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禅那的理想化形象,纸上不透明水彩画,作者未知,莫卧儿印度,约 1700-1710 年。
由布鲁克林博物馆提供,公共领域
从昌德拉古普塔-毛里亚(Chandragupta Maurya)的宫廷开始,我们有两部重要的文献提到了女性保镖的必要性。
作者:卡迪加-陶西夫-拉扎克(Khadija Tauseef Razzaque
历史学家、作家
导言
urdubegis 乌尔杜贝吉斯是莫卧儿帝国的一群女战士,负责保护皇帝的后宫 Zenana。虽然女保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文明的初期,但乌尔杜贝格人却是莫卧儿帝国的创造。比比-法蒂玛(Bibi Fatima)是唯一有名有姓的女保镖,她曾在胡马雍和阿克巴的宫廷中服役。
起源
从 旃陀罗笈多·孔雀 的宫廷开始,我们有两部重要的文献提到了女性保镖的必要性。第一篇文献来自希腊驻旃德拉古普塔-毛利雅(Chandragupta Maurya,约公元前 321 年至约公元前 297 年)宫廷的大使梅加斯提尼(Megasthenes)。他报告了保护毛利国王的妇女的存在,尤其是在他外出狩猎时。
女猎人骑着战车、骏马和配备武器的大象陪伴着国王。虽然在西方世界,国王身边有男性侍卫保护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女性侍卫的出现却让梅加斯提尼感到有些意外。
第二本是《阿塔沙斯特拉》,作者是旃陀罗笈多的顾问考提利耶(约公元前 350-275 年)。他在书中写道,由于前几任国王被谋杀的次数太多,所以有必要配备女卫兵。考提利雅描述了后宫的危险:
在后宫内部,国王只有在老婢女保证王后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见到她。他不得接触任何女人(除非他被告知她的个人纯洁性);因为他的亲兄弟藏在王后的房间里,杀死了巴德拉塞纳;他的儿子藏在母亲的床下,谋杀了卡鲁萨国王;他的王后用掺了毒药的米,就像用蜂蜜一样,毒死了卡西拉贾; 王后用涂有毒药的脚镯杀死了瓦兰提亚;王后用涂有毒药的宝石杀死了苏维拉;王后用涂有毒药的望远镜杀死了贾鲁塔;王后用藏在头发下的武器杀死了维杜拉塔。(1.20, ed. Kangle)。
公元前 340 年至公元前 293 年间,在考提利雅的指导下,又组建了一支女战士队伍。这些女战士被称为 “毒女”(Visha Kanya),她们从小就接受训练,给她们注射小剂量的毒药,逐渐帮助她们建立耐受力。因此,这些刺客会利用她们的美貌和魅力引诱猎物,然后对国王的敌人施以死亡之吻。根据公元前 9 世纪的阿拉伯文典籍《Secreta Secretorum》,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322 年)在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 336-323 年)出征印度之前,曾警告过他的学生这些 “有毒的处女 ”的危险性。在另一个传说中,亚历山大大帝的死因据说是与一个维萨-坎亚人相拥而死,这个维萨-坎亚人可能是普鲁斯国王在亚历山大大帝战败后送给他的战利品。
Visha Kanya 是印度人,但其他女保镖可能是从中亚带来的,古希腊人认为亚马逊人和其他好战的女人就在中亚。遗憾的是,关于这些武装女性的社会背景,许多资料都语焉不详。在古印度,国王的女随从显示了他的权力、财富和地位。因此,女保镖似乎有两个作用:她们不仅保护国王,还能在舞台上展示神力,提高国王的地位。虽然这些战士确实存在,但在莫卧儿时代之前,她们并没有一个为人所知的特定头衔。
莫卧儿和后宫
1492 年 6 月,年仅 12 岁的巴布尔继承了费尔干纳省(今乌兹别克斯坦附近的一个小省,但土地肥沃)。不幸的是,由于政治动荡,他失去了王位,于是前往喀布尔,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据点。
