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的好多年,也就是218年那会儿,刘备让张飞、马超还有吴兰三个人带兵去了武都,他们在下辨那个地方安营扎寨。
曹操吓了一大跳,赶紧让曹洪、曹真还有曹休带着军队去迎战。
曹洪因为辈分高、经验丰富、职位也高,所以他就是领军的主心骨。
但是,曹操把全部的期望都放在了年轻的曹休那儿!
曹洪因为经验丰富,资历老到,所以当然是主将的不二人选。但曹操心里头,其实更看重那个年轻一辈的曹休(曹洪和曹操是同族兄弟,曹休则是曹操同族的侄子)。
出发打仗前,曹操握着曹休的手,跟他说:“你虽然现在只是个参军的小角色,但咱们这支队伍,真正的领头人其实是你!”
曹洪一听到这个命令,二话不说,直接就把军队里的大小事务全丢给了曹休,他自己呢,就成了个啥也不管的“清闲大将军”。
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张飞和马超早就是大名鼎鼎,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老将了。
张飞早就是大家口中的“勇猛无比”之人。大概在三年前,他们在宕渠那一带,张飞带着队伍狠狠地把“五子良将”里的张郃给打败了。
马超这家伙,以前直接跟曹操干过架,他在西凉那一带,名声可响了。把曹操都给吓得不行,直呼“马超这小子要是不死,我将来死了都没地方埋啊”。
要是曹操派夏侯惇、曹仁、张辽、于禁这些大将过来,或许能跟张飞、马超他们打个平手,实力相当。
曹休?这是哪位啊!
不过,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就是曹休这家伙,他真的带领曹军,把张飞和马超给打败了。
张飞那可是能狠狠收拾张郃的猛将,马超也让曹操头疼不已,他俩咋可能比不上曹休呢?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
【刘备的计划】
2018年前的好多年,刘备安排张飞、马超和吴兰他们去驻守下辨那个地方,还进了武都地界。
其实,刘备这次行动的真正目的并非武都,而是想要拿下汉中。
去年,也就是217年的时候,刘备听了法正的点子,打定主意要把汉中这块地方给拿下。
法正说的挺对,曹操打下了汉中以后,他没接着去打西川,而是让夏侯渊和张郃守在那儿。这可不是因为他没实力或者不够聪明,主要是因为他“家里有点事儿”,顾不上。所以,刘备就瞅准了这个机会,靠着自己在局部上的优势,把汉中给抢到手了。
说起来,在局部战斗上,刘备的军队在对抗夏侯渊和张郃带领的汉中曹军时,是占了点上风的。
总的来看,曹操的势力比刘备那可是强太多了!
因此,刘备攻打汉中时,头一件大事就是要“封锁通道”,不让曹操的救兵踏进汉中地界。
汉中这地方,四周的地势挺特别。往西看,秦岭那边就几条小路,不仅窄还特别陡。相比之下,东边的武都道就宽敞好走多了。
好多年前,曹操去打张鲁的时候,他就是走的这条路进的汉中。又过了几年,诸葛亮要往北打,也是首选了这个方向。
所以,说白了,要想“封锁两路”,重点就是得拦住曹军,别让他们从武都那边进进出出汉中!
