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中为何能成为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天府为何又从西安去了成都?
迪丽瓦拉
2025-09-05 18:06:15
0

在四川,常常能听到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词汇——“天府之国”。它不仅是川西成都平原的象征,也是四川人引以为傲的文化标志。“天府”一词,在古代有着特别的解释,指的是“蓄聚之富,非人力也”,也就是某个地方物产丰饶、百姓安居乐业,储藏财富的地方仿佛是天意的庇佑,是人间的理想之地。然而,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并非仅指成都平原。最早获得这一荣誉的是秦岭北麓的关中平原。那么,“天府之国”是如何从关中迁移到四川,从西安走到成都的呢?

关中为何赢得“天府之国”美誉?

根据《史记·留侯世家》的记载,秦末汉初时,谋士张良劝刘邦选择关中作为都城,他这样说道:“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关中平原位于秦岭与陕北黄土高原之间,地形呈三面环山的结构,东西长约300公里,形状宛如一弯新月,海拔约400米,地势西高东低,面积大约为3.4万平方公里。

渭河从关中平原的中心流过,形成了宽广的阶地平原。渭河的河槽部分低平,而南北两侧逐渐增高,呈现出不对称的阶梯状地形,涵盖了河漫滩、黄土台原等地形特征。由于关中平原是冲积而成,土壤含有大量腐殖质,土地肥沃且疏松。特别是渭河以北、北山以南的广阔区域,天然的沃土非常适合耕作。《史记·货殖列传》曾赞叹:“关中自、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

渭河作为关中平原的母亲河,含沙量较高,汇集了多条支流,呈羽状分布。渭河两岸地形极为不对称,南岸的支流源自秦岭山脉,北山南麓的地势较高,且无法直接利用渭河的水源灌溉。因此,自秦代起,关中地区便修建了多条引水渠,如郑国渠、龙首渠、白渠、六铺渠、成国渠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国渠,这个工程与都江堰和灵渠并列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郑国渠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特别是用泥沙较多的泾水进行灌溉,以提高土壤肥力,极大改善了干旱的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

郑国渠的背景与意义

郑国渠的修建源于一个巧妙的阴谋。秦王嬴政在统一天下的雄心下,接纳了来自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的建议,修建这条灌溉渠。郑国的真实目的,是利用这一大型水利工程拖垮秦国的国力,延缓其统一进程。毕竟,建设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和物力。

然而,郑国渠的修建效果远超预期。根据《史记·河渠书》的记载,渠成之后,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提升,粮食产量增加,人民安居乐业,关中一度成为了沃野千里的地方,富庶程度使得秦国的国力得以迅速增强。最终,关中平原因其优越的农业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关中地理防御的重要性

关中平原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也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息息相关。四周有四座重要的关隘:西边的大散关,东边的函谷关和潼关,北面的萧关和南面的武关,再加上秦岭山脉、陕北高原和黄河的天然屏障,使得关中地区如同一个庞大的天然堡垒,防御外敌入侵的能力极强。因此,关中自古以来便是历代王朝选择都城的理想之地。

关中失去“天府之国”的原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中地区失去了“天府之国”的荣誉,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国地位逐渐取而代之。这一转变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关中的衰落,更与多个历史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自秦朝灭亡后,关中地区多次经历战乱的摧残。每一次王朝更替,关中都受到重大破坏。特别是秦朝末年项羽火烧咸阳、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以及唐朝的“安史之乱”等一系列战乱,都使得关中地区饱受战火的摧残,人口急剧下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南地区。

此外,关中地区的地理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长期的开垦导致了水土流失,气候逐渐干旱,土地的生产力不断下降,这使得关中地区难以恢复昔日的繁荣。

成都平原崛起

在关中失去其“天府之国”美誉的同时,成都平原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民的勤劳努力,迅速崛起,成为了新的“天府之国”。其地理上的优势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四川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都平原逐渐成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富庶之地。

成都平原的崛起,不仅是因为关中地区的衰败,还得益于四川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它逐渐成为中国公认的“天府之国”,并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四川人永远的骄傲。

下期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成都平原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天府之国”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有... 在刘秀手下的“云台28将”中,耿弇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英勇人物。如果把耿弇放在现代社会,他绝...
沈阳故宫文物展!穿越时空的文化... 沈阳故宫举办的文物展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它蕴含了东北地区的丰富文化积淀以及清朝初期的风云变幻。...
原创 康... 康熙十五年正月十三日,康熙帝发布了一道旨意,指示工部与礼部开始为大臣们挑选一块吉利的“万年吉地”以便...
原创 满...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一直是汉族的天下,唯有少数几个朝代被游牧民族占领过。即使在汉族政权更替了好几代,许...
原创 那... 1958年5月16日,郭沫若在《关于厚古薄今问题--答北京大学历史系师生的一封信》中提到:“资产阶级...
原创 北... 哈密自古以其“西域襟喉,中华拱卫”的战略地位而著称。东接河西走廊,西连西域诸镇,成为中央王朝欲掌控西...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即将开馆试运营... 从1985年凌家滩遗址被发现,到今年正好是40年。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将于5月16...
原创 明... 文章原文详细探讨了甘肃巡抚一职的历史背景、设置及其所带来的权力争议等内容。以下是对原文的改写,保持原...
原创 古... 在古代中国,关于鬼神的传说和故事数不胜数,其中“鬼压床”这一现象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是民间流传的神秘...
原创 历... 1995年,我曾在《南都学坛》(1995年第四期)发表了一篇题为《试论刘邦略定南阳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山西启动第三批革命文物认定工作... 加强革命文物、遗存保护利用,摸清全省革命文物资源底数,切实将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日前,山...
布达拉宫馆藏大明永宣款造像背后... 中国西藏网讯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
原创 “... 沙丘宫,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广宗县一带,是一座蕴含着许多历史隐秘的宫殿。从商纣王时期开始,它便见证了无数...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授陈生玺... 中新网天津5月12日电 (记者 孙玲玲)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12日发布的讣告,民盟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委...
原创 他... 标题创作挑战赛中曾有人调侃道,人生有三大悲剧:一是1911年进宫当太监,二是1945年投靠日本,三是...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探... 5月12日拍摄的利玛窦墓(中)、汤若望墓(左)和南怀仁墓(右)。 利玛窦墓位于北京阜成门外车公庄,...
搭乘实验考古的“时光机” 搭乘实验考古的“时光机” 黎海超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3日第 17 版) 实验考古...
大型红色主题实景史诗剧《安顺记... 5月12日晚,大型红色主题实景史诗剧《安顺记忆》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旅游景区上演,一同与观众穿...
原创 后... 唐末五代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再次经历重大分裂和割据的历史阶段。杨师厚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人物之一,是在战...
原创 “... 开元十五年(728年),在长安皇宫太极殿中,寒风凛冽的夜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跪伏在唐玄宗面前,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