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欧洲人对亲戚的称呼比中国人简单?这里深藏历史密码
迪丽瓦拉
2025-09-05 08:34:21
0

学过英语或其他欧洲语言的中国人都知道,欧洲人对于家人和亲戚的称呼比较简单,例如哥哥弟弟使用一词单词,姐姐妹妹也用一个单词,无法区别长幼;伯伯叔叔和舅舅也不区别,姑妈姑姑大姨姨妈也是一样称呼。而学习汉语的欧洲人感觉到汉语对于家人和亲戚的称呼比较复杂,成为他们学习汉语过程中一个小小的障碍。

为何欧洲人对于家人和亲戚比中国人简单呢?其实不是自古就是这样的,而是历史长期演变的结果。中国现行的复杂的亲戚称呼系统,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

以英格兰人为例,英格兰人的祖先来自于今天欧洲大陆的德国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日耳曼人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对于亲戚的称呼,不想现在英格兰人一样简单,而是有一套复杂的称呼系统。

盎格鲁撒克逊人称呼姨母为Modrige,姑母为Fathu(今天英语仅用aunt);舅父为Eam,叔父/伯父为Faedera(今天英语仅用uncle),堂兄弟(伯伯叔叔的儿子)为Faederansunu,表兄弟(母亲姐妹的儿子)为Modrigansunu(今天英语仅用cousin),发生这种变化,“归功”于法国人当时对于英国的侵略,可以说,现在英语相对简单的称呼系统是法国人的“贡献”。

其实入侵英国的法国人的祖先,对于亲戚的称呼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简单,有的方面甚至比汉语还复杂。

法语是古拉丁语的后裔,拉丁语对于亲戚称呼非常复杂,舅父avunculus,叔父/伯父patruus,姨母matertera,姑母为amita。表兄弟中,舅父的儿子consobrinus,姨母的儿子matruelis,姑母的儿子amitinus,堂兄弟——叔父的儿子patruelis。祖父(avus)、曾祖(abavus)、高祖(atavus)均有不同单词。

爱斯基摩人、夏威夷人称呼演变也有这种现象,他们的古代遥远祖先,称呼很复杂,当代则是非常简单。

那为何后来会简化了呢?一般而言,社会结构越复杂,社会阶层越分明,亲属称谓越复杂,这样才能规范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甚至可以或减少防范不伦事件。但是这种复杂社会体系出现崩溃的时候,复杂的称呼系统就成为累赘了。

使用古拉丁语的罗马帝国时代,称呼系统比较复杂,因为强大罗马帝国构造了一个精细社会结果,例如consobrinus,本来在罗马帝国社会中仅指舅舅之子,演变为法语cousin,指向范围就广泛多了。

这是因为蛮族的入侵,剧烈的社会变动,让原有社会结构遭到破坏,西罗马帝国“分崩离析”,政权统治范围碎片化,原来大家族的人际关系重要性急剧下降。所以对于称呼方面就不讲究了。同样得,英格兰人称呼变化,也是与法国人入侵时期相一致。

当然,古代英国贵族形成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贵族中的亲戚称呼又恢复了复杂了,但是与平民无涉了。所以口语中并没有流传下来。

但是中国的历史演变和西方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是,中国越来越趋向统一,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强度越来越大,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称呼也逐渐变得复杂;同样地,建立过“长期帝国”的波斯和土耳其,称谓系统也比较复杂。而欧洲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几乎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实质性统一,只是昙花一现的“小规模帝国”。所以称呼系统走向简单。

上古中国,子与侄几乎没有区别。《礼记·檀弓上》称“兄弟之子犹子也。……不为之别立名号。”。《汉书》中也有把叔侄关系称之为父子关系。把兄弟子女叫做侄,直到晋朝才通行起来。迄今西北某些地方,大大,既可以指父亲,也可以指伯伯或叔叔。

《史记》中有“女弟”的说法,实质是指妹妹,因为上古对于兄弟姊妹不加以区分,很多地方提及“兄弟”,实质指“姐妹”。而对于母亲方的称呼则更加简单了,母亲姐妹几乎没有专有的词汇去称呼。后来才子随父称,才用“姨”(本是对妻姐妹的称呼)称呼之。

