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临终前,李鸿章询问他何人可堪大用,他说出了五个顶尖人才
迪丽瓦拉
2025-09-02 04:35:39
0

晚清的历史,宛如一出悲剧,笼罩着时代的迷雾。在这一时期,曾国藩——这个被后人誉为“中兴第一名臣”的人物,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政治的黑暗。他在自己的一生中,既有过无数的胜利,也有过不为人知的苦涩。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弥留之际,所作的一个决定,令人深思。那便是当李鸿章问他:“何人可堪大用?”时,曾国藩给出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不仅关乎个人的选择,更关乎了清朝的未来。

1872年,曾国藩因病在江苏巡抚任上辞世,享年62岁。谁能想到,这位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人物,竟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了一次令人震惊的“人才布局”。他并非任意挑选,而是根据自己对人才的深刻认识,精准地指向了五位当时最具潜力的名臣。这五个人的名字,几乎成为了晚清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那么,为何他会选这五人?其中又蕴含了哪些深意?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且出身道光年间的进士。每当提起曾国藩,许多人会想到他如何从一个书生变成一位镇压太平天国的军事统帅。这个转变,并非单纯依赖于他的个人才华,而更多是他对人才的独特识别与运用。正是因为曾国藩深知,治国安邦,最重要的便是要有人才。因此,他在一生中,不断吸纳各类英才,将他们融入到自己的事业中。

尤其是在他创建湘军与推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这种对人才的渴求与追求,达到了巅峰。曾国藩常说:“用人不可以不当,人才不可以不蓄,惟用人一节,实为万事根本。”可见,他对人才的重视与珍惜,从来没有因任何个人恩怨而有所减弱。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曾国藩再一次展现了他宽广的胸怀和远见的眼光。

病重期间,曾国藩召见了他得意门生李鸿章。这位后来与曾国藩齐名的晚清名臣,向恩师请教:“何人可堪大用?”此时的曾国藩,已是奄奄一息,言语艰难,却依然能清晰地指出他心中最为器重的五位人物。左宗棠、彭玉麟、郭嵩焘、沈葆桢、刘长佑——这五人,便是曾国藩的“心腹”。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五位人物中,有几位曾与曾国藩有过较大的矛盾。

左宗棠,这位与曾国藩有过矛盾的湘军将领,曾在战时公开指责曾国藩谎报军情,令曾国藩颜面尽失。然而,曾国藩并未因私怨而忽视左宗棠的才干。在他眼中,左宗棠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是一位真正的国家栋梁。他平定了陕甘回民起义,更收复了新疆,这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使他在晚清的历史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位置。尽管曾国藩和左宗棠有过冲突,但他依然能以宽广的胸襟,超越个人恩怨,评价左宗棠为“海内第一号人物”。

彭玉麟则是第二位被曾国藩推崇的人物。曾国藩认为彭玉麟“光明磊落,淡薄名利”。彭玉麟的水军建设功不可没,他对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立下了赫赫战功。尽管曾国藩因个人生活上的问题与彭玉麟发生过不愉快,但在他心中,彭玉麟正直、清廉的品格,始终是值得推崇的。

郭嵩焘,是第三位被曾国藩推荐的人物。作为湘军的早期支持者,郭嵩焘的军事才智与对西方世界的敏锐观察,使他成为了晚清变革的重要推动者。尽管他在改革思想上与当时的保守派有所冲突,但曾国藩却早已洞察到他的远见卓识,认为他是为国家未来着想的不可多得之才。

沈葆桢,这位福建侯官人,作为清朝的船政大臣,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虽然他与曾国藩在资源分配上有所争议,但沈葆桢的贡献,仍被曾国藩高度评价。他创办的船政学堂,培养了大量的海军人才,为中国的海防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至于刘长佑,他或许是五位人才中最为低调的一个,但他的远见与深刻洞察力,令曾国藩深感佩服。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前,刘长佑已经意识到日本的军事野心,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尽管当时的保守派并未采纳他的意见,但历史证明,他的眼光是准确的。

曾国藩的这份“人才清单”,不仅仅是对这五位杰出人物的肯定,更是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与大智慧的体现。这些人物,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晚清的未来奠定了重要基础。曾国藩在临终时所作的这番规划,昭示了一个国家命运的关节点——在最关键的时刻,人才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曾国藩的故事中汲取力量,珍视人才,识才用才,不论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还是在波涛汹涌的历史浪潮里,始终不忘推动社会进步与个人成就的责任与使命。愿每个人都能像曾国藩一样,在历史的风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光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慈... 1928年7月,唐山遵化西北30公里郊区处,数千名手持枪械的士兵将一处修筑得富丽堂皇的建筑群紧紧围住...
原创 雅...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我们在学历史的...
原创 杨... 《斩明》——用人之得失,用权之道路,为你描绘大明王朝的权谋长卷(7) 上一章: 屯门岛大捷:名动天下...
原创 原...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热词成为了我们生活中调侃或自嘲的日常用语。这些热词不仅显示...
原创 一... 我们熟悉的中国历史是由夏商周开始的,然而,在很长的时间内,西方学者否认夏商两朝的存在,认为《史记》不...
原创 原... 原本六大名著,后来变为四大名著,丢下其他两部的原因只有两个字 文|小柳说历史 我们从小学的书本中就已...
民国荒唐的闹剧风波,张勋复辟清... 民国建立后一段时间内,还有很多遗老遗少还幻想帝制美梦,比较典型是袁世凯“洪宪”和张勋复辟“清朝”的闹...
原创 如...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废,十三皇子胤祥受到波及,不仅没有被受封爵位,而且被康熙囚禁。“王之懿德美行,从...
原创 雍... 清朝,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对于汉人来说,清朝始终是异族入侵建立的国家,所以在清朝建立之初,以至...
原创 她... 说到清朝出现的皇帝,康熙绝对是讨论热度最高的皇帝之一。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整一把在统...
原创 姜... 在《封神演义》的最后,是姜子牙分封诸神,其中地位有高有低,也不完全是按照生前的实力和功劳来分配的,比...
清朝有三“祖”,皇太极仅为“宗... 中国自古讲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无声无息是白来走一遭,在这样的三观影响下,很多古人前仆后继的想...
原创 日... 日本国情与我国大不相同,中国热衷考公务员有多方面缘由。第一,我国公务员待遇相对不错,毕竟是公职人员;...
原创 明... 他出生在明末万历年间,在明崇祯年间入仕,清朝入关后,他受到各方面的压力,最终降服于清朝,做了清朝的官...
原创 明... 引言剑光闪闪亘长虹,百怪惊逃竟避锋。点缀江山无限景,吟身疑在画图中。——《商洛偶吟》 古代一直会进行...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如释... 在众多人的印象中,刘禅被视为一位碌碌无为的君主,面对蜀汉的有利形势,他选择了主动降服,此举令人感到失...
原创 清...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起兵,正式对明朝宣战,掀开了明清战争的序幕。对于努尔哈赤...
原创 皇...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完成了满洲八旗的组建,他的继承人皇太极在位时期,又陆续增设...
原创 实... 朝鲜妇女历来以吃苦耐劳而闻名于世,来到朝鲜旅游,会经常看到一些朝鲜人劳动的场面,尤其是在朝鲜的农村,...
原创 秦... 吕不韦的志向 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若是评选出一位最会做生意、生意做得最成功的历史人物,个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