有采用李左车的策略,韩信放下心来,开始安心地计划自己的战术。了解完地形之后,韩信在半夜时派了两千的轻骑兵,在山坡上埋伏了起来。到达黎明之时,韩信带领剩下的将士们进攻驻扎在

井陉的赵军。汉军和赵军在此战况激烈,打了很久。

按照原先设定的计谋。突然韩信向全军发出撤退的号令。于是,汉军开始丢弃自己的战鼓和军旗,开始向河边撤退。赵军穷追不舍,一直随着汉军逃跑的路线追击过来。汉军被迫在河边与赵军再次展开了殊死搏斗。突然,

埋伏在山坡之上的两千轻骑兵趁乱,冲进了赵军的军营之中,把赵军的旗帜换了之后,又换上了汉军的大旗。

胶着战斗的赵军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军营中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久战不胜之后,赵军决定先回军营中整休,一回到营帐中却发现,所有的旗帜已经变成了敌军的旗帜了。遭此变故,赵军军心大乱,汉军再次卷土重来,此时的赵军就被一击而溃了。

3.韩信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李以才服人

韩信背水一战,大获全胜。可是,当他从俘虏的口中听说了李左车的计谋之后,大惊失色。韩信知道,如果按照李左车的计谋,自己早就已经战败了。于是,

韩信下令,悬赏千金,活捉李左车

。很快,李左车就被捉到了韩信面前。韩信非常尊敬自己的这位对手,仔细地解开了李左车手上的绳索,让

李左车按照尊贵客人的礼仪

,坐在西方,自己坐在东面,与李左车耐心地商讨军事,诚心诚意地向广武君询问攻燕伐齐的策略。

一开始,李左车谦虚地表示,自己是手下败将,并不适合谈论如何取胜燕齐两国的军事策略,表示“

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但是理解李左车心理的韩信并不理会,反驳道,赵国没有使用李左车的计谋才是真正导致他们战斗失败的原因,

如果最初赵军就采用了李左车的计策,那么现在的手下败将就是韩信自己,二者的位置都要换一下!

从简简单单一番话中,韩信表现出了对这位可贵的对手的极大尊重和认可。

李左车被韩信真诚的态度和谦虚的一番话打动了,他先是谦虚地表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接着,才认真地给韩信分析了现在的整体局势,同时主张目前不宜直接攻打燕、齐,应该抚恤百姓,犒劳将士,并且以占据优势的兵力向燕国进发,以造浩大的声势,从而进一步迫使燕国顺从。然而,一旦燕王降服了,齐国也会闻风而服的。韩信“从其策”,最终“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四、在历史的洪流中裹夹前行

1.韩信失利

在降服了燕国和齐国之后,韩信向汉王提出了分封张耳的请求。不久之后,又向汉王提出“齐王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的建议,事实上也是在为自己争取一定的政治权力。因为韩信功高震主,并且还拥有一定的军权,汉王只好给他分封了齐王的位子。

可是,众所周知,分封制从周朝一直沿袭到战国时期,中间经历的种种纷争和战乱,已经深刻表明了此时天下需要的大一统而不再是以前的诸侯割据了,历史决定了整体的趋势必然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了。如果韩信如愿被分封了,他也会成为汉王刘邦促进集权国家的建立,所以也会被铲除的。可惜,在军事上显露极高才能的韩信并没有嗅到这些政治动向,于是他在后期也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杀死了。而这也正好应了李左车的那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英明一世的韩信就这样迎来了自己悲惨的结局。

2.李左车急流勇退

而在关键的背水一战之中有着独到见解的李左车,却急流勇退了。被韩信收入麾下之后,他给韩信提出的应对燕齐等国的战略也展现出了他的才能和智谋。刘邦即位后,也将他从韩信身边调离,让其辅佐太子刘盈。韩信死后,李左车认识到了局势不利,于是辞官而去,再也不问政治。

总结

韩信传奇的一生,缔造了无数令后人动容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成语财富。然而,最为难得的是,韩信不仅在军事上显示出了极其罕见的才能,而且也知人善用,胸怀大义,谦虚大度,面对比自己还要厉害的对手,保持着良好的尊重,将敌人巧妙地化为了同盟,在三言两语中用诚恳获得了对方的信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饱含了智慧的话语,为我们联结起了韩信和李左车二人的故事,演绎了生动的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隋... 隋代虽国祚短暂,却在书法史上扮演了“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这一时期,南北书风从对立走向融合,北朝质朴...
原创 天...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金庸先生的经典小说《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师傅——天地会总舵主...
原创 和... 这是南航“舔美”陈教授诸多“金句”中的一句,也是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1450在传播的一句口号,颇有欺骗...
原创 美... 1991年12月25日,曾存在仅69年的世界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布解体。当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
原创 苏... 作为人类历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庞大的联合国家,苏联最后的掌舵人在苏联解体的三十年后也离开了人世,...
原创 日... 战争时期,女人常常被用作“求和”的筹码,成为政治交易中的牺牲品。 在中国历史中,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
原创 “... 明朝嘉靖年间,内阁首辅的更换十分频繁,每个都在任不久,犹如走马观花般换了一届又一届,而徐阶是真正掌握...
原创 丰... 丰臣秀吉,作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堪称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星。然而,他的出身与其他两位战国三杰——织田信...
原创 从... 隋朝的建立,对于当时的中国历史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隋朝的建立不仅改变了...
原创 明... 自秦朝起,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时代,国家的统一标志着皇帝作为最高权力象征的地位确立。那时,...
埃及、莫桑比克等非洲40多国中...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应中国国防部邀请,5月6日至15日,由埃及、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肯尼亚...
原创 战...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间的战争接连不断,百家争鸣,各种文化思潮和政治制度层出不...
原创 中... 确实,你没有看错。这段历史并不是晚清时期,也不是民国,而是20世纪90年代的1993年。 在199...
原创 显... 原文改写: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定国号“永昌”,自号...
原创 一... 每一块大陆都有其独特的文明与文化,岁月的流转让这些文明在历史的洪流中绽放光彩,宛如璀璨的星辰。在纵览...
原创 董... 东汉末年,战火四起,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疾苦,官府腐败,社会秩序完全崩溃。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英雄人物...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5日,苏联的国旗缓缓降下,克里姆林宫内的景象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当戈尔巴乔夫在电...
原创 8... 1981年,国民陆军中将、全国政协委员杜聿明因患肾衰竭在北京住院治疗。 这一天,杜聿明的身体稍微...
原创 多... 引言: 古代的王朝更迭,往往会有一场血雨腥风。 近百年的世界上,这样的事情在非洲也发生了一些,比如被...
原创 她... 导读:清朝的皇后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因其地位尊崇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母,受到万人敬仰。然而在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