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燕国实力很弱,在七雄中属于垫底的位置。国君或国人外出时,怎样才能彰显自己独特的身份呢?论强大,不及秦、赵;论富裕,不及魏、齐;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剩下这八百年老诸侯的牌子了。
800年燕国简史
简要说一下燕国的主要历史:
1、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封他的弟弟姬奭于燕地,燕国开始逐渐建国;
2、公元前七世纪,燕国开始向北方扩张,吞并蓟国后,将都城迁到蓟;
3、齐桓公在位期间,山戎大举南侵,燕国被迫移都;齐桓公率领联军攻打山戎,燕国才得以喘息;
4、公元前380年--公元前350年,燕国、齐国战争不断;
5、公元前323年,燕国参与五国相王活动,开始称王;
6、公元前318年--公元前314年,发生了著名的禅让事件,燕国差点儿亡国;
7、公元前312年,公子职继位,招揽人才、励精图治,燕国欣欣向荣,达到顶峰;
8、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打的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相持五年后燕军大败,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9、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
燕国从开国到覆灭,总共822年,是战国七雄中国运最长且没有经历改姓换代的国家。
战国实力衰退
战国时期,其他大国基本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法改革,国力都曾强盛一时,燕国在燕昭王时期还算强盛外,其余时候都比较弱小,在大国中属于垫底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1、燕国地处北方,远离中原文化、政治中心;
2、燕国处于寒冷的北方,土地产量低,人口稀少;
3、燕国政治制度僵化,缺乏活力,一直缺乏明君、名臣;
4、燕国与草原游牧民族相接,长期处于防御状态;
5、相邻的齐国、赵国过于强大,没有充分的施展空间。
正统的身份是唯一值得骄傲的了
战国时代各国君主经常搞会盟,燕国国力不占优势,其他国家大吹特吹自己的丰功伟绩,燕国总不能光听别人说吧,只好拿出自己的身份来说事。要按国家的正统、国运的长远,其他国家都不是燕国的对手。
1、韩、赵、魏三晋,公元前403年才诞生,时间太短,而且还是篡夺得国的;
2、秦国,实力强大又怎么样?可别忘了,你们的老祖宗可是放马出身的,跟我们的天子之弟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3、齐国倒是历史也挺悠久,可惜姜氏在中途被田氏替换了,换句话说田氏齐国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和原来的齐国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4、至于楚国,春秋时期就开始僭越,明明就是个子爵,还往脸上贴金,硬说是王,楚子的标签怎么也摘不掉。
燕国实力太菜,坐到一起时没什么可拿出手的,就只好把老祖宗搬出来,装扮装扮脸面,说到底还是羡慕嫉妒恨。
总结:燕国历经800多年,到战国时期,实力衰弱,没法和其他几大强国比,只好搬出800年老诸侯的牌子装点门面,实质上就是死要面子、缺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