中国现在使用的称呼系统,成熟于魏晋时代,当时的社会环境,需要大家族团结打拼,才能立足。很多叱咤隋唐政治舞台的大家族,都是在魏晋时期奠定基础的。

同时中国的称呼系统,深深烙刻着父权社会的痕迹。父亲的兄弟为“堂”(即家人),是本家,流传至今;远房堂亲为“族”,仍旧是本家,迄今在农村仍流传,“堂”的兄弟姐妹可以区分。但母亲那边,则是“外”、“表”(是亲戚但非家人),如外公外婆外甥,表兄弟表姐妹等。而且母系没有父系复杂,例如,父亲的姐妹的子女和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都是“表兄弟或表姐妹”,没有特别的区分度。

同时,中国人的礼仪,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一般不对家人亲戚直呼其名(现代已经有很大改变了),现代西方人喜欢直呼其名,所以这也是中国人亲戚称呼越来越复杂的原因,例如在叔叔伯伯面前加上大、二、三等数字。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接触西方社会增加,受到西方的影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兄弟姐妹数量急剧减少;以及传统农业社会解体,家庭规模急剧减少,大家族生活在一起不再流行,原来的亲戚系统也岌岌可危,而且新一代搞不清复杂的亲戚系统了,甚至不愿意和“七大姑八大婆”打交道。这样下去,估计过不了多久,汉语的亲戚系统称呼,也会简化下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一、引言 在国军众多将领中,王耀武无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相比于黄维稍显呆板、杜聿明有些僵硬,...
400年前的中国“背包客”:徐... 1607年的江南早春,杏花微雨沾湿了无锡徐家的青石板。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将墨迹未干的科举落第文书丢进火...
百余件青白瓷亮相景德镇 展宋代... 景德镇5月21日电 (李韵涵 程万海 余乐进)20日,“唯我青白——景德镇历代青白瓷文物修复展”在江...
原创 老... 在1955年,中共中央在北京的怀仁堂举办了一个庄重的授衔仪式,授予了开国元勋们新的军衔。陈庚将军荣升...
原创 陈...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有四大家族,其中包括“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以及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原创 唐... 公元737年,唐玄宗年届52岁,正值雄心壮志之时,却将目光投向了他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某日,他忽然...
原创 临... 大家好,我是小步,欢迎收听《七雄归一系列》之第22期。 上期我们介绍了长平之战的前两个阶段,讲述了赵...
原创 不... 在探讨缅北局势时,我们不可让果敢的问题淹没了我们的视野,更需关注那些独特而引人注目的佤邦,尤其是与其...
原创 满... 如今,大多数满洲人已经改用了汉姓,这其中有许多人原本就来自汉族,而真正的满洲贵族或朝廷后裔却极为罕见...
隋唐英雄武力大揭秘!这10位猛... 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砸下来,四平山一百二十万大军瞬间人仰马翻。 李元霸站在尸山血海中,病鬼般的脸上写满...
刘备去世之前为何要说赵云不可重... 说起赵云,大家都想起他在长坂坡的英勇,想起他用全力护阿斗的忠心。 古诗也有云“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
原创 1... 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开国将帅以血与汗为代价拼搏而成的历史。从红军时代的枪林弹雨,到建国后的百战百胜,...
“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到... 在浙江绍兴上虞的群山之间,有座海拔仅58米的小山丘,却让李白、苏轼等文豪留下30余首诗词。这里就是成...
原创 “... 2022年5月,一场关于“毒教材”的风波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位家长偶然翻阅...
原创 连... 明朝因为“靖难之役”而发生了动荡,围绕着继位问题,尤其是朱标、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争论成为了焦点。这些...
原创 田... 商洛首个供销社在商南的诞生 文/田光庆 提到“供销社”,许多人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个时代的画...
楼宇部分不是文物!三问安徽凤阳... 5月19日, 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城鼓楼楼顶瓦片大面积滑落引发关注。(此前报道:) 为何竣工验收后没多...
原创 6...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方在朝鲜板门店正式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宣告了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的结...
原创 被... 一、蜀汉五虎将压倒五子良将 《三国演义》中的蜀汉五虎将,以及正史中曹营的五子良将,虽然两者地位和背...
一见·从龙门石窟之行,感悟中华... 洛阳城南,伊水潺潺,苍峰屏峙,石窟生辉。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了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