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创立了“大同共和国”与孙中山齐名,为革命九死一生,一生传奇
迪丽瓦拉
2025-09-02 13:35:03
0

我们都知道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孙中山也被称为“国父”。然而,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有许多革命先辈在反帝反封建的道路上,抛头颅、洒热血,为“走向共和”而努力奋斗。

有个人可以比肩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元老人物,他创立了“大同共和国”,成为建立共和制的第一人。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说出来大家可能感觉很陌生,他在急流时选择勇退,寄情山水诗画,淡泊名利、铁骨铮铮。此人就是刘大同。

其实他本名叫刘建封,于1865年出生在山东诸城县的书香门第家庭,据说他是“宰相刘罗锅”刘墉的后代,清末时期的秀才,屡试不第,后来经人推荐才做了官。

在1894年,而立之年,入仕为官。他来到沈阳的奉天当候补知县,在担任知县期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但此时清王朝已经到了灯尽油枯的时候,旧的制度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已处在内忧外患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制造事端,企图吞并这块地方。革命志士宋教仁等为揭露日本阴谋,奔走呼吁。

1908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受命,组织力量勘测辽、吉两省界,兼长白山及三江(图们、鸭绿、松花三江)之源。可是这艰巨的任务交给谁呢?徐氏早就看中了一个人才,就是奉天候补知县刘建封,委任他为勘界副委员兼领班,率测绘生5人,队员16人,入山进行勘测。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全面性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理勘查,勘测成功,从此奠定了长白山地名普查的科学基础。

刘建封说干就干,带领一行人离开奉天,来到勘测大本营临江。一切准备就绪后,浩浩荡荡向长白山进发,途中历尽艰辛,跋山涉水,他们踏遍了长白山的山山水水,对240多个名胜古迹地进行了详细勘探,并对四周的山峰根据其形状进行命名。

在科技方法尚未使及,又那么闭塞苦寒的边境荒地,可以想见刘建封一行历尽艰险困苦的情状。他曾在途中有一次遇险,他寻循暖江源,到木石河,不幸在崖下坠马,致腹背受伤昏死过去,勘查队马上停下来在河边扎营,让他休息养伤。经过几天的休整,刘建封的伤尚未完全痊愈,就马不停蹄赶着继续上路勘探,在路上看到美丽风景时,不时就会诗兴大发:

诸君若到天地上,须把银壶灌玉浆。

坠马时,他不忘调侃自己:

白云有幸留知己,坠马河边死又生,

表现出他苦中作乐、劫后余生的喜悦之情。

他们历经4个月的勘测,回到临江大本营,初步完成了对长白山的勘探任务。一路上,他记录所见所闻,所著《长白江岗志略》,此外还写下许多寄情山水的诗歌,汇成《长白纪咏》,这些对开发长白山、三江源头维护中华祖国疆域作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由于他刘建封勘探长白山有功,在1909年,被东三省新都督力奏任为安图县知事,成为该县首届县长。

刘建封在这块已经熟悉了的处女地做了近三年的地方官。因为他响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在中国大地上破天荒地成立了“

大同共和国”,

与清军浴血战斗后撤退,为清廷以“擅离职守,久不回署”等因由撤任。而这三年中,他主政安图,所作所为,正是围绕“大同”这一中,在安图另造一个新天地。

他在这块地上,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打造他心中不同于清廷制度的“世外桃源”。

他鼓励移民垦荒,大力发展农业;筑桥铺路,开辟交通,改变闭塞落后的状态;始创森林警察,开发农业;兴工商,办邮政;办学堂,设劝学堂,大力发展教育。

刘建封才华横溢,孜孜不倦地另造一个新天地。短短两年多时间,加上早一年踏勘长白江岗、三江源的成就,使得他政绩卓著,远近闻名,“历任东督皆敬重之”。

其实早在1905年他已参加了同盟会,是一位有政治抱负,勇于实践的反封建斗士。他来安图前,已在奉天结识了宋教仁、廖仲恺、徐镜心、赵中鹄、沈微心等革命党人,他们都抱有推翻封建清王朝,实行民主革命的共同宗旨。为了实践他的大同理想,1910年,刘建封应友人晓阳道人之邀,到其主持的辽东千山道义学校宣讲革命共和的道理。听众除该校师生外,还有来自南方的革命党人。一时群情激奋,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前夜,安图县有家戏院开张,向这位刘知县求字联。他挥毫疾书道

:“鼓动起四百兆同胞,才算一台大戏;装扮出五千年故事,真成万国奇观。”

此联充满革命的火药味,成了刘建封安图起义的信号弹。

桐叶一落天下秋,

梅花一放天下春。

-刘大同

清王室已是四面楚歌,还没来得及向在边远的安图为戏院书写革命楹联的刘大同兴师问罪,10月10日武昌起义了。刘氏得悉,即刻响应,宣布安图县独立,脱离清政权,成立大同共和国,并通告中外,有曰,“问天何事生娇子,占我中原二百年”,“黑水白山数千里,原来一片是腥膻”。

诚然,这个“大同共和国”是脱离清帝国的一个地方性的政权,反对封建制而实行共和政体。它比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要早两个多月,闪烁着历史光辉,不容人们遗忘。

