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随着东北部队成立了5纵、11纵和12纵,野战纵队的数量已经增至12支。此时,各纵队的军事主官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动。
在1952年对这些纵队主官进行评级,并于1955年为他们授衔时,各位的职级和军衔有所不同。以1纵为例,司令员李天佑于1949年被提拔为兵团副司令员,1952年被评为副兵团级,1955年则被授予上将军衔;政委梁必业则在1949年担任了38军政委,1952年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荣升中将。
2纵司令刘震,1949年提拔为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1952年评为副兵团级,1955年则被授予上将;政委吴法宪在1949年担任了兵团副政委,1952年评为副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中将。3纵司令韩先楚同样在1949年升为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1952年被评为副兵团级,1955年晋升为上将;政委罗舜初则担任了40军政委,1952年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中将。
4纵司令吴克华,在1949年担任41军军长,1952年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晋升为中将;政委莫文骅也在1949年被提拔为兵团政委,1952年被评为副兵团级,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5纵的司令员万毅,1949年担任特种兵纵队司令,1952年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授予中将;政委刘兴元则在1949年担任了42军政委,1952年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晋升为中将。
6纵司令洪学智,1949年提拔为兵团副司令员,1952年被评为副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上将;政委赖传珠在1949年被提拔为兵团政委,1952年评为正兵团级,1955年也被授予上将。7纵司令邓华,1949年升任兵团司令员,1952年评为正兵团级,1955年晋升为上将;政委吴富善则在1949年担任了44军政委,1952年评为正军级,1955年晋升为中将。
8纵司令黄永胜,1949年升为兵团副司令员,1952年评为正兵团级,1955年晋升为上将;政委邱会作则在1949年担任了45军政委,1954年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晋升为中将。9纵司令詹才芳,1949年担任46军政委,1952年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晋升为中将;政委李中权也在1949年担任了46军政委,1952年评为副军级,1955年获得少将。
10纵司令梁兴初,1949年调任38军军长,1952年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晋升为中将;政委周赤萍在1949年担任了47军政委,1952年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晋升为中将。11纵的司令员贺晋年,1949年被提拔为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1952年被评为副兵团级,1955年授予少将;政委周仁麟则在1949年担任了48军政委,1952年被评为正军级,1955年晋升为中将。
12纵司令钟伟,1949年担任49军军长,1952年被评为正军级,1955年授予少将;政委袁升平则在1949年担任了49军政委,1952年被评为正军级,1955年晋升为中将。
通过这20位军事主官的职级变动可以看出,纵队司令员和政委的职级跨度较大,从正兵团级的上将到副兵团级的上将,以及较多的准兵团级中将,当然还有正军级的中将。其中,19位主官的职级均在正军级以上,唯独李中权是副军级。
李中权的履历也让人印象深刻,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的老资格干部,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参军,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多个战役中担任政工职务。他的经历与职务要求符合中将标准,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早在1947年就担任了纵队政委。然而,他的职务晋升并未顺利,1949年他被调任正军职务,但却在后期受到“三反”运动的牵连,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影响,导致他被降级为副军级。这类情况并非个例,三野的王集成、张震东等也都因此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