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五虎大将之中,关羽的战绩无疑是最为辉煌的。他不仅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更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除此之外,他还擒获了于禁,斩杀了庞德,堪称蜀汉的“战神”。关羽的战功令无数将士仰望,甚至在青龙偃月刀下死去的高级将领们,年薪高达二千石,数目超过十位。相对而言,倒在张飞和马超的枪矛之下的敌将,似乎并不算什么大人物。
黄忠则以一刀斩杀夏侯渊的战绩,声名大噪,获得了将军封号,并被赐予关内侯爵位。这一封赏,令他与关羽平起平坐。而常胜将军赵子龙在当阳长坂突围战中的表现同样惊艳,独自一人奋勇杀敌,一天之内便斩杀了曹营五十余员名将。尽管蜀汉四虎的战绩相较于赵云的英勇来说有所逊色,但赵云的斩将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三位。
然而,赵云在长坂坡所斩的五十余员名将中,留下名字的却寥寥无几。那些名将,包括曹仁部的淳于导、曹操随扈夏侯恩、曹洪部的晏明及夏侯惇部的钟晋钟绅,虽然有过名字记载,但其他一些敌将因名气不大、地位较低,未能被详细提及。至于赵云斩杀的那些曹营“名将”,他们真的算得上是“名将”吗?他们有名气和威望吗?
从三国正史来看,典韦作为曹营的两大悍将之一,死后也只是都尉、校尉级别,并未被冠以将军之职。典韦既不是“四方将军”或“四征四镇”这类重号将军,也非“荡寇将军”、“折冲将军”之类的杂号将军。更何况,他甚至连偏将军、裨将军、中郎将的职务都没有。那赵云在长坂坡击杀的“曹将”,是否只是一些小连长、小排长呢?
在《三国演义》里,最为人熟知的三位被赵云斩杀的名将分别是袁绍的部将麹义、投降曹操的高览以及东吴的朱然。赵云在当阳的勇战成名,而朱然却被封为当阳县侯。这一情形让人难以理解,朱然的封号甚至比赵云的英勇表现还要显赫。
然而,三国史料与小说的对比揭示了许多不合逻辑之处。例如,袁绍若知道赵云在长坂坡斩杀的是麹义,恐怕会觉得自己莫名其妙:麹义明明是在他手下死去的,那我杀的岂不是麹义的替身?
《三国演义》中描写赵云轻松击杀麹义,但实际上麹义的武艺十分了得,连公孙瓒也曾在他手下吃过亏。根据《后汉书》、《三国志》和《汉末英雄记》的记载,麹义曾率领八百精兵打败了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并且成功攻入公孙瓒的营地,甚至逼得公孙瓒弃营逃亡。公孙瓒虽有强悍的亲卫队,但依然无法抵挡麹义的强弓劲弩。
然而,麹义并未死于赵云之手,而是在袁绍的命令下被杀。高览则不同,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在赵云的一枪下丧命,但正史却没有记载高览的死因。高览在投降曹操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成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另外,朱然的战绩则更为人熟知。史料记载,朱然在孙权手下担任重要职务,并且在赤乌十二年去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三国演义》有描述赵云刺杀朱然,但事实上,朱然并未在赵云手中丧命。朱然比赵云多活了二十年,而且他的职位远高于赵云。
通过对比赵云、麹义、高览与朱然的生平及战绩,不禁让人疑惑:赵云是否有能力真正击败像麹义、高览这样的强敌?而且,赵云是否有资格与这些更高层次的将领交战呢?
最后,对于高览的失踪,正史中的确没有明确记载他的死因,这个问题至今未有答案。或许这只是三国历史中的一大谜团。
下一篇:原创 民间故事:明朝碓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