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举人考不中进士能做官吗?可以是可以但也有一些硬性标准
迪丽瓦拉
2025-09-01 19:33:21
0

最近有读者发来私信说清代时祖上出过一位举人,在期墓碑上写有“登仕郎”,具体做过几品官不清楚。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登仕郎”并非官职,而是朝廷的一种封赠,算是荣誉性质的。按清制,凡是九品的(含从九品)的皆封登仕郎。

但是由此引申出来的另一个问题却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清代的举人能做什么官?当然,并非所有的举人都能当官,也不是举人当官就一定是九品。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不同的时期进行分析。

举人,顾名思义就是乡试中举者,举人除了参加会试继续考取进士外,也可以选择入仕,这个权力在于朝廷。清代举人入仕是个普遍现象,从入仕渠道来看,大致分为拣选、截取和大挑三个方面。

清初时,由于战乱不断,朝廷急需用人。因此对科举中式者入仕实行的是授职从优,当时进士授职,有二甲授参议(布、按二司属官),三甲授知府,这在清代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同时,对于举人的授职也很优待,准许举人会试不第后,考授推官、知县、通判等官。

顺治九年(1652),吏部规定,举人三科不第者可以参加拣选,并以推官、知州、知县考用。到了顺治十六年,由于进士出身者人数增多,规定举人五科不第者,方可参加吏部拣选,并停授知州,以推官、知县考用。到了康熙后期,举人拣选的门槛再次抬高,只能以知县、教职选用。

雍正元年(1723),开始实行举人截取制度。截取是清代用官的方式之一,即以一定的资格、条件(如食俸年限,科举名次等)为标准,按录用人数依次选取。具体实施的情况,就是按照吏部的规定,挑选年力精壮、可堪大用者任知县、教职,并让各省督抚依名次先后,汇造总册,呈吏部铨选。

举人虽然可以授职,但比起进士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不论是拣选还是截取,只是先注册在案,真正授职还有一段时间。至乾隆六年,进士候选者已经排到了乾隆元年,而举人候选者却排在了康熙五十三年。也就是说,乾隆六年的时候,还有康熙五十三年的候补举人尚未授职。

为此,乾隆帝规定,以后截取举人令各省督抚在一年之内办理,如果举人科名相同,按照名次先后;名次相同,则按照省份次序,以知县授职。但不管是乾隆帝还是后来的嘉庆帝,都对举人授职定下了硬性标准——年龄和能力。那些年老者以及才干不足者一律不准授予实职。

到了清后期,如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政策又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当时进士出身者尚难以安排实缺,加上捐纳入仕者多如牛毛,因此举人入仕十分艰难,除非有朝廷大员保举或是立有军功,除此之外鲜有举人入仕者。

举人大挑,是举人入仕的重要途径。所谓的“大挑”,若从制度上来讲,仍属拣选的行列,只不过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说白了,就是朝廷为了照顾落第举人而给予的一种特殊照顾,为了就是不至于过度打击读书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大挑,数年举行一次,有三年、六年甚至十二年的,由吏部主持,在参加的大挑的举人中选取十数人或数十人予以实授。但大挑的形式比较奇葩,参加大挑的举人比的不是文章和实际能力,而是以体型样貌为主要标准。如果通俗的理解,可以认为是一场“选美大会”。

举人授职于进士授职一样,清朝前期较为优厚,其后,所授职衔逐渐降低。乾隆时,科举中式之人日增,故中式与授职的矛盾愈发凸显。虽然清政府对授职条例屡有通融变动,可是矛盾实在难以解决。

尽管如此,有清一代由举人入仕之数量还是不小的。由举人入仕,后居高官且在朝野有重大影响者亦不乏其人,如康熙朝之姚启圣,雍正朝之鄂尔泰,乾隆朝之阿桂,同光朝之左宗棠,皆是举人出身。

据统计,自道光元年(1821)至光绪二十年(1894)间,共36科之举人,其中官至一、二品者,包括大学士、尚书,侍郎、左都御史、总督、巡抚、布政使、漕运总督、提督、将军、都统者,共计102人。总之,清代对举人的授职,还是很有成效的,较之明代,清代的做法显然也要进步了很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隆基废除32年王皇后,一日连杀3子,他是疯了吗?为何这样做?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724年,唐朝...
原创 靖... 关于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下落,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说他在南京城破时,就化妆为僧侣逃离,不知所踪。而之后...
原创 李...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李莲英墓地的故事。慈禧太后死后,李莲英在给慈禧办理完葬礼之后,就离开皇宫享受着“退...
原创 会... 常言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卷入一场战争,大概率会面临一场灾祸。但对于有些国...
原创 一... 70年代新疆的一次文物普查中,惊现大汉控制西域的传说之城 在2013年的时候,我国公布了一批重点文化...
原创 十... 01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初一日,大宋伐蜀大军一举拿下四川天险剑门关,剑门一下,成都指日可克。 ...
匈奴女人有一特点,让中原男子避... 食色性也,男人对漂亮的异性感兴趣是天性,对漂亮女人毫无抵抗力。 可凡事都有例外,在古代,中原男子对匈...
原创 曾...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上初中的时候,最喜欢学习的科目是历史,感觉每个朝代或者是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
原创 南... 靖康之变,金兵攻破汴梁,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人活捉,北宋由此灭亡。危急时刻,波涛汹涌的长江再一次发挥...
原创 韩... 在历史的长河中,宫殿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一个国家的荣耀与记忆。这一切,似乎无不在追溯着时间的...
原创 欧... 说起中国历史,这就是一部大家分分合合、最终还是走向一统,而欧洲则相反,分分合合,最后还是要分开。但古...
原创 同... 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俩人的关系应该分两部分讲,一个是斯大林活着的时候,另一个斯大林逝世之后。 我们先...
原创 胡... “勿近白虎”是胡雪岩临终前告诫他子孙的说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替大家分析分析! 白虎...
原创 两...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被认为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
哥伦布雕像被斩首?美国民众的意...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国内闹得是沸沸扬扬。愤怒的美国民众还在著名城市波士顿破坏了著名航海家哥伦布的雕像。...
原创 黑... 回望世界发展的历史,很重要的一步进程就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是在众多航海家的不懈努力中终于被开拓出来...
原创 顺... 清朝的皇帝当中,顺治皇帝只活到了24岁,而乾隆皇帝弘历竟然活到了将近90岁。为什么顺治帝如此短命呢?...
原创 战...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侵略者入侵了我国的土地,他们在我国的领土上大肆的 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犯下的 ...
原创 “... 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不同于别的国家的文字,它曾经被评为最难学的语言。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
原创 老... 在时光的潮流之中,有些景象仿佛被沉淀在了历史的沙砾中,静静等待着被重拾。1962年的印度加尔各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