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的顾问阿列克谢·阿列斯托维奇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他认为,想要彻底扼杀来自莫斯科的影响,唯一的途径就是宣布恢复君主制。他的这一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令许多人深思其背后的意涵。
阿列斯托维奇还提到了经典电影《指环王》的情节,认为王权体制能够为乌克兰提供一个机会,以“收复失地”。这里所指的“失地”并不单纯是指在俄乌冲突中丢失的领土,而是追溯到公元9世纪时,曾经由留里克王朝统治的基辅罗斯公国,这个王朝后来演变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换言之,阿列斯托维奇认为,一旦乌克兰恢复君主制,就可以以此为借口“收复”曾经属于俄罗斯帝国的广袤土地。这意指整个现代俄罗斯及其周边东欧国家都可能被声称为“应收复”的目标,显然,这一设想是不切实际的。
更为耐人寻味的是,阿列斯托维奇没有明确指出谁将会成为国王。这一说法暗示,假如乌克兰真的恰如其分地实行君主制,国王的角色并不一定非得是现任总统泽连斯基。这样的暗示不仅引发了更多的揣测,也使人们对未来的权力结构产生了好奇。
阿列斯托维奇并非在闹笑话,他甚至拿英国作为例子来支撑自身的论点,指出尽管英国是个君主制国家,但并不算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他显然希望通过这样的对比来证明君主制并不可怕,有其运行的可能性。而阿列斯托维奇本人则一直以极具戏剧性的形象示人,他毕业于敖德萨军事学院,曾作为预备役少校在军队中服役。自2014年乌克兰发生深刻变革以来,他频繁亮相于各大媒体节目,接受各种采访,逐渐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军事专家”。
在俄乌冲突爆发的当天,阿列斯托维奇被任命为泽连斯基办公室的顾问,负责每日的简报会。之所以选择他担任这一职务,主要是因为他具有良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此外,早在2019年,他就曾准确预见到俄乌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冲突。在这一预测变为现实后,他立即被安排在泽连斯基身边工作,继续为其提供建议。
阿列斯托维奇的直言不讳使他显得尤为突出,他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观点,无论是该说的,还是那些不宜言说的,只要他愿意,都会毫不犹豫地分享出来。比如,在提及美国对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袭击时,尽管美国对此避实就虚,他却坦诚承认,乌克兰军队在格拉西莫夫秘密前往伊久姆时确实进行了攻击。此时,美国早已掌握了对方的动向,且深知乌克兰方面的意图,因此忧心忡忡地采取了非常规手段以防止冲突升温,而乌克兰仍然决然发起了攻击,只是在格拉西莫夫离开后才实施。
究竟是乌克兰的情报不准确,还是故意在格拉西莫夫离开后才发起攻击,这都难以定论。然而,这种情况显然不该在公众面前披露,但阿列斯托维奇却毫不掩饰。此外,他也曾承认曾对乌克兰人民说了谎:“在我们陷入极大困难的时候,我在直播中依然微笑着向民众传达我们一切都很好。”
关于乌克兰该实行什么样的制度,阿列斯托维奇的观点似乎显得更加模糊。当前,乌克兰所面临的问题,远不仅仅是制度层面上的改革。要想真正改善国家的实力,显然不只是通过改变政体能够妥善解决,幻想藉由恢复君主制来重返昔日辉煌无疑只是空想。
如今,乌克兰亟需面对的是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难题才是当务之急。在没有明确的战争结果之前,想着改制当国王,仿佛电视剧中的王者归来,显然只会令乌克兰身陷更深的混乱,甚至加速国家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