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帝国衰败拐点:悲壮的朝鲜之役,不仅损兵折将,还让后金崛起
迪丽瓦拉
2025-09-01 18:33:37
0

大明帝国天子守国门的气概,让历代大明皇帝的风评,至少是骨气都是处于历朝历代中高水准之上。虽然没有了汉唐时代开疆拓土的魄力,但大明却依然作为一个世界性帝国立于强国版图之上。当然即使是再强大的帝国,依然也有自己没落的时候。

“万历三大征时期”。

万历三大征

,再加上其他杂项,直接让大明王朝伤筋动骨。国库的没钱朝廷肯定要增加赋税,于是各种苛捐杂税全部摊到老百姓身上,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而与之相反的是,以东林党、楚党、秦党为首的文官集团们却家财万贯,出入排场十足,在朝堂之上党同伐,外部建州女真和蒙古等国的步步紧逼,这一内一外的内部矛盾也直接加速大明帝国的最后灭亡。

诚然,“万历三大征”确实是打出了大明帝国的国威,践行成祖的“天子守国门”的言行,但三大征让本就内部矛盾重重的大明帝国更是伤筋动骨。

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

特别是万历朝鲜之战,更是如此,劳民伤财不说,更是损兵折将,直接导致后金的崛起,成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日本仓皇从朝鲜撤军而结束。但大明帝国同样在战争中也不好过。

首先是战争给边境的辽东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支援前线辽东人民几乎付出了所有。他们在物力财力上也大力支援了朝鲜,除了一些军需用品之外,从辽东筹集的粮饷也通过陆路运输到朝鲜。

入侵朝鲜的日军(剧照)

“户部移文辽东巡抚,将该镇本年应运粮饷,除运过七万六千九百九十余石,尚有未运二十六万三千余石,督行该道,严催速运朝鲜接济”。(资料来源《万历朝鲜战争全史》

明朝百姓生活惨状

如果是往年丰收之年还好,但从万历年间开始,当时全球就已经进入小冰河期。特别是从万历二十年后,全国各地都处于粮荒状态,大灾之年,辽东人民依然咬牙在支援抗日,疾苦的辽东人民甚至已经没有存粮,骡子和畜力都已经全部被征用,饿肚子的辽东人民只能靠“易子而活”。

“赴京一路,物力残破,闾阎一空,民不聊生矣。”

小冰河期人民生活惨状

当然,除了辽东和关内人民饱受粮饷被征用和支援前线之苦,大明王朝的财政也因为朝鲜之战彻底破产。

根据朝鲜的史书记载,当时大名大明王朝在朝鲜之战中一共花了800万两白银(相当于的一年用掉明朝1/3的税收)这800多万两中,粮银约五百八十三万二千余两,交易米豆银又费三百万两,实色本色银米十万石。除了这些硬性的指标支出之外,还不包含各种马匹、火药、补充的兵器等费用,要知道当时的铁价可是快要等同于银子,一件士兵的铠甲少说也要几十斤(明朝边军是精锐,披甲率很高)。因此算上这些杂项进去,少说都要1000万两银子打底,这样的开支让万历从张居正期间攒下来的家当全都打了水漂,一向以守财奴自居的万历皇帝心里也是在滴血。

明朝精锐部队,甲胄很全面

所以此时的大明已经提前走入历史的谢幕阶段。

财政和辽东人民的损失,对于当时以征兵地在辽东的边军来说,损失是巨大的,而更雪上加霜的是,大批精锐边军和戚家军(浙兵)在朝鲜的损失,这是很难挽回的,一大群有经验的边军将领和基层作战士的战亡让大名边军的实力受到了的严重的打击。

大明的精锐浙江兵

两次抗日援朝,明军一共出动了将近14万军队(包括水军部队),其中在朝鲜直接阵亡的人数在2万人左右,按照当时的医疗环境,阵亡和受伤比,1:3来算,明军的伤亡起码在8万人左右,虽然明朝号称百万军队,但实际上有作战能力的不过是长城三边的30万左右边军,一下子伤亡这么多,对于边军的实力大受打击。当年一直在前沿抗击倭寇的戚家军(浙兵)也在朝鲜损失大半,不得不被李如松收编。

大明精锐边军

而且在朝鲜还有一大批的明军精锐将领阵亡,明军水师名将邓子龙在露梁海战中与岛津部队交锋中阵亡。陆上在碧蹄馆之战中明军大将李有异被日军挑落马下而亡,稷山战役中悍将杨登山阵亡,到了蔚山之战大将卢继忠也在撤退中阵亡。除了这些大将之外,在蔚山、王京、稷山和平壤等其他战役中还有一大批明军中下级基层指挥官和亲兵阵亡。而在以家丁以及亲军部队为主的大名边军来说,这个损失短期内很难弥补。

