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毛泽东的见识高人一等?
迪丽瓦拉
2025-09-04 16:34:41
0

毛泽东的见识为何高人一等?1938年,八路军成功打破了日军的围攻,建立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以及晋西南四大抗日根据地,巩固了以山西为核心的华北抗战局面。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迅速溃败,撤离了战场,中国的抗战形势急转直下,华北抗战的重担转而落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肩上。

在这一变局中,日军将作战中心转移至南方,导致华北的后方出现了相对空虚的局面。毛泽东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意识到这一战略空隙,并果断调整部署。他提出了“从华北山区转向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决策,这一决定正体现了毛泽东超凡的战略眼光。

尽管这一决策具有前瞻性,但却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与不解。毕竟,从红军时期起,游击战术主要是在山区实施,大家都习惯了依靠山地的地理优势来展开游击行动。许多人对于在平原地区进行游击战感到不安,缺乏足够的经验和信心。那么,毛泽东为何敢于作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呢?

首先,沦陷区的百姓在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屠杀后,急需一支力量来保卫家园,抵抗侵略。八路军从山区走向平原,符合抗战的总体发展趋势;其次,山区游击战争受限于资源和人力,尽管平原地区地形不如山区有利,但平原的地域广阔、人口稠密、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也优越。只要能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游击战争同样可以在平原取得成功,建立稳固的抗日根据地。

当时,毛泽东对于这一决策虽然有远见,但仍然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其正确性。直到1937年到1938年间,冀中、冀东及山东等地的抗战经验为毛泽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随即在1938年4月21日,他以中央名义指示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等人,决定将游击战线扩展到河北和山东的平原地区。第二天,八路军总部便依据毛泽东的指示,指令129师和115师344旅从太行山区向冀南、豫北平原地区推进。

不久,宋时轮和邓华两个支队组成的八路军第4纵队也开始向冀东、热南、察东北地区挺进,积极创建抗日根据地。就这样,八路军的游击战争迅速在华北平原扩展。

与此同时,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日军占领徐州后,进攻武汉的步伐可能会加快,他迅速调整战略,给予新四军新的任务指示。新四军是由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游击队重组成的,叶挺出任军长,项英为副军长。毛泽东早在1938年2月就已对项英、陈毅等人下达指示,要求新四军集中力量,在苏浙皖边区域开展游击战争,争取建立抗日根据地。

当时,新四军面临许多困难,包括在敌后活动的困难与缺乏充分经验的问题,尤其是项英对毛泽东的战略方向有所顾虑,但毛泽东并未放弃,继续通过电报和指示进行劝导。5月中旬,中央再次发布指示,要求新四军抓住敌后空虚的有利时机,深入敌后组织群众,扩大抗日影响。毛泽东明确指出新四军的行动方针,并指导其战术部署。

很快,新四军在经过整训后,进入了华中敌后,粟裕率领的先遣支队于4月下旬进入苏南,并在6月中旬取得了第一次伏击日军的胜利,这为江南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鼓舞。到年底,茅山一带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已初步建立,新四军的威名也在长江南北迅速传播。

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战局发生变化。日军接下来的行动方向,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毛泽东作为最高军事统帅,若判断失误,可能错失战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然而,在这复杂严峻的时刻,毛泽东冷静分析,准确预判日军会集中力量攻打武汉、广州,转攻华北则会是后期的事。因此,他断定,“当前依然是华北开展游击战争的有利时机”,并同意了朱德和彭德怀的提议,派遣李井泉开创大青山根据地。

此时,毛泽东展示了他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接下来的局势如他所料,日军果真加大了对武汉的进攻力度,华北的战场相对空虚。毛泽东果断命令八路军迅速向河北、山东的平原地区扩展,并成功开辟了新的抗日根据地。年底,八路军和新四军合力与日军交战1600多次,歼敌近55,000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毛泽东的远见与决策,直接促成了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建设,并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始终没有放松对军事理论的研究与思考,1938年5月,他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全面总结并深化了抗日游击战争的理论,使全党全军的战略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切成果,正是毛泽东凭借其卓越见识所引领的历史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此诗来自于吴筠的《舟中夜行》。 历史上有许多忠臣报效王朝的故事,他们为了...
原创 清... 《秋闺》中,明代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通过诗句“小庭如水月明秋,天远窗虚人自愁”,生动地描绘了闺中女子...
原创 岳...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开头的这段诗句,带着一股年轻人的血气与豪情...
原创 欧... 屈辱的和平 1918年11月11日,世界大战停战,战胜国代表聚集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商讨后续事宜。德方...
原创 清...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清初有名的贤后孝庄文皇后因病在慈宁宫去世,令人惊奇的是她死后37年,康熙都没有将...
原创 中...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超级大国的前提条件 启迪 治大国,如烹小鲜 秦始皇没解决好的问题,被汉武帝解决了...
原创 商... 秦人的祖先非子因替周王室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当时的秦地只是陇右地区的一个小城。 秦人在和戎族人的斗...
原创 历... 在我国古代,皇帝通常使用庙号和谥号来称呼,唐朝之前,大家习惯用谥号,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
原创 “... 提起王昌龄,我们对他的许多诗句都耳熟能详,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黄沙百...
原创 南...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一生正直、光明磊落,但他在1142年却因被宋高祖以毫无依据的谋反罪名斩首,这一事件至...
原创 司... 司马懿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他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谋略,实际上,更关键的因素是他掌握的私军。这支军队的忠诚...
原创 民... 明朝碓窝 这是前久一个老人讲给我听的故事,据说故事就发生在小屯村,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只觉得很有意思...
原创 诸...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筹?# 我觉得诸葛亮比较厉害! 一,综合国力。蜀国的国力、经济...
原创 被... 禅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那时的禅让是君主将权力传给他人,进入...
原创 历... 封建制度中的皇位继承权,一向有着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可能包括立长子继承,也可能会选贤能之人,或是兄终...
原创 是... 如果将七七事变视为全面抗战爆发的起点,那么这场深刻的民族浩劫已经过去了整整85年。随着岁月的流逝,亲...
原创 历... 自古名将如同美人,都是无法让人见其白发的一类传奇人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英雄们在生死之间展现出...
原创 曹... 蜀汉五虎大将之中,关羽的战绩无疑是最为辉煌的。他不仅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更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壮...
原创 曹... 曹操与袁绍在事业上的起点差不多,朝廷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时,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
原创 雄... 公元前141年,太子刘彻登基,即汉武帝,为西汉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刘彻可以说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