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朝的政教关系:“儒教”存在吗?儒教是怎样产生的?
迪丽瓦拉
2025-09-05 14:03:59
0

儒教的产生与国教化

任何历史现象都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考察,并研究其出现的历史原因。儒教在其所处时代的产生发展及最终胜利,亦是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部分将集中阐述儒教及基督教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儒教的产生与国教化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面临着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身合法性变动的压力,还面临着同一时期不同的优秀思想学说的竞争。

本文将首先论述一个基本前提,即儒教属于宗教范畴,再于此基础上将儒教的产生发展与国教化的历程进行说明。

“儒教”存在吗

本文所讨论之话题涉及汉朝的政教关系,此处的教即为儒教,故有必要简单论述一下所谓“儒教”存在的原因。“儒教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几十年来引起了多方争论。按照宗教的定义来说,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无论是何种宗教,无论其性质是怎样的,它总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不同的是超自然力量本身而不是这种力量是否存在。对于一个宗教来说,它一般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有一套阐述系统来表达自身的终极关怀以吸引教徒。

这个思想体系中主要包括创世观(世界的本源)、生死观(人死后的世界)、仪式观(人活着要做什么)。反对者的主要论点就来自于此。孔子曾说“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这些直接反映了儒学中并不存在超自然力量。宗教的基本特征是超自然性,即创造一个虚拟的形象,认为它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能拯救苦难的民众,使将其作为信仰的人得以解脱,哪怕今世不行还有来生。

而儒学更重视的是“仪式观”,基本倾向是入世的,强调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以平治天下为最后归宿。其强调的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追求自我和社会的完善,而不是由神明来主宰一切;且儒家思想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把希望寄托给今世而不是来生。故儒学还称不上是一门宗教。

这种争论的点都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所谓的儒教与儒学并不是同一种概念,我们今天所说的儒教并不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孟学说,而是有教典、有教义、教团、教主、教规、崇拜对象,有创世观及生死观的宗教实体。

在孔子之前的商周时代,国家就有一个以“昊天上帝”为至高神信仰的正宗大教,即国家宗法性传统宗教,也有人称之为“前儒教”。孔子虽未在崇拜对象和信仰上大做文章,但其也曾说过“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生德于予”,没有否定既有的上帝信仰;而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中的天地观,曾言“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甚至有信仰性更强的话“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说起上帝,很多人认为是基督教独占性的使用,基督教还没有来之前,我们的《尚书》就提到过“上帝”。它说的是“至高无上,宇宙造化”之源。

儒教对于死后世界的解释也是一个完好的阐述系统。周子云:“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儒教对于人死后的基本理解是鬼神一气,鬼神魂魄皆气,气散人死,魂升魄降。综上所述,儒教已具备一团体可称为宗教的基本特征。同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思想也从一派学术思想上升到了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高度。故如此,笔者认为儒教是存在的,其存在的具体时间本文不予讨论,但在两汉时期,儒学确确实实是以宗教的形式存在的。

儒教的产生

儒教的崇拜对象中以昊天上帝最大,同时辅以其他自然神(山川河海)、圣贤神(文庙)、祖宗神(宗亲祭祀)、英武神(武庙)崇拜的多神教。这种崇拜在上文所述的前儒教时期已然形成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儒教成为官教之后,除了对昊天上帝的敬畏之外,上到皇帝,下到平凡人家都保留且重视传统的宗祠祭祀:著名的文官(尤其是大儒)如孔子、朱熹、王阳明等死后都在各地修成了祠堂;传奇的武将(关羽)也在死后得以拥有自己的武庙。

