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次东征后的难题:三位亲信大臣给出三种解决方案,周武王该听谁?
迪丽瓦拉
2025-09-01 15:36:56
0

第一次东征之后,商纣王的统治虽已被推翻,可商人却未能真心归顺周人。

局势如此,周武王也深感无奈。没攻入朝歌之前,总想着能攻破商都就万事大吉;如今商都就在自己脚下,但这天下却依旧像个烫手的山芋,虽然近在眼前,却还是无从下手。周人灭商,就是典型的蛇吞大象。闹得不好,大象没被消化掉,自己肚皮反倒是被大象庞大身躯给撑破了!

该如何来处置躁动不安的商人?稍有差池,商人就会即刻造反,周人力量根本无法应付!为此,周武王辗转反侧多日,仍然不得要领。无奈之下,周武王只能与股肱之臣进行多次“头脑风暴”,来探讨这一难题的解决之道。

周武王先找来了姜太公,问他:“该如何处置商国的士众?”

姜太公的办法简单而直接:“我听说喜欢一个人,就连他家屋顶的乌鸦都会喜欢;憎恨这个人,就会连带夺走他的仆从家吏。把我们的敌人斩杀殆尽,这样不留后患,如何?”周武王一听,这招是够狠、够彻底!姜太公之法,完全是站在周人立场,凭周人主观喜好断定。周人喜欢的,就“爱屋及乌”,留下来和平共处;周人看不顺眼的,就立刻格杀勿论!这纯粹是战胜者心态,完全不顾及其它。可是商国人口远超周国,而且现时商人大多对周人心存戒心。“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商人也许是被杀完了,周人自己估计也好不到哪去。这招,肯定是行不通。

于是,他让姜太公先出去,又把召公姬奭叫进来询问。姬奭想了想,给出了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姬奭的话语虽然简洁,但是态度却是明明朗朗。他从有罪无罪角度出发,来区别对待不同的商人,所设定原则更加客观,也更合乎情理。有罪之人当然要治罪,无罪之人当然要区别对待,留他们一条生路。即便是放到现代,常人也大多认为这么做是完全可行。这应该就是最佳解决方案。

然而,周武王却还是不满意,仍然坚定地否决了这个方案。

还有其它更好的选择吗?

美国人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从基础到高级分成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需要(即社会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需要,是指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即衣、食、住、行等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需要;安全需要,是指人们对安全的、有保障的物质环境和情绪环境的需要,即不受暴力威胁与追求有序社会环境的需要;归属需要,是指包括对社会交往、友谊、情感以及归属感等方面的需要,反映了人们渴望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需求;尊重需要,是指人们需要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并赢得他人注意、认同和尊重;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的最高级需要,包含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实现心中理想、追求最大成就的需要。

五种需要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就构成了著名的需要层次金字塔模型。

虽然需要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但就具体个人而言,五种需要的顺序并不固定。有些人,身处社会最低层,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喜欢高谈阔论国家大事——这就是所谓的“位卑未敢忘国忧”,也是被某些人抨击的“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可是,既然允许“吃进口橄榄油的人”来“操中南海的心”,“吃地沟油”的人来“操中南海的心”,也未尝不是正常现象。虽然,最底层小人物往往会产生如此矛盾的内在冲突:“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但所谓“民主”,不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发声吗?不能只是让“吃进口橄榄油的人”发声,来代表每个人。“位卑未敢忘国忧”现象的存在,实际上是说明一种现象:五种层次的需要虽然是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可复杂的人性,使得人类往往会越级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但通常而言,人是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名人”管仲就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也是同一道理。

就如同当今的中国社会,在生活温饱尚未解决时,多数中国人想着能吃上饱饭就行了,很少兼顾其它;但是如今温饱已基本解决,普通人就开始追求活得更加健康、舒适,所以开始对生活环境、医疗、住房等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在多数人的生理及安全需要达到后,人们必将向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等高阶需要层次进发,也就必将对知识、政治权利、名声、社会地位、成就等等有着更加强烈的诉求。人类文明发展不会停止,人类自身需要的进步也永远不会停止。

