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幽王被抹黑了吗?也许,褒姒才是正宫王后,伯服才是嫡太子
迪丽瓦拉
2025-09-04 21:04:04
0

几千年来,周幽王一直在历史上以昏庸的君王形象示人,而褒姒则被视为“红颜祸水”的典型。周幽王对褒姒宠爱有加,尤其钟爱她所生的儿子伯服,而废掉了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这一系列的决定引发了动乱,最终导致西周的灭亡。说实话,我认为褒姒才是真正的王后,伯服才是名副其实的太子。

但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引人注目,也不是为了刻意颠覆历史或翻案,而是经过仔细分析众多历史细节后,得出的一些合理推测。

让我们先将历史的视角放大,回到西周末期,审视一下周幽王时期的社会背景,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理解西周时期的政治变动。

西周王朝自武王建立以来,直到成、康时期,达到了政治和经济的鼎盛。昭王继位后,虽然曾三度讨伐楚国,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西周的盛世局面由此开始走向衰落。到了周宣王时期,虽然经历了短暂的复兴,但为了重建天子权威,四处征战,导致国家陷入了长期的战乱,财政和经济日益衰弱,西周的国力在不断消耗中逐渐崩溃。此外,西周末年,丰、镐一带灾难频发,百姓疾苦,整个国家仿佛陷入了一幅末日的衰败景象。

此时,周宣王去世,留下了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给继位的周幽王。

关于周幽王的治国之道,史书并未详细记载,流传下来的只有“烽火戏诸侯”这一传说,似乎成了他昏庸无能的象征。然而,事实上,在西周时期并未建立类似烽火台的预警系统,若在陕西点燃火把,诸侯们在河南、山西根本无法看到。这种预警体系如果真的存在,效果微乎其微,谈何召唤援军?后来的历史学家们经过考证,已确认“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纯属后人的臆想,很可能是冯梦龙为了丰富《东周列国志》而附加的小说情节。

即便周幽王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要说他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也显得不太现实。想一想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那些既有雄才又有昏庸之态的“君王”,就能明白,周幽王并非完全是后人恶意描绘的那般。

那究竟是谁使得周幽王的形象如此丑化呢?答案是他的儿子,周平王姬宜臼。

那么,姬宜臼为何要恶化他父亲的形象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周幽王并不打算让他继位。

▲周平王姬宜臼

根据史书记载,周幽王的王后为姜姓女子,来自申国,因此被称为申后。姜姓是周朝的一个重要贵族家族,周王朝的建立可以看作是姬姓和姜姓的联合。姜姓部族为周人打下了江山,许多姜姓的贵族被封为诸侯,其中包括齐国、申国等。姜姓部族的地位在西周时期极为重要。西周时期,周天子的王后中有多位来自姜姓,这样的联姻意味着姜姓与周王室的关系极为密切。

需要注意的是,在西周后期,周厉王、周宣王和周幽王三位天子的王后都来自申国,而不是齐国或其他姜姓国家。可以看出,申国在西周末期的地位极为显赫,申国作为周王室的“岳父国”,拥有极大的权势。

除了姜姓,周王朝的其他重要后妃家族还包括姒姓、祁姓、姞姓、任姓等。这些家族在周朝的政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影响深远。

姒姓是夏朝的后代,出自大禹一脉。周人崛起时,姒姓家族已在东方发展了上千年,拥有多个诸侯国,包括杞国和褒国。褒国以冷艳美丽的褒姒闻名于世。

有一种说法,褒姒嫁给周幽王后生下了儿子伯服。周幽王对伯服的宠爱越来越深,甚至动了废除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的念头,并将申后打入冷宫。这个决定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废太子宜臼不甘心,逃亡至申国,申侯也不甘心看到女儿和外孙受到羞辱,决定联合犬戎发动政变,攻占周都。

不久后,犬戎进入周都,不仅洗劫了财富,还将周幽王残忍杀害,伯服也成了刀下亡魂。申侯趁机扶持宜臼成为新的天子,即周平王。由于镐京已经陷入废墟,周平王被迫将都城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时期。

这一历史情节在传统史书中被普遍记载,但仔细推敲,却发现其中有许多漏洞。

▲褒姒画像

褒姒的儿子伯服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深意。古代男子用“伯、仲、叔、季”来排辈,“伯”表示长子。所以,伯服是周幽王的嫡长子,按理说,他应该是继承人。相比之下,申后所生的宜臼显然年纪较小,否则他的名字应该是“伯宜臼”而非“宜臼”。

从史料来看,宜臼的继位时间长达51年,这意味着他很可能在周幽王去世时年纪尚轻,甚至可能是一个孩童。相比之下,小说中的描写将伯服写成年幼小孩,却将宜臼塑造成一个成熟青年,这显然与历史不符。