因此,张飞和马超跑到武都那儿,目的可不是直接抢下武都,更不是打算在武都那块平地上跟曹军拼个你死我活。他们主要是为了堵住曹军进出武都的路,好让汉中那边的战场能“切断联系”、“关门捉贼”。
【下辨,最优目标】
下辨这个地方,简直就是实施那个计划的最佳地点,说不定还能让这个计划更上一层楼,变得更为厉害。
1、这个地方是非去不可的。
要是从武都那边过来,不管走哪条路到汉中,下辨这个地方是肯定得经过的。要是把下辨守住了,那封锁的任务就算是圆满完成了。
这个地方,那可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那时候,曹操和刘备要想进武都,都挺费劲儿的,路都不好走。
因此,要在武都这个地方打仗,最重要的不是兵力多少,而是粮食供应得足不足。
下辨那边,在当时是武都这一带农业搞得挺不错的地儿。
一年前,也就是公元216年的时候,夏侯渊出兵攻打武都一带的氐族和羌族人,并且打下了下辨这个地方。在那次战斗中,他们收获了大量的氐族人的粮食,加起来有十多万斛呢。
因此,要是咱们能拿下下辨这个地方,那么在跟武都那边较劲的时候,就能在经济上占上风,有了长期比拼的底气。
3、说说军队扩大的那些事儿。这个地方啊,就是专门用来扩充军队的。简单来说,就是想让军队变得更大、更强,所以选了个合适的地方来进行这项工作。就是增加人手,提升战斗力,让军队更有力量,能更好地保护大家。
关键的是,住在周边的武都氐族人,跟马超那是铁哥们儿,而对曹操则是恨得咬牙切齿。
马超在那一带有很高的声望,深受羌族和氐族人的尊敬。早年间,马超从张鲁那里离开后,他先是跑到武都的氐族人那里躲了一阵子,之后才决定去投奔刘备。
三年前,老曹去打张鲁那会儿,武都那边的氐族人把路给堵了。结果呢,曹军还是把氐族人给打败了,而且动手狠了点儿,杀了不少人。就因为这事儿,两边算是结下了大仇。
不出所料,马超在攻打下辨那会儿,雷定的七个部落,加起来一万多人,都跟着马超,站到了刘备那边。
要是刘备的军队能在下辨站稳脚跟,并且有时间去号召大家,那他们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氐羌族人加入进来。
很明显,要是刘备的军队在下辨那块地方稳稳当当待上一段时间,扎下根来,那他们不光能卡住曹军给汉中送补给的关键路线,还能捞到不少物资和兵员,给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打完汉中之战后,曹操就说了,他心里头最怕的就是武都那边的氐族人跟着刘备一起,来打关中。所以,曹操自己出手,把武都的氐族人给迁走了。
要是刘备那会儿在下辨站稳了脚跟,那曹操就不可能再把武都的氐族人迁走了。这样一来,曹操最怕的事儿,说不定就真的会发生!
所以,刘备让张飞和马超带着军队去下辨驻扎,算是他发动汉中之战的第一招,这招真的挺厉害!
【曹操的反应速度,使形势逆转】
刘备这招棋的另一个巧妙点在于:它挺隐秘的,不容易被人看透。
首先,咱得说说,曹操他地盘大,整个北方都是他的。跟合肥、襄阳、汉中这些地方比起来,下辨对曹操来说,真的不算啥显眼的地界儿。
另外,那时候,下辨这块地方是归驻守在汉中的征西大将军夏侯渊管的。
因此,刘备在这儿部署军队,能够比较隐蔽,不容易早早地就被曹操给盯上。
再说了,就像法正猜的那样,现在的曹操,真的是“家里事儿一堆”,武都那边又远,就算曹操注意到了,想立马发兵来打,按常理来说,也不可能那么快就到!
所以,只要曹操稍微慢点做决定,张飞和马超的兵马就能顺利集合,再加上得到附近武都氐人的帮忙,刘备的军队就能在下辨站稳脚跟,这样一来,他们就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不过,曹操那反应,简直快得惊人!
后来刘备去攻打汉中时,曹操老是磨蹭,迟迟不肯动手。但轮到张飞驻扎到下辨时,曹操却立马有了动静,反应快得很!
再说曹操,他行动起来那叫一个迅速,而且手段相当果断!
曹操让曹洪、曹真还有曹休带着大军来打仗了!
曹真和曹休,他们俩都是领导虎豹骑的大将。虎豹骑啊,那可是曹军里最厉害中的厉害角色,都是从各部队百里挑一选出来的勇士。以前,虎豹骑主要是负责保卫曹操的安全,或者去完成那些特别重要的军事任务,比如去白狼山跟乌桓打仗,还有在长坂坡追赶刘备。
曹操派出了他最精锐的虎豹骑去执行任务,这意味着,下辨这块地方,曹操是志在必得,把它当成了首要攻打的目标!
曹军到底有多少人,我们不太清楚,但他们行动起来可真是快得很,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赶到了武都那边的前线了!
