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洋时代的9代陕西督军
迪丽瓦拉
2025-09-05 13:36:28
0

01

在北洋时期,陕西督军的更替频繁,14年间共有9位不同的督军上任,这一换人频率在全国范围内排第三,仅次于四川和湖南。四川与湖南作为北洋与西南军阀对抗的最前沿,政局动荡,频繁更换督军在情理之中。然而,陕西并不是军阀混战的中心区域,然而它的局势却也如四川和湖南般混乱,令人感到惊讶。

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陕西独特的地理环境,二是地方派系的激烈斗争。陕西地形非常独特,自北向南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盆地,这三大自然单元各自独立。明清时期,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利用复杂地形进行割据,政府将这些独立的地理单元合并成一个省份,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地理格局,这种划分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

到了北洋时期,陕西的地理结构成为割据势力的重要支撑。陕北和陕南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小军阀的温床,如陕北的井岳秀和陕南的吴新田等人,他们的控制范围通常局限在自己所占据的山区,而陕西督军的权力则多集中在关中平原以西安为核心的区域。关中地区虽然是陕西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在民国时期早已失去了战略价值,周围的潼关和凤翔等地更容易受到外敌的攻击,因此关中也未能稳固支撑督军的地位。

在这种复杂的地理和政治背景下,陕西的督军位置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而派系斗争,则加剧了这一局面,特别是北洋政府与陕西本土的革命党之间的争斗,导致政局动荡不安。

02

清朝末年,陕西的革命先驱之一是井勿幕。年轻的井勿幕具有非凡的胆略与智慧,尽管年纪轻轻,却显示出超出年龄的远见。他15岁便赴日本留学,17岁加入了同盟会,并受孙中山指派为陕西支部部长,回乡传播革命的理念。

井勿幕曾写过一首《孤愤词》,表达了他对自己抱负的渴望:“大丈夫生当斯世,宜效死疆场。否则当轰轰烈烈,如荆卿剑、博浪椎诸伟举,壮山河之色,为祖先留名声,为民族续命脉,安肯伈伈伣伣,忍辱事仇,俯首于异族统治之下哉!”这首词彰显了他的激进思想与革命决心。

革命初期,井勿幕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人手不足。在最初的半年里,他通过亲友和同窗发展了30多名会员,但很快陷入了发展瓶颈,人员不足,资金也无法到位。面对困境,井勿幕决定通过联合其他反清势力来拓展力量,提议与哥老会、刀客和慕亲会等团体建立联系,同时争取新军的支持。

井勿幕的眼光独到,他看清了同盟会的局限性:该组织多由知识分子组成,虽然擅长宣传和组织,但在真正的武装斗争中却无法依靠自己。因此,他转向了外部势力。在陕西,哥老会遍布各地,势力深厚,而刀客和慕亲会也都是极具反清情结的团体,井勿幕通过联合他们,逐渐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革命力量。

03

1910年7月9日,井勿幕与钱鼎在大雁塔召集了30多名哥老会、新军和刀客的领袖,举行了誓言仪式,宣告联合革命。这个由井勿幕领导的同盟会与哥老会的联合,使得双方在组织上形成了深厚的联系,互相渗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内部结构。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成功后,井勿幕决定于农历八月十五(即10月6日)发动西安起义。然而,由于清军的戒备加强,起义计划被迫推迟。随着局势紧张,井勿幕最终决定由钱鼎率领新军在西安先行起义,自己则带领刀客响应。

起义的日期定在了10月22日,西安的清军虽然察觉到革命风声,却未能及时有效应对。起义一开始便取得了胜利,陕西的清廷高官纷纷逃亡或自杀,陕西革命势力的控制迅速扩展。张凤翙作为起义总指挥,迅速稳住了局面,宣布成立军政府,并发布安民告示,标志着陕西的政权更替。

04

尽管西安起义取得了初步成功,但张凤翙的统治并不轻松。清廷迅速集结军队,试图从东西两面反扑。东线的八营清军与北洋军占领了潼关,西线的升允则率领甘军直扑凤翔。张凤翙亲自指挥东线作战,经过几次激烈战斗后成功夺回潼关,并稳定了东线局势。

随后,他迅速转向西线,带领革命军死守凤翔。在几个月的僵持后,清军因内部形势变化而被迫撤退,陕西的局势终于得到了暂时的稳定。张凤翙凭借果敢的领导能力和有效的调度,成功稳住了陕西,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05

1912年8月,袁世凯任命张凤翙为陕西都督兼民政长。尽管张凤翙是个老成持重的军事人物,不太赞同激进的革命主张,但他在军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使他成为了北洋政府的可靠支持者。然而,随着革命党和北洋政府之间的矛盾加剧,张凤翙开始排挤哥老会及井勿幕等本土革命力量,逐步向袁世凯靠拢。

