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接续上篇
吕不韦,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他的最后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道来。
前文提到,秦始皇嬴政因嫪毐与母后赵姬的事件,涉及到了自己的“仲父”吕不韦。对于吕不韦,秦始皇心中的愤怒恐怕比想象中的还要多。毕竟,吕不韦的用人不慎和动机不纯,险些让秦国陷入灭顶之灾。在此情况下,秦始皇的愤怒情绪似乎是无法抑制的。他曾一度决定,将吕不韦一并诛杀,但因其扶持先王、辅佐自己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以及许多吕不韦门下宾客的辩护,秦始皇最终还是选择宽容,未对其定罪。然而,这件事却像一根刺,深深地留在了秦始皇的心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秦始皇已经逐渐开始亲自处理朝政,开始有了对权力的绝对掌控的需求。而吕不韦的政治理念与秦始皇的方向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吕不韦逐渐被边缘化。经过一年的反复权衡,终于在公元前237年冬十月,嫪毐被处决一年后,秦始皇决定罢免吕不韦的相邦职务,并要求他搬离咸阳,迁居到他的封地洛阳。秦始皇显然希望吕不韦能够把握住自己大权交接的“过渡期”,安心退休过后半生的生活。
然而,吕不韦并未因此消沉。虽然他被罢免了相邦职务,但在洛阳的家中,依然门庭若市,客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各大诸侯国的外交使节,常常拜访。这种情形甚至让通往他家的道路常常出现交通拥堵的状况,仿佛一条繁忙的街道。这说明吕不韦的政治影响力并未彻底消失,而这无疑给了秦始皇一个警示,毕竟当时秦始皇的政权还未完全稳固。面对这一隐患,秦始皇决定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
于是,秦始皇派人送来了一封信,信中不仅详细列举了吕不韦的功劳,还提出了严厉的质问。信中明确指出:你在秦国为国立下了什么赫赫功绩?你只是位于河南的一个侯爵,享受着十万户的封地。你与我们秦王家族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你自称“仲父”,是我父亲的朋友,这难道不是一种过于自负的自我定位吗?
通过这封信,秦始皇不仅清晰表达了对吕不韦深深的质疑与不满,还带着责问、责怪,几乎是全然的不认同。信的最后写道:“带着你的家人前往蜀郡吧!”显然,秦始皇的心中已经对吕不韦充满了厌恶与反感,他内心的冷酷与无情显露无疑。
站在吕不韦的角度来看,这封信无疑是一次彻底的背叛与否定。毕竟,吕不韦曾为秦国两代王朝倾尽全力,帮助秦庄襄王登上王位,并在秦始皇年幼时辅佐其成长。然而如今,秦始皇已经有了足够的权力,吕不韦曾经的光辉历史似乎不再重要。秦始皇抛弃了他,似乎要以一种最冷酷的方式,让他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
面对这种精神上的极度打击,吕不韦的心情可想而知。可能是心灰意冷,亦或是在绝望中他觉得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于是选择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公元前235年,吕不韦喝下毒酒,结束了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其家人和门客悄悄地将他葬在了洛阳北邙山上,尽管这样悄然的葬礼也未能逃脱秦始皇的耳目。
消息传到了秦始皇耳中,秦始皇决定彻底扫除后患。他下令严惩所有参与吕不韦葬礼和哭丧的门客。对于晋国籍的宾客,直接驱逐出境;而对于秦国籍的公务人员,若其年薪在六百石以上,将被降职,并迁往偏远的蛮荒之地房陵。那些年薪低于五百石的,则继续享有爵位待遇,但也被迁移到房陵。此外,秦始皇还下令,所有类似嫪毐和吕不韦这样的权臣,如果不忠于国家,必将被记录在册,所有财产将被没收,家族成员将成为劳役。
吕不韦的一生,最终以如此悲惨的方式谢幕。他曾是秦国两代帝王的关键支柱,做出了不小的历史贡献,但却因过于掌控权力、未能适时退出,而使自己走向了悲剧的结局。这也是为何他的人生充满了辉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