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初,红六军团的红18师在完成了掩护主力成功突围的任务后,悄无声息地绕到了桑植城北的鹿耳口。接着,部队突然掉头,向北进发,直插湖北鹤峰,踏上了紧跟主力的征途。
当部队经过金子山时,突然从侧面杀出一支敌军。师长张正坤迅速判断,得知敌人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他决定停下脚步,准备吃掉这一股来敌。
双方交火后,红18师迅速击溃了100多名敌人,并缴获了100多支敌人武器。指战员们的士气大涨,大家准备趁胜追击,将敌人一举歼灭。可是,忽然四面响起了猛烈的枪炮声,面前的敌人也出乎意料地开始反击。显然,敌人的援兵已经到达,从那密集的火力判断,敌人的增援人数不下于一个师。
此时张正坤明白,继续与敌作战无益,立即下令撤兵。没想到,敌人紧追不舍,张正坤灵活指挥部队在山头间周旋,持续了整整一天,直到天色已晚,才终于摆脱了追兵,并赶到了凉水口。事后得知,交战的敌人正是孙连仲的26路军主力。所幸撤得及时,部队才避免了较大的损失。
张正坤正准备指挥部队稍作休息,忽然“湘西王”陈渠珍的团防队从前方接近,并与前卫营交火。红18师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左边敌情不明,右边被澧水挡住了去路。
形势极为危急,张正坤果断决定,不再前往鹤峰,先过澧水再说。他命令52团负责掩护,保护省直机关、医院和电台队,师部和53团则率先过河。
张正坤带头跃入寒冷的澧水,与战士们一同拼搏,终于成功游到对岸,尽管300多名战士失散。52团因敌人紧追不舍,未能及时渡过澧水,团长樊孝竹亲自带领1营坚决抵抗,并为省直机关等部队掩护,悄悄带领他们沿澧水东岸南移,最终成功脱离敌人的追击。
在澧水的对岸,张正坤和他的指战员们都冻得瑟瑟发抖,一边踏步取暖,一边焦急等待。此时,52团还未出现,张正坤不禁感到不安,决定立即向西撤离。53团团长刘枫建议赶快行动,不再等待。张正坤只能带着部队继续前进。
陈渠珍的团防队紧紧追击着1营,1营只能轮流掩护,边打边撤。行进了约3里多路后,忽然背后又响起了枪声。樊孝竹分析,这肯定是孙连仲的部队又追了上来,心中暗自思量对策。
樊孝竹命令各连同时向前后猛烈开火,然后迅速躲入路旁的灌木丛中,顺着小道调头追赶团主力。战士们在奔跑时听到背后枪声不断,纷纷偷笑:让敌人去咬咬自己人吧。
团主力会合后,1营长清点人数时,惊讶地发现3连未能跟上。原来3连长向宽二察觉到1、2连与3连被敌人火力隔开后,便带领3连朝反方向突围,吸引了敌人追击,1连和2连因此脱险。可是,3连最终未能突破敌人的包围,陷入了绝境。
向连长带着3连拼死突围,但未能成功。最后,3连的战士们在弹尽粮绝后,依旧奋力与敌作斗争,直至倒下,未能逃出敌人的包围……
樊孝竹带领部队撤到安全区域后,立即派出侦察小组过澧水,寻找师部和53团的下落。
张正坤深感不安,决定调头前往南方,恰好遇到52团的侦察小组。在53团的帮助下,52团顺利渡过澧水,红18师终于再次集结。
张正坤指挥部队连夜行军50里,抵达桑植陈家河宿营。这里是老苏区,当地百姓热情接待,红18师的战士们终于享用了热腾腾的饭菜。
就在大家稍微放松时,电台队长黎东汉带来了好消息:红二、六军团主力正在向黔东的石阡一带转移,红18师需要前往黔东与主力会合。张正坤大喜,立刻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详细讲解了行动计划:故布疑阵,先经鄂西,再突然掉头南下,途经川东酉阳,直扑黔东。他还要求战士们准备足够的草鞋,长途跋涉必须依靠“枪杆子打,脚板子走”。
此时,红18师已经进入隆冬季节,战士们身穿单薄军装,顶着敌人围追堵截,艰难行进。经过五天五夜的连续急行军后,他们终于抵达了抬头寨。
抬头寨是龙山通往来凤的唯一通道,敌人在两山修建了许多碉堡,并设置了鹿砦,鹿砦上的牛铃一旦被触碰便发出警报。敌人的追兵越来越近,红18师只能硬闯这片刀山火海。那天深夜,在一位当地猎人的引导下,红18师小心翼翼地开始突破敌人的封锁。
师部和53团顺利通过,张正坤稍感松懈。52团紧随其后,但在接近敌人警戒区时,一不小心触动了鹿砦上的牛铃。敌人的碉堡开始猛烈开火,驻扎的敌军迅速增援,封死了入口。52团被困在隘口,无法动弹,最后只能等着被敌人的火力吞噬。2000多名战士无处藏身,成为敌人的活靶子,机枪的火舌无情地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天亮时,敌人的攻击逐渐停歇。电台队和警卫连迅速转移至马鬃岭侧后,成功躲避敌人的搜索。此时,他们进入了一片几百米宽、近千米长的玉米地,虽然风中玉米秆瑟瑟发抖,但只要冲过这片玉米地,就能避免敌人的火力封锁。
电台队长黎东汉与警卫连长商量后决定,拼死一搏。他们将警卫连分为六组,每组保护一名电台兵。警卫连长鼓励战士们:“一定要保护好电台兵,大家拼死一冲,尽可能冲过去!”六组战士跃进准备,随着指令一声令下,他们如旋风般冲过了玉米地。敌人反应过来时,机枪猛烈扫射,黎东汉和警卫连长已在岩石后清点人数。
张正坤正在焦急地等待52团的消息,看到电台队和警卫连安全归来,他既悲伤又欣喜。当天,张正坤带领剩余部队渡过了酉水河,进入湖北来凤的龙家坪,并在当地打了两天游击,等待52团突围成功后重新归队。此时,红18师的人员已经所剩无几,仅剩下约1000人。
傍晚,红18师抵达来凤县漫水坪,战士们已经筋疲力尽,张正坤决定休整一晚。第二天黎明,敌人48师和陈渠珍的团悄然包围了他们。53团团长刘枫亲自带队冲锋,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围困,然而刘枫在冲锋中身受重伤,不得不留在一个裁缝家养伤。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裁缝竟在财迷心窍下,联合他人用斧头残忍杀害了刘枫。这个悲惨事件,成为了之后的另一个令人痛心的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