回顾西周末期的政治格局,周幽王之前的两位天子均娶了申国的姜姓女子,褒姒作为姒姓的女子,极有可能引起了申国的担忧。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申国势力与周王室发生了激烈冲突。

周幽王为了摆脱姜姓和申国的控制,也许是出于对周王朝未来危机的考虑,最终决定立伯服为太子,而非宜臼。这一决定无疑触动了申国的利益,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纷争。

根据上述分析,西周灭亡的直接原因,是申国联合犬戎发动叛乱。而周平王的继位则是申国一手扶植的结果,实际上并非周幽王法定的继承人。

周平王的“伪天子”身份可以通过以下两点得到印证。首先,周王室的重臣虢氏不承认周平王的合法性,并支持立王子余臣为天子,这就是后来的周携王。虢石父作为周幽王的亲信,对周王室内的事情非常了解,因此他绝不会承认周平王的继位。

第二,鲁国作为周公旦的后裔,一直忠于周礼,始终不承认周平王的合法性。即使周平王迁都洛邑,鲁国也未曾前往朝拜。直到周携王被杀,周平王登基后,鲁国才正式承认了东周王室的统治。

如果以上推论成立,那么真实的历史或许是这样的:褒姒可能是周幽王的第一任正宫王后,并生下了嫡长子伯服。但由于姜姓和申国的政治压力,周幽王最终决定改立申后为王后,并在立太子一事上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申国联合犬戎发动叛乱,周幽王和伯服被杀,年幼的姬宜臼仓促继位。

历史被扭曲的部分,很大程度上源于“红颜祸水”的古老偏见,褒姒成了被妖魔化的对象。周幽王和褒姒的形象,被后人过度丑化,成为了西周灭亡的替罪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许... 1973年12月,毛主席与中央军委做出决策,决定调动八大军区的司令员。这一调整涉及到当时担任南京军区...
原创 河... 近日,河南郑州某小村庄的一位朱家后人带来了一个震撼性的历史发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明太祖朱元璋的传统认...
原创 八... 386旅独立团是电视剧《亮剑》的主角李云龙所领导的一个部队,这一编制因剧集的热播而频繁被人们提起,成...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历史上真实... 郭嘉,曹操生前最惋惜的谋士,他曾在赤壁之战后说过:“如果郭奉孝还在,我一定不至于到这地步”!因此很多...
原创 朱... 《——·前言·——》 朱高炽有十个儿子,血统纯正,按理说,皇位传给他的孩子应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原创 辜... 在民国初期,外来思想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许多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观念席卷大江南北,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新文...
原创 从... 1948年5月的城南庄会议,做出了两项至关重要的决定。 第一项是批准粟裕暂时不渡江、继续留在中原打大...
原创 蜀... 前言 许多人并不了解,魏蜀之争的关键在于关羽失守荆州。然而关羽死后,张飞家族为何竟能安然无恙?难道...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影视行业中,历史剧一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从秦汉到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历史故事频频登上荧...
原创 罗... 1975年5月的一天,罗厚福,曾任湖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开国大校,病重至极。家人关切地询问他是否有...
原创 孛... 孛儿只斤(bóérjìjǐn)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祖先姓氏,历史上常被称为博尔济锦。这一姓氏源自于古代...
定西“5·18国际博物馆日”系... 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19日电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设立49周年,也是定西市安定区国家一级文物...
原创 刘... 许多人都说蜀汉后期缺乏强大的将领,但实际上,蜀汉在早期拥有的将领却是星光璀璨,足以与曹魏、东吴分庭抗...
原创 公...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什么?许多人可能会提到安史之乱的爆发,这确实是没错,但这只是多年积累的危机爆发的...
原创 雍... 最近三部关于清朝的电视剧大热,围绕康乾盛世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尤其是在这段时间内,雍正作为康乾盛世中...
原创 此... 青春护国,英勇出征 王凤阁将军诞生于1897年,正值中华民族沧桑巨变的时期。那个时代,风云变幻,国家...
“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回家” 5月18日,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吉林省主会场上,一方西晋时期的“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钮金印由爱心人...
原创 3... 楚国,存在了约800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楚国及其文化的发源地位于今天的郑州南部,新郑...
互动感拉满!当张九龄化身AI讲... 市博物馆推出AI导览讲解,方便观众观展。 据介绍,“九龄童”以少年时期的张九龄为蓝本精心雕琢而成,年...
原创 秦... 1982年,红安县的领导因当地卷烟厂的事情,曾向中央的有关部委求助,并向红安籍的将军秦基伟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