儒教的等级制度在其崇拜对象范围内已有体现,信奉的是有等级有次序的多神体系。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造了儒学。他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整理六经。在六经中虽然带有孔老夫子其个人的观点,但总体来看也只是使此教教义与教理系统化、书面化而已。周游列国时期的孔子将春秋战国时代称为“礼乐崩坏”时期,他及他身后的弟子们,本质上是一群寻找信徒的传教人士,同时他们担负起了发展儒教学说的重任。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恢复因战争而损害的经济社会生活。在此政策下,汉朝的国家政权得以巩固,经济也在稳定中得到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整个国家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地方诸侯势力抬头,皇权遭到地方割据势力的严重威胁,再加上外敌随时可能伺机而动。

内忧外患下,汉武帝迫切需要一种统一且强有力的统治思想来统一意识形态,改变这种现状,实施积极有为的手段以巩固皇权统治。建元六年,汉武帝即下令全国各郡各举孝廉一人,并亲自出题,让贤良才子们应对。董仲舒即当时应试的贤良之一。

面对问题他没有过多考虑便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昔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与汉武帝之所想不谋而合。汉武帝采纳了董子的建议,即后世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王权的正统思想。在此引出李申先生的观点,“本文认为,儒教不仅存在,而且有相应的设施。

儒教是儒学和传统的宗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汉武帝独尊儒术,标志着儒教的诞生”。综上所述,对于儒教是否存在,笔者无疑持肯定的态度,整篇文章亦是以“儒教是教”为基础来论证分析。由于此问题至今仍无定论,笔者的论证逻辑难免有不当之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烧瓦岗半炷香。刘、关、张三位英雄的深厚情谊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所敬仰。 ...
原创 庞... 我从来不相信宿命论,更不认为命运是注定的。我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的方向由我自己决定,天命不...
原创 关...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被尊称为“武圣”的人物,实在是声名赫赫,战无不胜,深受刘备的器重。但令人惊讶的是,...
原创 东...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登上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畅游知识的浩瀚海洋。 永平元年(291年),东安王...
【文化中国行】触摸历史印记 传... 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记者 李延平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
原创 从... 前言: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只有先修身齐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最终实现天下的安定...
加拿大侨团举办“中国抗战与世界... 多伦多5月11日电 (记者 余瑞冬)由加拿大和枫会与加拿大黄埔校友后裔联谊会联合主办的“东方砥柱——...
原创 日... 1995年,72岁的李秀绅,作为“花冈暴动”的幸存者,站上了日本的审理法庭,亲自讲述了那段深刻的历史...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剧中,观众常常见到总督、巡抚、提督、都统、驻防将军等几个官职。这些职务的划分及相应的权力...
原创 溥... 溥仪,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过得可谓相当波折。他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成员,这个家族曾经拥有无上的权力和辉煌...
原创 是... 中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因,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面临的城镇就业压力。政府提出这一计划,...
原创 历... 东晋是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的王朝,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东晋王朝的建立是在王、谢、庾、桓四大家...
原创 “... 最近有读者向小编提出了一个问题:“最早获得‘武穆’谥号的人是谁?”我特地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今天在这...
原创 彭... 黄岁新,黄公略烈士的女儿,曾深情地回忆道:“虽然我没有父亲,但却有许多像父亲一样的人,彭伯伯就是其中...
原创 父... 杜载:唐朝进士与海南杜氏迁琼始祖 杜载是唐朝的进士,也是海南杜氏的迁琼始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名门之...
原创 清... 文/袁帆 清华大学在第一个百年历史上,曾与一条铁路线和一座火车站结下不解之缘,那就是著名的京张铁路...
原创 清... 清代官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官职的设置严格按照民族成分划分,具体分为宗室缺、满缺、蒙古缺、汉军缺、内...
原创 溥... 导语:我们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皇帝换人了,那大臣一般都跟着很惨,更不要说末代皇帝了,那基本上就...
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精品(一百一十... 走进博物馆,被列为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必然有青铜鼎的身影。在盐湖区博物馆里馆藏有诸多青铜鼎,造型规整...
原创 陈... 陈毅元帅的口才卓越,令人赞叹。他的讲话风格独特,具备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他的视野极为开阔,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