根据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模型来深入分析,对于生活在商纣王残暴统治之下的中下层臣民,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生活每天都是朝不保夕。在推翻商纣王后,周人减少商国中下层赋税,让他们中的大多数能生存下来、安定生活,使得他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莫大的恩惠。因此,社会底层民众的需要很容易就得到了满足。需求满足了之后,人心就可以安定。

但是对于商朝的中上层,温饱和安全早就不是他们日常所关注话题。社会中上层人士,更关注的是生活得有尊严、能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目标。要想笼络住这些中上层人士,就需要更加聪明的手段,仅仅是让他们活下来,是远远不够的。

针对不同阶层人士的需要不同,分别采取不同对策,这正是姜太公和姬奭方案的欠缺之处。

所以,周武王最后又把姬旦叫了进来,咨询他的看法。姬旦回答:“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姬旦的方案,对于商人中上层,应该让他们各司旧职,不剥夺他们的财产——只要他们现在能对周人“仁”,与周人和平共处,就不论既往;对于商国下层百姓,就更加仁厚——即便是曾经参与反周,对周人有罪,但罪过都归罪于纣王,不再追究百姓。

商人力量实在过于强大,为保障“维稳”大局,周人就必须尽快最大限度地分化商人。姬旦的方案,针对不同阶层人群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施全面“统战”策略,全面削弱商人顽固残余力量,自然要比姜太公和召公的方案全面得多。

所以,周武王在听完姬旦的方案后,终于放松了下来:纠结了数天的大难题终于有了完美的解决之道!他眉头一展,不由自主地说:“广大乎!平天下矣!”(《说苑?贵德》)

管理,本质上就是管“人”,不是管“事”。人,又是最为复杂的动物。高效的管理,就是要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层次的不同,实施不同的管理手段,而不能专注于爱与恨、对与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自古以来,人们最厌恶的行为就是背叛,尤其是在爱情和婚姻里,最恨的就是背叛。在如今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
原创 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清廷大惊之下,由摄政王载沣和隆裕皇太后代替5岁的溥仪发了《罪...
原创 老... 福建官场:权力与阶层的博弈 “从福建的这张官场照片中能看出什么?” “嘿,咱们把目光从山东街头移开,...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 4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浙江杭州良渚召开,来自60余个国家和...
八天探秘南非:一场与野性和本真... 踏上南非的土地,便如同打开了一本厚重而精彩的百科全书。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故事,每一种体验都让人...
原创 林... 1949年春,渡江战役的硝烟刚刚弥漫,伴随着中国历史的一次重要转折,一支崭新的力量悄然崛起——华东军...
原创 历...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皇太子这一职务往往是被人们忽略的,但它却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命运。一个国之储君,肩...
《帛书传奇》解密“汉代地下图书... 1971年底,湖南长沙浏阳河畔,一次地下防空洞的挖掘作业,意外唤醒了沉睡两千多年的一处古墓群,后被定...
原创 同... 清代的巡抚和侍郎从级别上看都是高级官员,但职位有所不同,巡抚是地方主官,俗称“封疆大吏”,通常掌管一...
原创 赫... 导语:对于熟悉清朝历史的读者来说,或许“孝庄”这个名字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她是清朝赫赫有名的太后,同时...
原创 日... 在现代社会中,世界上还是有着不少的国家存在着王室,这些王室成员在他们国家还是有着比较高的地位,平时的...
全国十大!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何以... 4月24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安徽淮南武王...
原创 美... 五角大楼刚吹完“全球霸权坚如磐石”的牛,转头就被自家智库打脸——2025年最新报告显示:美军现役航母...
原创 蜀... 用一个词形容后期的蜀汉那就是"凋零",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机智多谋就不...
原创 什... 隋文帝杨坚竟是周文王姬昌的五十二世孙!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63岁)...
原创 明... 明朝禁宫一向讳莫如深,根《明史》记载,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一四七七年),京城、禁宫相继出现“妖狐夜...
原创 诸... 大家好,本期来讲一下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为什么未能统一天下?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四讲... 4月24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主办的“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四讲在镇...
南海沉船考古:青花瓷如何打捞出... Exploring the Sunken Treasures of the South China ...
文物普查丨一文读懂第四次全国文...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