与此同时,张凤翙清除了西安的哥老会头目,将权力进一步集中在自己手中。这一系列行动引发了陕西本土势力的强烈反弹,民间不满情绪四起,最终爆发了“反袁逐陆”运动,张凤翙的政治地位开始动摇。

06

随着袁世凯的死去,陕西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陈树藩在这一时期被任命为陕西督军。陈树藩本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的毕业生,后来加入了同盟会,并参与了西安起义。起初,他依附于北洋政府,逐渐积累了较大的权力。

陈树藩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陕西的控制,但他并未完全赢得当地人的心。在他任内,陕西社会动荡,地方势力的反抗不断。尤其是在国民党与北洋政府之间的对抗中,陈树藩选择了北洋阵营,从而加剧了与革命党人之间的冲突。

07

1920年7月,陕西的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陈树藩被逐出陕西,代之以阎相文。然而,阎相文的日子也不好过,他在不到两个月内就因无法应对陕西复杂的局势选择了自杀。随后的冯玉祥接任陕西督军,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冯玉祥采取了强硬的政策,迅速清除了不满的地方势力,并加大了对陕西的控制。冯玉祥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为他赢得了时间,但他仍未能彻底解决陕西的局势,特别是在处理财税问题和与地方势力的关系时,他遭遇了极大的阻力。

08

随着冯玉祥的权力逐渐巩固,陕西的局势也在不断变化。1925年,吴新田被任命为陕西督军。然而,吴新田在陕西的统治并不稳固,民间的不满情绪愈发强烈,许多人对他迫使当地农民种植鸦片、强征重税的政策感到愤怒。随着局势的恶化,吴新田被迫撤离陕西,进入陕南继续称霸。

然而,陕西的政治斗争并未结束,随着段祺瑞和其他北洋势力的不断交锋,陕西的局势再次陷入混乱。最终,陕西的局面逐步倾向于国民党控制,革命势力逐渐取得了胜利。

09

随着革命力量的胜利,陕西进入了新的政治时代。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与军事冲突,陕西最终从北洋势力的控制下脱离,进入了国民政府的管辖之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烧瓦岗半炷香。刘、关、张三位英雄的深厚情谊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所敬仰。 ...
原创 庞... 我从来不相信宿命论,更不认为命运是注定的。我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的方向由我自己决定,天命不...
原创 关...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被尊称为“武圣”的人物,实在是声名赫赫,战无不胜,深受刘备的器重。但令人惊讶的是,...
原创 东...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登上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畅游知识的浩瀚海洋。 永平元年(291年),东安王...
【文化中国行】触摸历史印记 传... 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记者 李延平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
原创 从... 前言: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只有先修身齐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最终实现天下的安定...
加拿大侨团举办“中国抗战与世界... 多伦多5月11日电 (记者 余瑞冬)由加拿大和枫会与加拿大黄埔校友后裔联谊会联合主办的“东方砥柱——...
原创 日... 1995年,72岁的李秀绅,作为“花冈暴动”的幸存者,站上了日本的审理法庭,亲自讲述了那段深刻的历史...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剧中,观众常常见到总督、巡抚、提督、都统、驻防将军等几个官职。这些职务的划分及相应的权力...
原创 溥... 溥仪,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过得可谓相当波折。他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成员,这个家族曾经拥有无上的权力和辉煌...
原创 是... 中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因,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面临的城镇就业压力。政府提出这一计划,...
原创 历... 东晋是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的王朝,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东晋王朝的建立是在王、谢、庾、桓四大家...
原创 “... 最近有读者向小编提出了一个问题:“最早获得‘武穆’谥号的人是谁?”我特地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今天在这...
原创 彭... 黄岁新,黄公略烈士的女儿,曾深情地回忆道:“虽然我没有父亲,但却有许多像父亲一样的人,彭伯伯就是其中...
原创 父... 杜载:唐朝进士与海南杜氏迁琼始祖 杜载是唐朝的进士,也是海南杜氏的迁琼始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名门之...
原创 清... 文/袁帆 清华大学在第一个百年历史上,曾与一条铁路线和一座火车站结下不解之缘,那就是著名的京张铁路...
原创 清... 清代官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官职的设置严格按照民族成分划分,具体分为宗室缺、满缺、蒙古缺、汉军缺、内...
原创 溥... 导语:我们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皇帝换人了,那大臣一般都跟着很惨,更不要说末代皇帝了,那基本上就...
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精品(一百一十... 走进博物馆,被列为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必然有青铜鼎的身影。在盐湖区博物馆里馆藏有诸多青铜鼎,造型规整...
原创 陈... 陈毅元帅的口才卓越,令人赞叹。他的讲话风格独特,具备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他的视野极为开阔,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