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商业传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传奇。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荣氏家族,“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可是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式,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壮大至今的那?我想这是很多人关注的地方。
荣氏家族的发家史
荣氏家族祖籍在今山东汶上,荣氏家族祖上也曾出过达官显贵,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代代人的繁衍,到了荣毅仁的爷爷荣锡畴这一辈,家道中落,为了生计,荣锡畴开始在上海附近借助船等运输工具做一些小生意,这些早期的商业活动,为荣氏家族后来祖辈经商奠定了基础。
第一代荣氏家族见证了整个新中国最初的发展历史,从军阀混战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再到新中国成立早期,改革开放。
荣氏家族事实上在清朝末年就早已赫赫有名大富大贵了,这一家族式垄断了当时的民族产业中的面粉和纺织业,但荣氏家族完全是白手起家的。
没有显赫的家庭情况,没有雄厚的资本积累,14岁时一件行李来到上海,却创办了茂新、福兴、申新面粉和纺织两大工业系统共21家企业,成为旧中国办企业做多的一个人,赢得过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称号。这个人,就是荣氏家族发迹的一个重要人物——荣宗敬。
我们常常把荣氏家族的荣氏兄弟挂在嘴边,而不把荣氏兄弟拆开来说,这就表明荣氏家族的兴盛离不开兄弟俩的齐心协力。古语有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毫无疑问,作为哥哥的荣宗敬,是个很强大的人物。可是荣德生作为荣宗敬的亲弟,并没有眼红哥哥的成功,却是辅助哥哥联合来管理家业,将家族事业传下去。在家族遇上危机的时候,更是彰显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1929年经济衰退爆发的时候,银行不肯借贷给荣宗敬,是荣德生用自己的有价证券辅助哥哥渡过难关。兄弟俩,一个“一分钱做十分事”勇于开拓,一个“一分钱做一分事”稳扎稳打,在性格上完美配合,在事业上相辅相成。
1952年,荣德生的儿子荣毅仁继承了父亲的家业,他继续发展家族式的产业,资本得以继续累积,除了在商业上狠下功夫,荣毅仁还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将建立的中信集团上交给国家,同时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继承了中信集团相关业务,并且在内地运行良好。
首富家族式身上的优秀品质
传承百年的荣氏家族之所以屹立不倒,蒸蒸日上,力压李嘉诚,从各个方面我们都能看出来,他们低调不张扬,虽然祖孙三代都是国家首富,可是他们不骄不躁,一心经营产业,为国家为人们做贡献。
从荣宗敬的勇于开拓进取,敢于冒险创新,到荣德生得格外注重资本的独立性,简单质朴。
再到如今的荣智健踏踏实实,与祖国共发展。无一不是在和我们展示这个家族式身上的独特的魅力。
小结
荣氏家族百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成为首富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都是需要经过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经过岁月的沉淀。一次次的风雨、困难都没能把这个家族式打倒,反而他们迎难而上,破釜沉舟,成就一个个传奇。他们传递给世人的是一个家族式一群人成长传承延续的历史经验,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荣氏百年》
更多精彩:
他是梁山最神秘高手,第一个看破宋江人品,脱离梁山后结局最好
朱元璋为何严禁养子沐英姓朱,270年后,人们才发现他的高明远识
三国最倒霉姓名,刚要封侯拜相却死于非命,1600年后悲剧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