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来“坟头草丈五”这个梗,竟源自一位春秋霸主,果然博大精深!
迪丽瓦拉
2025-09-02 09:06:12
0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热词成为了我们生活中调侃或自嘲的日常用语。这些热词不仅显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彰显了网友们的脑洞之大,他们从生活或文献中摘出来的思维可能就会引发一次跟风热潮。

比如这一句非常具有文学气息但意义却是嘲讽的诗:“吾有旧友叼似汝,如今坟头草丈五。”

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说别太装能逞强,否则过火了,来年坟头的草都好几丈高了。一句玩笑之言,能博得一笑,但欢笑之余,你知道这个梗最早出自哪里吗?

其实,这个坟头长草的梗是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穆公之口,记载于《左传》中,小篇题目叫做《蹇(jiǎn)叔哭师》。下面小解就带大家了解这个有趣的故事。

话说晋国主公晋文公去世了,秦国知道后决定趁机去攻打晋国。秦国分为了两派,一派以大夫杞子为代表,主张进攻,一派以蹇叔为代表,主张放弃。秦穆公得到杞子从郑国取道的建议后,决定向蹇叔询问意见。

蹇叔说:“让士兵们辛苦地远赴晋国作战,我没有听说过。军队到达后必定身体乏惫,而晋国又有所防备,这样做不妥吧?”

秦穆公不信,固执己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准备远征。而蹇叔则在军队临行之际,哭着对孟明视说道:

“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

秦穆公听说后很生气,这不是打击将士士气吗?于是他派人对蹇叔传话,其中就包含了那一神句: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大意为: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到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头的草木都有两只手臂合抱一般粗了!

秦穆公的言外之意是蹇叔早已过了中寿之年,所以逐渐糊涂了,已经不能指导王师打仗作战了。

后来事实证明了蹇叔是正确的,秦穆公则悔之不及了。只不过秦穆公却万万没想到,一句搪塞蹇叔的话,却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网络上彻底火了!

参考书目:《左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一视点丨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中国蓝新闻记者 赵奕 吕薇 周家齐 王路遥 郭欢 吴文昊 蔡鑫鹏 徐郑超 傅晶晶 温岭台 温州台 三...
原创 老... 1973年,北京故宫故宫博物院。 1973年,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熙熙攘攘的人群。 1973年,...
寇准醉酒闯大祸,身披龙袍惹怒宋... 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森严等级制度下,龙袍无疑是皇帝独一无二的专属服饰,它承载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威严庄重。...
原创 军... 1947年6月底,辽南多地连续下大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吴瑞林率领的独立师住在大石 桥与海城之间的...
原创 赵... 1937年11月的一天,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刚到学校门口,一个乞丐突然冲了上来,抱住他失声痛哭。梅...
原创 红... 1928年11月,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转战千里,历尽艰辛,在江西莲花城北九都与前来迎接他的红四军一部会...
原创 魏... (四)魏明帝托孤曹爽成为首席辅政大臣 老皇帝死后,如果小皇帝年幼,应该让谁当小皇帝的监护人呢? 从历...
原创 5... 1958年10月,志愿军第五任司令,也是最后一任司令——杨勇,撤志愿军回国后,就被毛主席任命为北京军...
原创 三... 质疑三国时期实际人口数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据,就是我们必须对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人口数量作一番大致的比较...
许卢峰:放火的皇帝与革命的会党... 摘要:“火烧少林寺”神话在清初形成,经过清代中叶的流变,在清末产生了《少林宗法》和《少林拳术秘诀》两...
原创 李... 历史上大多数人对李治的评价是生性懦弱,李世民在临终前对自己的托孤大臣和李治讲: 太子仁孝,公辈所知,...
原创 民... 提到“青帮”,人们多半是熟悉的,特别是那些曾经横行上海滩的名号,像黄金荣、杜月笙与张啸林三位,便是民...
原创 明... 明朝的九大塞王是朱元璋为巩固边疆、防御外敌而分封的九位皇子,对于朱元璋来说,明白边将手握重兵,容易威...
原创 雍... 自古,封建礼制,帝王之家向来遵从的都是母凭子贵。深居宫墙之内的女人们只有当上了太后,才算是闯到了“打...
原创 光... 公元1875年,岁在乙亥,正月二十的紫禁城,被皑皑白雪覆盖,寒风如刀割般呼啸而过。太和殿外,年仅4岁...
原创 光... 光武帝刘秀前前后后一共回过家乡襄阳六次,回家后他都干了些什么呢?根据对文献记载的解读,笔者认为光武帝...
原创 四... 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战争史,革命队伍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这片九州大地...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孔雀蓝釉... 在雍正朝官窑瓷器的璀璨星空中,“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孔雀蓝釉地珐琅彩敞口瓶” 宛如一颗散发着神秘幽...
原创 唐... 在《西游记》中,唐僧每到一个国家,都要去倒换通关文牒。 小时候不太懂通关文牒到底为何物,为什么要倒换...
大清候补皇帝溥儁,为何最终没有... 溥儁,这位大清朝的备选皇上,1900年那会儿,差一点儿就真坐上龙椅了。他还有个名儿,叫同俊。 这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