1505 年,他首次前往印度,之后又进行了几次远征。巴布尔的后宫是游牧民族,在他的征战中,后宫随行,因此必须确保安全。也许是学习了印度历代国王的女保镖,他建立了乌尔杜贝吉斯(urdubegis),这是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她们不戴帕尔达(意为面纱),因此行动方便。
一幅 17 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和创始人巴布尔(Babur,1483-1530 年)的画像,他的名字是 Zahīr ud-Dīn Muhammad。/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直到阿克巴(Akbar,1556-1605 年统治时期)时期,后宫及其管理规则才正式确立,直至莫卧儿王朝结束。《瑰丽的莫卧儿》一书(第 37-38 页)描述了后宫的布局:
扎纳纳的生活就像小城市一样多样、复杂、多层次。通常情况下,莫卧儿王朝的各个宫殿里住着几千名妇女,包括母亲、祖母、妻子、姐妹、女儿、姑姑和其他女性亲属。此外,“服务妇女 ”的人数也非常多,包括嫔妃、仆人、奴隶、女卫兵、间谍、艺人、占卜师以及各种长期逗留的访客。根据大多数人的说法,女人们在寓所中的生活是安全的,经济上有保障,政治上相对稳定,物质上奢华,有日常和季节性的娱乐活动,还有起起伏伏的女性陪伴。(37-38)
虽然莫卧儿禅院的概念与人们脑海中的游园相去甚远,但进入后宫确实受到限制。许多居住在禅那的妇女都信奉 “帕达”(parda)习俗。Gull-i-Hina 在她的文章中描述了莫卧儿妇女的行为规范:
贵族妇女的公共生活受到隐居法则的约束。帕尔达(parda),即把妇女隔离在面纱或墙壁后面的做法,在古代和中世纪的印度早已有之,许多上层阶级在整个历史中都在使用这种做法。到莫卧儿王朝时期,隐居已成为贵族家庭公认的生活方式。(464)
由于居民人数的增加,需要有人来帮助维持禅那的正常运转。除了宦官,还有一些女官员(她们已婚,通常住在自己的家中,远离后宫),如养母(angas)、主妇(daroghas)、监工(mahaldars)和武装女卫兵(urdubegis)。
《与随从一起躺在露台上的公主》,纸上蛋彩和金彩,莫卧儿帝国,印度,约 1730-1740 年。/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提供,公共领域
乌尔杜贝吉人是训练有素的战士,通常属于没有帕尔达习俗的部落,因此他们在某些场合会被男性看到。他们训练使用各种武器,如弓箭、长矛、短匕首和剑。
在莫卧儿宫廷任职的法国外交官弗朗索瓦-贝尼埃(François Bernier)撰写的《莫卧儿帝国游记》中也提到了乌尔杜贝吉人。在他的著作中,他将沙贾汗(1628-1658 年)称为 Chah-Jehan,将贾哈纳拉公主称为 Begum-Saheb。在他的游记中,他提到了国王沙贾汗向他的儿子奥朗则布发出邀请,邀请他入宫的继承战争:
这位谨慎的王子同样不信任查赫-杰汗,因为他知道莎吉布公主白天黑夜都不离开他;消息是她口述的,要塞里聚集了几名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鞑靼妇女,就像在城堡里工作的妇女一样,目的是在他一进入要塞,她们就会手持武器扑向他。(61)
从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王公们惧怕乌尔杜贝吉人;他们对国王的忠诚使他们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正因如此,奥朗则布没有大意地闯入宫廷,他知道如果落入乌尔杜贝吉人之手,他将无法活着回来。
比比-法蒂玛
虽然莫卧儿王朝的皇帝们留下了大量关于他们生活的记录,但却很少提到保护国王及其后宫的乌杜贝吉人。
