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中,除了那些心甘情愿为生存而投降的朝廷军官,更多的是一些杀人越货的山贼、草寇和水匪,这些人占据了大多数。其余的行业和人物总数不到一半。而在那些曾经在征讨梁山之前,誓言要铲除晁盖宋江的军官们当中,很多人在战败后被俘,被迫转而投降,他们开始跟随宋江,宣扬所谓的“义气”,似乎忘了自己曾经为何而战,鬼知道他们究竟是为了替天行道,还是为了苟全性命。
参与征讨梁山的“官军”大多是地方武官带领的“厢军”。这些官兵之前都担任过地方职务,例如关胜曾是浦东巡检,呼延灼原为汝宁郡都统制,董平曾任东平府兵马都监,张清原为东昌府守将,而索超则是大名府管军提辖使。他们原本是地方的官员,但在面对梁山的战斗时却显得毫无胜算。投降后,这些原本懦弱的军官们反而变得极为勇猛。呼延灼,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出卖了曾收留自己的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后,他的战斗力突然爆发,甚至敢在与官军交战时拼命。
当高俅带领的十节度使队伍征讨梁山时,大多数人都战败或被擒,只剩下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最为不幸,遇上了呼延灼。这一场战斗堪称惨烈:荆忠与呼延灼约战二十回合,最后被对方的钢鞭一击击中脑袋,脑浆迸裂,死于马下。呼延灼的勇猛展现在与韩存保的搏斗中,这一场战斗堪称是许褚与马超在乱世中的激战,两人从马上滚落,在水中展开了一场如野兽般的厮杀。两人都失去了兵器,身上的铠甲也丢失,开始用拳头对打。这场厮杀显示了他们的非凡力气和决不妥协的精神。
曾经懦弱的呼延灼,在梁山的队伍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他在征讨梁山时能展现出如此的凶猛,他的部队绝不会轻易失败。然而,他被迫投降,是因为他再无退路,而当他加入梁山后,这才有机会依靠招安逃过一劫,成为宋江麾下的一员猛将。叛徒往往变得更加狠毒,呼延灼在这种身份转变后,比他原先更为憎恨朝廷。正是这种心态,使得他更容易成为一位叛变的勇士。
与呼延灼类似的,还有其他在梁山中成为猛将的人物,譬如索超和董平。索超作为急先锋,勇猛无比,而董平也因其强大的战斗力而名声显赫。要选出梁山十大猛将,他们绝对有资格排上名。
说到梁山猛将,我们无法忽视黑旋风李逵的名字。李逵最大的特点就是耐打,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往往给人一种野性十足的感觉,不怕死的劲头也让人印象深刻。尽管他凶狠,但他的抗击打能力更为突出。在一次战斗中,李逵被敌人用石子击中额头,尽管头部受伤,鲜血溅出,他依然怒火中烧,挥动双斧继续投入战斗。李逵这种耐打又勇猛的特质,使他成为梁山众多猛将中的佼佼者。
然而,李逵并非无敌。与林冲、鲁智深、武松这些真正的勇士相比,李逵的武力就显得逊色许多。林冲不仅身材高大,而且战斗风格像极了张飞,面对李逵的板斧,林冲手中的丈八蛇矛毫不留情,一击即能取胜。而鲁智深和武松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强者,李逵在面对这些真正的猛将时,很难占得了上风。
李逵的勇猛,与林冲、鲁智深、武松的勇猛有本质上的区别。林冲、鲁智深、武松是遇强则强的战士,而李逵则是遇强则退。他的勇猛更多的是依靠蛮力,而非技巧。如果单纯从凶猛的角度来评选梁山十大猛将,李逵无疑可以入选,但如果综合考虑武力、技巧和勇气,他的排名可能不会太高,甚至可能落后于许多其他猛将。
相比之下,赤发鬼刘唐的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悍,他可以轻松应对其他强敌。李逵能否胜过刘唐,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敢确定。而与拼命三郎石秀的较量,李逵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石秀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敢于直面死亡,曾经在法场跳楼劫狱,杀伤官军数十人,展现出与李逵截然不同的勇猛和智慧。石秀的表现,远胜李逵。
在对比这些梁山猛将后,我们可以看出,李逵在武力上的优势并非绝对,尽管他在凶猛程度上可以与其他猛将并列,但在综合评定时,他与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流勇士相比,显然还存在差距。因此,李逵若要入选梁山十大猛将,也许只能勉强排在前十,远不如他所希望的那样站在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