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与洪秀全的矛盾,并不是一句“惹恼”就可以轻描淡写的带过的,洪杨之间的矛盾是太平天国的顶级权力斗争,是一场夺权与反夺权力量的斗争。
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之前,已经成为太平天国事实上的君主。太平天国的江山可以说是杨秀清打下来的,天京事变前,太平军打垮江南大营,杨秀清的权力与声望都达到了顶峰,总揽军政。更重要的是,杨秀清长期可以用“天父附身”的鬼把戏来命令洪秀全,出于维护拜上帝教的神秘性的考虑,洪秀全还每次都要听从,所以杨秀清当时集军权,政权,教权与一身,是太平天国名义上的二号人物,实际上的一号人物。
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就想再走一步了。
杨秀清也一样,虽然权力到手了,可名分还没到手,这个“万岁”,一定要当!
有人可能不明白了,你杨秀清已经权力在手了,何必还要当这个万岁呢?这就是百姓的幼稚,只要杨秀清一天没当上这个万岁,他就永远是臣,就永远要给别人磕头。所以虽然万岁只是个虚名,但杨秀清一定要争。
可惜,争的不是时候。
杨秀清虽然权力很大,却还没大到足以牢牢掌控局面的程度。一般来讲,历朝历代的篡权者都是在皇帝毫无抵抗能力的情况下篡权的,比如西汉的王莽,北周的杨坚,后周的赵匡胤,所篡的都是连话都说不明白的小皇帝的权。或者像曹丕篡汉位,因为汉献帝早就是多年的傀儡。而洪秀全明显两者都不是,虽然今人对洪秀全非议颇多,但洪秀全还可以称之为一个能力超凡之人,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杨秀清的傀儡,只是深居简出将权力让给了杨秀清而已。
在太平天国内部,杨秀清也只不过是诸王势力中最大的一拨,其他的王爷里,翼王石达开实力雄厚,文韬武略皆备,且与杨秀清关系紧张。北王韦昌辉对杨秀清阳奉阴违,表面恭敬内心里恨透了杨秀清。杨秀清在太平天国内部,远没有摆平局面。
更何况在外部还有着清朝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普通政权,内讧争权都是在江山坐稳以后,像太平天国内部这样,江山还没打出个模样就开始内斗的政权,的确少见。
所以杨秀清失败了,他被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洪秀全轻易的联合了北王给杀掉了。说到底杨秀清就是心太急了,没能耐住性子,如果杨秀清等待将天国诸势力摆平之后再动手的话,也许今天的太平天国历史,就完全是另一个写法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