唯一出现在记录中的名字是比比-法蒂玛,她是胡马雍(1530-1540 年和 1555-1556 年)和阿克巴统治时期的首席女武官。胡马雍皇帝同父异母的妹妹古尔巴丹-贝古姆(Gulbadan Begum)撰写的《胡马雍-纳玛》(Humayun-Nama)记载了她在胡马雍皇帝统治时期的功绩。urdubegis 的主要职责可能是提供安全保障,但《胡马雍-纳玛》中多次提到,他们可能还被委以其他任务。当胡马雍希望派遣使者前往哈兰(Haram)向她的一个女儿求婚时,被选中的两名成员是 Khwaja Jalal-ud-din Mahmūd 和 Bibi Fatima。
1546 年,当胡马雍生病时,他身边只有几个可信赖的人照顾这位年轻的王子。古尔巴丹公主写道:"据说他昏迷了四天。马赫楚查克和哈拉姆(180)的武装妇女比比-法蒂玛照顾他”。书中提到的比比-法蒂玛生活的另一个方面是她女儿祖赫拉的名字。她多年的服务得到了回报,她的女儿将有一门好亲事;有人建议她嫁给胡马雍妻子哈米达的兄弟。在胡马雍的儿子阿克巴皇帝统治时期,比比-法蒂玛再次被提及,但这次的原因更加悲惨:
1564 年,比比-法蒂玛向阿克巴哀诉说,赫瓦贾-穆阿扎姆威胁要杀死他的妻子祖赫拉,而祖赫拉正是她的女儿。于是,皇帝向 Khwaja 传话说他要去他家,并密切关注着这个消息。他一进门,赫瓦贾就刺死了祖赫拉,然后像挑战一样将刀扔向忠诚的追随者。(65-66)
尽管发生了这起事件,但可以推断比比-法蒂玛继续在阿克巴手下服务,因为没有任何关于她离开的记载。
莫卧儿皇帝阿克巴(公元 1556-1605 年)的宫廷。身着黄袍的男子被确认为鲁道夫-阿夸维瓦(Rodolfo Acquaviva)。未知艺术家的绘画,公元 1847 年。/ 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在莫卧儿王朝的传记中,一般都会提到乌尔杜贝吉人,但《胡马雍-纳玛》(Humayun-Nama)一书中披露了乌尔杜贝吉人的名字,这是一本由女性撰写的书。或许,古尔巴丹认为比比-法蒂玛的贡献值得一提,她的贡献也值得后人认可。
参考书目
· · 阿布·法兹·伊本·穆巴拉克。阿布·法兹尔的阿克巴尔·纳玛。低价出版物,1902年
· · B.K.查图维迪。Kautilya的Arthshastra。钻石口袋书,2018。
· · 伯尼尔,弗朗索瓦。在莫卧儿帝国旅行。《被遗忘的书》,2012年。
· · Gul Badan Begum。胡马云·纳玛。Sang-e-Meel出版社,2002年。
· · 海鸥一号。“现代主义趋势和不同的回应:南亚男性作家对乌尔都语散文中穆斯林女性的思考(1900-1936)”,《南亚研究》,2020年。
· · 哈姆布利,加文R.G.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妇女。Palgrave Macmillan,1999年。
· · R·P·康乐。Kautiliya Arthasastra(梵文第1卷,英语第2卷和第3卷)。Motilal Banarsidass,2024。
· · Rukhsana Iftikhar。“莫卧儿印度妇女的劳动阶级”,《南亚研究》,2020年。
· · Shahnoza Nasimovna Ahmedova。古尔巴丹·贝吉姆的《呼玛云纳玛》是对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理论与应用科学,2020,第108-110页。
· · 苏维拉·贾斯瓦尔。《考蒂利亚艺术中的女性形象》,《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51-59页。
· · Zafar Iqbal Bhatti和Zarmeena Khan。“重塑医学女性历史地位的传统档案”,Harf-o-Sukhan,2020,第52-63页。
· 齐亚德,泽努特。伟大的莫卧儿人。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