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陈再道特意去找杨得志,向他求证一件事。杨得志听后直接回答:“这是真的。”陈再道听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万千,他说:“这件事很不正常,也很不健康。”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两位开国上将到底谈论了什么?
陈再道出生在湖北麻城,是红四方面军的代表性战将,曾担任红四军军长。而杨得志则是湖南醴陵人,是中央红军的重要人物,曾担任红二师师长。从军职来看,陈再道的军职似乎更高一些。随着八路军的成立,陈再道在386旅担任副旅长,而杨得志则在115师担任团长。可以说,陈再道略微占优,但很快杨得志追了上来,先后担任344旅副旅长和代旅长。
抗日战争后期,陈再道担任冀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则在冀鲁豫军区担任司令员。解放战争爆发后,他们分别在刘邓大军序列中,杨得志是第一纵队司令员,陈再道则是第二纵队司令员,互有优势,彼此并驾齐驱。
到了1949年,杨得志被任命为华北军区第十九兵团司令员,而陈再道则离开了主力部队,担任河南军区司令员。此时,杨得志超越了陈再道。之后,杨得志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曾担任志愿军司令员,而陈再道则一直留在国内,未参与此战役。
1955年,两人都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第一批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人,陈再道接管了武汉军区,杨得志则成为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的军旅生涯发展相对顺利,一直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直到1980年进京担任总参谋长。而陈再道则经历了一些波折。1977年,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大将打电话给陈再道,要求他去一趟。
原来,军委准备任命陈再道担任铁道兵司令员。当时,陈再道已经接近七十岁,年事已高,但他依旧抱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在这个岗位上依旧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几年。
1982年新年过后,铁道兵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有传言说铁道兵可能要脱掉军装,还说铁道兵要和其他兵种合并等。然而,这些话都是道听途说。陈再道在会上安慰大家:“不要相信谣言,不要以讹传讹。如果军委真的要做出变动,一定会提前通知我们。”尽管如此,这些议论依然让陈再道心中充满疑惑。
第二天,陈再道去找杨得志,正好杨得志在送一位客人走,于是两人一同走进了杨得志的办公室。两位性格直率的老将没有绕弯子,陈再道直截了当地问道:“大家都在传铁道兵要脱军装和军队脱钩,这是真的吗?”杨得志沉默片刻,点了点头,说:“是的。”接着,杨得志简要地解释了军委的考虑和决议,没想到这些传言竟然是真的。
听完杨得志的解释,陈再道心中震动不已。铁道兵集体脱军装,转业成民用系统,这是关乎二十多万人的重大决定。而更让陈再道感到不安的是,这么重要的决定,居然不是他这个一把手最先得知,甚至连小道消息都比他掌握的情况还要准确。他叹息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竟然无密可保,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导致工作处于被动局面。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消息,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够随便编造的。”
陈再道认为,这种现象非常不正常,也不健康。回到铁道兵之后,他面临着是否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告知大家的问题。虽然没有正式的上级通知,但他决定开诚布公地说一些话。他对大家说道:“有些事情我不能完全讲清楚,因为没有正式通知,但我知道一些情况。”这些话虽然没有透露全部真相,但已经足以让与会者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1982年,铁道兵正式转业,并并入铁道部,成为历史上的一部分,铁道兵这一庞大的兵种也就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