明军在作战中大败被俘虏

此消彼长,明军辽东边军实力变弱最直接的副作用的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各个部落开始躁动起来,在朝鲜之役结束后,他们趁着辽东饥民变多,以及边军实力受挫,开始蚕食辽以及辽北的各土地,先后攻占了海西女真、击败乌拉部,统一了也认女真,从此关外的女真部落已经形成了建州女真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在明军实力鼎盛时期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因为缺乏有经验的边军作为补充,在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明军精锐全军覆灭,从此丧失了对关外的统治权,只能依靠关宁防线以及身后的关宁铁骑苦苦支撑山海关一线防务。

风雨之中的大明王朝

最后在李自成的农民军以及关外后军军队的双重威胁下,风雨飘摇的大明帝国走向了灭亡。

在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中,东亚双雄大明帝国和日本为了争夺东亚的秩序,在朝鲜半岛鏖战,但这场战争注定没有胜利者。

大明帝国的因为三大征而过度透支自己的国运,在国内还焦头烂额的时候,依然选择出兵朝鲜,虽然胜利却也让女真等势力顺势崛起,并且同意的女真各个部落的建州女真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心腹之患。而国内小冰河期再加上明末党争等现象,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虽然朝鲜之役扬了国威,却也不折不扣的是的明王朝生命线的拐点。

而家底雄厚的大明王朝尚且如此,日本就更不用说了,朝鲜之战丰臣系主力尽出伤亡掺重,在丰臣秀吉和前田利家等人去世之后,德川家康趁机上位,丰臣家二代而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同... 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俩人的关系应该分两部分讲,一个是斯大林活着的时候,另一个斯大林逝世之后。 我们先...
原创 胡... “勿近白虎”是胡雪岩临终前告诫他子孙的说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替大家分析分析! 白虎...
原创 两...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被认为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
哥伦布雕像被斩首?美国民众的意...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国内闹得是沸沸扬扬。愤怒的美国民众还在著名城市波士顿破坏了著名航海家哥伦布的雕像。...
原创 黑... 回望世界发展的历史,很重要的一步进程就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是在众多航海家的不懈努力中终于被开拓出来...
原创 顺... 清朝的皇帝当中,顺治皇帝只活到了24岁,而乾隆皇帝弘历竟然活到了将近90岁。为什么顺治帝如此短命呢?...
原创 战...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侵略者入侵了我国的土地,他们在我国的领土上大肆的 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犯下的 ...
原创 “... 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不同于别的国家的文字,它曾经被评为最难学的语言。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
原创 老... 在时光的潮流之中,有些景象仿佛被沉淀在了历史的沙砾中,静静等待着被重拾。1962年的印度加尔各答,这...
原创 历... 军队的强大直接关系着一个朝代的时长,因为他们是保卫祖国的先锋,所以军队越强大,朝代就越长久,那么我国...
原创 朝... 朝鲜空战硬核研究:空4师1953年3月31日至7月27日 作者 中华幼鹰/鹰击苍穹 1953年3月...
原创 夏... 在夏商朝朝的的灭历史亡,有之后如,一商部朝波却澜似壮乎阔成、了曲一个折不迂安回定的的史存在诗,,其中...
原创 谯... 谯周,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他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劝刘禅投降,蜀国灭亡。因此,很多人评价谯周卖国种种,刘...
原创 商... 商朝(约前十六世纪至前十世纪),因最后首都定于殷,又称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也是信...
原创 功...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正是解放战争的高潮阶段。我党正义的事业如同秋风扫落叶,将那些曾以权谋私的国民党高...
原创 四... 平时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比较喜欢看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一方面是这类剧情比较有意思,更加的吸引人,另一个...
解密德皇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一... 1909年英国《笨拙》杂志刊登了一幅名为《危险中的英国》的讽刺漫画:德皇威廉二世身着海盗服,手持巨型...
曹操屯田:从屯田制度到粮仓的逆... 公元196年,汉末动荡不安,黄巾之乱的余波依然在大地上蔓延,农田荒芜,民生凋敝。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
原创 一... 起源于母亲河--黄河的古中国文明,繁衍至今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
原创 他... 看过金庸先生所作《射雕英雄传》的人,应该对于郭靖这一个人印象非常深刻,在金庸作品中,郭靖不仅武功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