现在这时候,刘备的部队在下辨那边还没能站稳脚跟呢!
张飞和马超的兵马还没在下辨完全到齐呢,马超那边虽然拉拢了雷定七部一万多人跟着一起干,但还没顾上继续鼓动羌氐部落加入。
可以说,曹操那边反应超快,曹军立马就动了起来。反观刘备的军队,本来是想抢个先手的,结果还没整备好呢,局势一下子就翻了个个儿!
【张飞的企图】
一听曹军快来了,刘备马上吩咐:让张飞带着军队去固山那边扎营!
刘备和张飞这么做,其实背后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的。
首先,要是张飞和马超这时候在下辨就跟曹军干架,那他们肯定赢不了!
下辨这个地方,它坐落在成微盆地里头,对于骑兵打仗来说特别合适。
张飞带领的队伍,原本驻扎在阆中那块地方,他们主要是擅长在山地打仗的战士。马超那边呢,其实一开始手头没啥兵马,主要就是刚拉拢过来的武都一带的氐族人,这些人还没怎么训练过,战斗力还不太行。
而对面那曹军,手里头握着的,可是整个天下数一数二的厉害骑兵部队,就是那虎豹骑。
所以,要是派张飞到下辨去跟敌人硬碰硬,那肯定是赢不了的!
张飞把队伍带到了固山,打算利用那里的山地地形,想法子让曹军也钻到这山里头来打仗。要是真打不过,他们也灵活得很,要么就继续堵着沮道不让曹军过,要么就直接撤回自己的地盘。这样一来,不管是进是退,他们都有余地,最起码能保证自己的队伍不散架。
另外,说实话,张飞他还真有可能把曹军给“引”到固山那边去。
固山这个地方,它现在位于成县的北边,还有下辨的东北边。虽然曹军攻打下辨的时候,不一定会直接经过这里,但固山却在他们进军路线的旁边。
要是曹军不搭理张飞,直接去打下辨,那他们后面很可能就被张飞给拦腰截断了,到时候就前后都有敌人了,处境可就危险了。
要是曹军先去打张飞,张飞就会守着山头跟他们斗智斗勇。这样一来,曹军的骑兵就施展不开了,同时,还能给下辨那边争取到不少准备和集合的时间!
因此,张飞守在固山那儿,扯着嗓子喊话说他打算抄曹军的后路,就是想靠着自己的大名头,让曹军心里更发慌,好让曹军先动手打固山,给下辨那边多争取点时间。
【曹休的明辨】
张飞的手下安排,那真是挺让人胆战心惊的。
说起来,三年前那会儿,张飞可是把张郃的后路给抄了,害得张郃手下兵马全军覆没。张郃呢,没办法,只能带着几个亲信,扔下马匹,翻山越岭地逃走了!
曹洪、曹休、曹真,你们觉得要是跟那个被称为“国家的大将”张郃比起来,自己会怎么样?有没有胆子较量一下?
所以,曹洪他们几个真的拿不定主意了,纠结着要不要继续前进,还有应该先攻打哪个地方,心里都挺犯嘀咕的!
但是,曹休这个小伙子挺机灵,他一下子就抓到了事情的重点:要是张飞真打算抄我们的后路,偷袭我们的粮食,那他应该偷偷摸摸的,暗中埋伏起来才对!可他现在这么大吵大闹的,好像生怕我们不知道似的,这摆明了是在装腔作势嘛!说白了,他就是“没本事还硬要显摆”呗!
现在,刘备的军队在下辨那边还没集合好呢,咱们得赶紧抓住这个机会,马上打过去!只要能攻下下辨,张飞他肯定就得撤了!
别管张飞那边,咱们直接攻打下辨就好!
接着,曹操的军队马上就开始攻打,他们在下辨这个地方跟吴兰打了一仗,结果把吴兰给打败了,成功占领了下辨!
结果,张飞和马超没办法,只能先撤了!