这时,他断然将名字改为“刘大同”,同时将他的三个孙子取名为(平民、平权、平等),以示他的家庭追求革命大同的情怀。

不过革命必然要付出流血的代价,他所创立的“大同共和国”显得与旧制度格格不入,势必会遭到敌人的镇压。

东三省新任总督赵尔巽率部前往安图进行征剿大同共和国,刚开始时,刘大同将赵尔巽的部队赶了出去,取得胜利,但后来赵尔巽不死心,搬来救兵,最终敌众我寡,刘大同安图起义失败。

尽管刘大同所创立的“大同共和国”昙花一现,但在中国民主革命史页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为后来的“共和制”提供了参考价值。

起义失败后,刘大同追随孙中山的脚步闹革命,发动第二次革命,进行“讨袁”斗争。孙中山病逝后,刘大同因看不惯蒋介石的“独裁”统治,选择退出,寄情于山水画中。虽然他远离政治中心,但还是一如既往追寻他心中的“共和”,关注时事变化,国家的发展。他发文反对老蒋的“独裁”,痛斥他屠杀革命党人,支持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拒做汉奸,体现出他的铁骨铮铮。

刘大同为民主革命、大同理想而奔走南北,历尽艰险,乃至屡濒于殆。他的遭遇颇有传奇色彩,据他的《被难自述》所统计,一生中遭“

抄家2次,引渡2次,驱逐7次,悬赏逮捕3次,监视2次,受审11次。”

1938年,他在天津严拒附敌后,日伪特务竟采取暗杀手段,子弹射中他头部,“创甚剧而卒未死”,昏睡七日。脱险后的他第一句话:

头颅虽碎依然我,心地无他敢对天。”

胸怀大同的辛亥革命家刘大同,不仅是位充满激情的诗人,而且也是位与吴昌硕、徐悲鸿交游的书画金石大家。其豪放、洒脱的艺风文风一如其人。他的诗、书、画寄情于寒梅,体现出一种高洁、真挚、自豪、坚韧的意境。

他终其一生,为民主革命、大同理想而奋斗,著名的诗人藏克家曾这样评价他:

南有孙中山,北有刘大同,与孙中山齐名。

但好在他有生之年,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心中共和理念已实现,心中无限欢喜。耄耋之年,赋诗一首:

人人盼共和,徒嗔莫奈何。今日新成立,我先击壤歌。

在1952年7月1日,这位革命元老在济南病逝,享年88岁。他跨越三个朝代,为革命九死一生,一生传奇,他的事迹不应被遗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许多年前,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日军从未侵略过福建,因为他们根本不把福建当回事。”当时,我深信不疑...
如何看懂明代龙纹瓷器真假 朱元璋登基时百废待兴,但洪武二年景德镇烧造官窑之事还是提上了议事日程,只不过当时之需仅限于祭祀用器。...
使用率最高的荣耀典藏来了,国服... 这篇文章我们来看一下40位国服诸葛亮都选择用什么皮肤,这一次统计隐藏玩家8位,有效数据32。 第一名...
原创 若... 东汉末年,汉室衰弱,中原大地四分五裂,群雄割据,纷争不断。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纷纷崛起,争夺霸权。...
原创 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传来一声枪响,标志着日本正式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这一消息让全国上下义愤...
南非正发生白人灭绝?特朗普与南... 来源:视觉中国 时隔3个月,白宫再次出现领导人争吵的戏剧性画面。 美东时间5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
原创 关... 夜幕低垂,蜀汉边疆沉寂无声,偶尔传来马蹄踏地的声音,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在这片烽火连天的乱世,英雄纷纷...
原创 西... 1936年12月12日,为了促使蒋介石停止内战、实现全民族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对蒋介石发动了兵谏...
原创 新... 有些女子天生适合生活在战场上,她们可以化身为娇美的花朵,亦可以化身为坚韧的铁拳与锋利的武器。无论是哪...
从“愿景”到“实景”!鄂托克前... 初夏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金灿灿的柠条花已盛开绽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场关于乡村共富的生...
原创 中... 中唐故事:宁有庙堂新嗣统,遨游终日乐盘桓 唐穆宗务为奢侈,尤好嬉游,即位未几,御丹凤门宣诏大赦,召...
原创 耿... 耿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副部长,今天要讲述的是他年轻时的一件趣事。当时,他去太原探望老首长徐向...
雍正王朝中:河南的巡抚田文镜,... 导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中央集权、皇权向中央延伸、乃至皇权对地方各级政府官员的控...
原创 八... 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战败,退隐江湖,其部队被蒋介石收编。收编后的部队中,有一支被改编为26...
原创 苏...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一次不可避免的冲突,几乎将整个世界拖入无尽的深渊。根据不完全统计,...
原创 宋... 1993年,纽约的寒冬让86岁的宋希濂在病榻上感受到刺骨的寒意,窗外飞舞的风雪勾起了他五十年前在怒江...
原创 陈... 有一次,陈再道特意去找杨得志,向他求证一件事。杨得志听后直接回答:“这是真的。”陈再道听完后,心里久...
原创 彭... 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之前,甚至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没人能预料到会发生什么。连毛主席和彭老总自己都...
原创 清... 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战争始终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动荡与变革。从冷兵器的刀枪剑戟,到如今的热兵器、现代...
原创 东... 1948年3月,随着东北部队成立了5纵、11纵和12纵,野战纵队的数量已经增至12支。此时,各纵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