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秋晋国,王室内乱,曲沃桓叔趁乱造反。
迪丽瓦拉
2025-09-05 12:34:26
0

#历史开讲#

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沃,世称曲沃桓叔。当时曲沃的城池比晋国的都城翼城还大,违背了周礼规定的等级制度。晋国大夫

师服

劝谏晋昭侯说,建立国家应该让君王的力量、地盘大于臣下,这样才能巩固地位和统治,本末倒置是不能稳定的,曲沃日后必为祸害,但晋昭侯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从此埋下晋国近七十年内乱的祸根。

成师在五十八岁才被分封,忍了这么多年,到了封地曲沃,他没有安享晚年,而是有更大的野心,他要夺取晋国的政权,取得国君之位。扩大城池,发展实力。他不断收买人心,厉兵秣马。经过几年发展,曲沃的实力已经超过晋国都城翼城了。

随着封地不断壮大,曲沃桓叔的心也蠢蠢欲动,他等待时机,随时准备篡夺侄子晋昭侯的政权。面对曲沃势力的扩张,晋昭侯并没有采取措施制止。名义上曲沃是晋国的领土,实际上曲沃已经不受晋国控制。晋国内部分裂成了两大势力,原晋国的势力,在国都翼城。另一个势力就是新兴的曲沃。

等待了足足有七年长的时间,机会降临。晋昭侯七年(公元前739年),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大臣潘父弑杀晋昭侯,要迎立曲沃桓叔为国君。曲沃桓叔正想进入翼城夺权之际,当时晋国国君的支持者势力还很大,于是发兵攻打曲沃桓叔。曲沃桓叔兵败,只好退回曲沃。晋国翼城的保守势力,还是比较强大,他们觉得晋昭侯是大宗(当时是嫡长子继承制,是国君的嫡传继承人),曲沃桓叔是小宗(非国君继承人,是庶子),没有资格继承国君的位子。晋国人立晋昭侯的儿子平为国君,他就是晋孝侯,并且诛杀叛党潘父。

这次事件之后,晋国的翼城与曲沃的对立完全公开化了。

曲沃桓叔回到封地,他没有放弃,但是他自己老了,这个事业传给他自己的儿子,如果儿子没能成就事业,还有孙子继续来完成未竟之事。

曲沃桓叔想要夺取政权,谈何容易。他自己没成功,他的子孙如何?关注我,看下回更精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同... 在本次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普京曾公开发表过激烈言论,声称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乌克兰这个国家。在深入剖析问题...
原创 满... 在完成了雍正登基这一重大事件以后,邬思道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只能选择离开京城。按照道理作为新朝的功臣...
原创 1... 1966年6月1日,中央宣布由北京军区政委李雪峰取代彭真担任北京市委书记,这项任命也使得李雪峰成为大...
原创 此... 一年结束, 又到了合家团聚的时候 。按照民俗传统,进入腊八就是年,老百姓祭灶、包饺子, 糊窗纸,过小...
原创 春...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一是兵源不同,春秋时代以前的兵是贵族(士)的兵,只有士族才有资格当兵,春秋时期可能...
原创 楚... 楚怀王是否在法理上高于其他反秦诸侯,不是看灭秦后他被如何尊崇(因为这只是项羽、刘邦的政治手段),而要...
原创 淝... 洛涧大捷后,谢石率晋军主力跟进,渡过洛涧,进逼 淝水 (淮河的一条支流,自南向北在寿阳城北注入淮河)...
原创 古... 在观看古装剧时,你是否曾羡慕那些画面中堆积如山的“银锭”,或是那些主角吃饭、购物时随手抛出的闪闪发光...
原创 赣...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西商人的经济境遇逐渐变得更加严峻,尤其在清朝末期,情况愈发艰难。要理解江西商人经历...
原创 蒋...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迫使蒋介石退守台湾。为了确保自己在台湾的统治稳固,并为儿子蒋经国的接班...
原创 殿... 在科举制出现之前,中国的选拔制度主要依赖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虽然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不小的缺...
原创 国...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一位国民党的悍将——胡琏,以及他和家人的一些故事。 胡琏...
原创 洛... 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因梅耶·罗斯柴尔德一代繁衍出五个儿子,这五位子嗣在家族严苛的教育下,成了家族的支...
原创 刘... “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子龙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他在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战中的...
原创 民... 在民国时期的众多军阀中,最具独特风格的,莫过于直系军阀。那么,为什么直系与其他军阀派系如此不同呢?首...
原创 盘... 岭南指的是五岭以南的广阔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等地。居住在这里的百越族,属...
加强文学交流 赓续中俄友好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的记忆和真相...
原创 孩... 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次子。自1943年起,他成为了父亲身边生活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孩子。对于父亲,他有...
原创 诸...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冷静。某次,诸葛亮在城池中防守,他...
原创 赵... 《长平之战》,这场战国时期最为惨烈而又恢宏的战争,是赵括因为盲目自信而大败的悲剧。赵括未曾察觉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