【张飞、马超继续封锁沮道,完成最低任务】
但是话说回来,张飞和马超还是把他们的主要工作给干好了,那就是守住沮道这条路。
三月那会儿,刘备手下的两员大将,张飞和马超,去了汉中那边执行任务。——这事记录在《三国志》讲曹操的部分里。
据说,历史上张飞和马超他俩没回原来的地方,而是去了汉中那边。
说起来,要去汉中,武都道那条路非得经过阳平关不可。在整个汉中之战那会儿,阳平关始终被曹军牢牢控制着。一直到曹操从汉中撤退,他们才放弃了阳平关这个地方。
因此,张飞和马超去了汉中,但他们没直接参与到汉中的大战里,而是选择守在沮道那边,拦住外面的曹军,不让他们从这条路进汉中。
说真的,这一步棋走得真好,给刘备拿下汉中那场大战带来了大好机会!
之前咱们讲过,从武都道去汉中,是那时候曹军最好的一条路,也是曹操上次攻打汉中时走的那条路。
张飞和马超把沮道堵得严严实实的,所以曹操虽然早早就到了长安,却一直没法带着大军杀进汉中。没办法,曹操最后只好换了条路,走了褒斜道进去。
褒斜道这一路上,很多都是木头搭的高高悬空的栈道,位置险峻,很容易被偷袭,比如刘备就可能在那埋伏。所以曹操得先让一部分军队守住那些危险的地方,等安排妥当后,他才带着大军往汉中进发。
另外,因为运粮太难,曹操的大部队进了汉中后,没法待太久。就这么耗了俩月,最后没办法,只能从汉中撤走了。
所以,尽管张飞和马超没能在下辨那块地方占到便宜,但他们还是把“阻隔两边联系”的任务给完成了,算是达到了这次出兵的主要目的。
【高手对决下的平手】
前面说了这么多,这次咱们来总结一下曹休和马超、张飞之间的较量结果吧。
这次比赛啊,两边打了个不相上下,谁也没赢,就算是平局了。
下辨那场战斗,说起来是在武都打的,但其实它是汉中之战里头的一个小环节。
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俩都盯上了汉中这块地方。
对于刘备来说,要是拿不下汉中,那去争武都也没啥大意思,就算抢到手了,也很难守得住。
对于曹操而言,要是汉中这块地方保不住,那光守着武都也没啥大用。其实呢,汉中之战结束后,曹操自己心里头对武都也有点儿不想管了的味道。
因此,张飞和马超被安排到下辨驻守,并在武都发动军事行动,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汉中战场“内外无法联系”。
尽管吴兰在下辨吃了败仗,但张飞和马超的实力并没受太大影响,他们还是留住了大部分兵力。而且,他们也成功地把曹军挡在了进入汉中的关键路上,完成了这次大战的主要目标。
张飞和马超他们,既保住了自己的人马,又成功完成了主要的战斗任务,所以他们肯定不是输家。
对于曹操而言,调虎豹骑前来,目的肯定不单是为了下辨那一小块地方,主要是为了给进军汉中的最佳路线清道。
很明显,曹操虽说在下辨打了胜仗,但他想要打通进入汉中的那条路的目标并没有达成,所以这胜利真说不上来。
但是,咱们攻下了下辨,还干掉了吴兰,这让马超想和当地的羌氐联手的计划泡了汤,确实给刘备来了个不小的打击。这一仗,从战略上看,也是挺重要的。
说实在的,要是没攻下下辨,让马超和羌氐那边联手了,那可就麻烦了。马超在羌氐那边威望高,他要是跟羌氐结盟,刘备在西北的势力可就壮大不少。这样一来,他说不定又能打进凉州,或者就像曹操后来担心的那样,刘备拉上武都的氐人一块儿打关中,那可就真成事儿了。
所以,这场战斗吧,两边都达成了一些挺重要的战术目标,但谁也没能完全实现自己想要的所有战术安排。
总的来说,这次比赛两边打了个平手,谁也没占便宜。
曹操迅速做出的安排,是让曹军能够反败为胜的重点所在。
这场仗,曹操表现出来的那种对局势的超前判断,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刘备原本打算的是要抢在前面,拿下下辨这个地方,然后以下辨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他打算用下辨来卡住武都通往汉中的路,不让别人轻易过去,同时还想跟当地的羌族和氐族搞好关系,拉他们入伙。
下辨这个地方,离刘备的地盘挺近,但离曹操那边就远了些。刘备又先动手,本来是有大好机会达成目标的。再说了,刘备在处理这事儿上,也没啥做得不对的地方。
不过,曹操一看情况不妙,里头压力山大,他立马就动了起来。为了赶时间,他二话不说,直接派出了自己的精锐部队“虎豹骑”,马不停蹄地往前冲,很快就靠近了目标。
这么说吧,等曹军长途跋涉到达战场后,刘备的军队在下辨那边还没聚齐呢,这样一来,曹军就扭转了整个局面。
刘备脑子灵光,这让他的军队在打仗时能攻能守,十分灵活,不再被人牵着鼻子走。
听说曹军快要打过来了,刘备马上吩咐张飞,让他从下辨搬到固山去驻守。
现在这个情况,要是刘备的军队还一直呆在下辨,跟曹军的骑兵在武都那块大平地上硬碰硬,那肯定是吃大亏的。
把张飞调到固山,这是刘备出的一个好主意(可能也是法正给他出的点子)。
固山这个地方,就在曹军攻打上辨的旁边。
张飞守在这儿,能拦住曹军前进的路,从侧面和后面给他们制造麻烦,还有机会偷袭他们的粮草补给线。
张飞手头兵力不够多,所以只能装装样子当疑兵,要不他其实有能力偷袭曹军的后方。你看,张飞之前在阆中的时候,手里有一万多精兵呢,但现在连偷袭曹军的粮道都做不到,这显然是因为他的部队还没完全集合起来。
要是曹军上了张飞的当,先去攻打固山,那张飞就能靠着山里的险路拖住曹军,给下辨那边争取时间集结兵力,把防守准备得更加周全。
要是曹军没上当,没被张飞那套装腔作势给唬住,先攻下了辨这个地方,那张飞就能带着他的主力部队灵活行动了。这样一来,他就能避免在盆地里跟曹军的骑兵硬碰硬,那种情况对他可不利。到时候,张飞就能进退都有余地,不被动了。
这样一来,张飞就不再被战略上的困境给牵着鼻子走了。
曹休这人眼光独到,又特别有自信,结果把张飞原本打算得好好的事情给搅黄了。
曹休头脑清醒,一眼就看穿了张飞的打算,他没管张飞那边,直接带着兵马去攻打下辨,结果还真打赢了。
结果是这样的,张飞想用疑兵之计拖住曹军的打算没能成功,下辨这个地方被曹军占领了,刘备原本打算在下辨发展的计划也就泡汤了。同时,马超想要联合和动员附近的羌氐部落的行动,也只能先暂停了。
能看出张飞是在故意吓唬人是种能力,但曹休更厉害的是,他敢于“豁出去”,不把张飞这位大名鼎鼎的将领放在眼里,直接往前冲,这更显示了他的勇气和自信!
张飞的毅力非常强,所以他们最终达成了基本的战斗目标。
后来,张飞和马超去了汉中那边,继续拦住曹军,不让他们从武都那边进入汉中。
这事儿表面瞧着挺简单,可真动手做起来那可不容易!
下辨这个地方丢了,阳平关还没打下来,这样一来,张飞和马超在后面就得不到支援的物资了。
他们活动的那块地方,虽然挺适合打阻击战的,但周围大都是山谷,要想在当地找到粮食这些必需品,真的挺不容易的。
在这种时候,张飞和马超还是硬挺着把沮道给堵住了,他们俩表现出的那股子顽强劲儿,真是太让人吃惊了!
总的来说,这次对决,两边算是势均力敌,谁也没占到便宜。
但是,曹操的眼光独到,曹休的判断果敢,还有张飞的顽强,都表现得非常到位。
说到打仗这事儿,赢还是输,那才是最关键的。
说起历史来,那些对错啊、成功失败啊,到最后都像是一场空,就像眼前的云烟,一下子就没了。
历史人物流露出来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那才叫一个绝,真的特别有看头,也特别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