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引路人,三次不智之选,硬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迪丽瓦拉
2025-09-05 20:36:12
0

标题创作挑战赛中曾有人调侃道,人生有三大悲剧:一是1911年进宫当太监,二是1945年投靠日本,三是1949年加入国民党。总结下来,调侃的结论是:他们都错选了时机!而张申府,这位主人公,正是一个典型的“错选时机”的悲剧人物。他的身上曾经光芒万丈,闪耀着众多荣光:

他是我党“元老级”创始人之一,声誉与“南陈北李”不相上下;

他曾是毛主席的“上司”,还曾为周总理和朱老总的入党介绍人。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张申府去世时,官方媒体只得简略地称其为“爱国民主人士”,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

1911年,某人进宫当了太监,但大清帝国在年末便灭亡,悲剧顿时降临。一个原本完整的男子,失去了他的“根本”,再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你说这不冤枉吗?1945年,投靠了日本的张申府,在日本战败的8月15日看似毫无意义;他竟是中国人,却投降了外族,当日本倒下时,他的“选择”显得极为可悲。1949年,张申府加入国民党,然而国民党也很快败退。不是早早加入,也不是晚些入党,而是选择了最糟糕的时机,你说这不愚蠢吗?

与上述三类人物相比,张申府也堪称不逊色。他原本是“人中之杰”,拥有一手好牌,却在错误的时刻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把原本可能光辉灿烂的人生弄得一团糟。

张申府于1893年6月15日出生在河北献县,年长毛主席六个月。作为张家的长子,张申府自幼便肩负家族的期望。14岁时,他便前往北京求学,20岁便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班,随后顺利进入这所中国顶级学府深造。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留在了北京大学,成为一名助理教师,并逐步晋升为讲师。

在北京大学求学和任教期间,张申府深受陈独秀、李大钊的影响,并与这两位革命先驱保持着密切的交往。陈独秀当时是北京大学文学院的院长,而李大钊则是红楼图书馆的馆长。张申府与他们常常在这里见面交流,彼此讨论时局和未来。张申府不仅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时常为这本刊物投稿,且成功的文章也常常被刊登。他被人称作“张老板”,原因是他在李大钊外出讲学时,常代为管理图书馆。

在这个时期,来自湖南的毛泽东也是图书馆的一员。毛泽东贫困潦倒,在岳父杨昌济的推荐下,得以在北大的红楼图书馆谋得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虽然两人年纪相仿,但地位却天差地别。张申府已是北大的讲师,薪水达到200大洋,而毛泽东则只是一个月薪8块大洋的“编外”职员。

有一次,毛泽东因忙于工作,图书馆的图书卡片书写潦草,张申府当时非常不满,严厉批评了他。毛泽东也因此不得不连夜重新写好这些卡片。多年以后,毛泽东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张老板那时面色很难看,我只能重写图书卡,因为他是我的顶头上司。”

在中国早期的革命历史中,“南陈北李”的名号广为流传,指的是南方的陈独秀和北方的李大钊。但事实上,张申府的名字也几乎与李大钊等人齐名,他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李大钊和张申府三人联合宣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念,并呼吁成立一个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铺平道路。

张申府在建党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觑。在陈独秀致张申府的信中,他明确表示,只有张申府和李大钊可以商讨党的建设,其他人不宜参与。这不仅表明了陈独秀对张申府的高度信任,也表明了他在党的创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1920年秋,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中,李大钊和张申府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两名正式党员。因此,张申府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也可说是党的创立者之一。

他的政治生涯与周恩来、朱德的关系密切。张申府不仅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还在他们的政治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0年,张申府前往法国留学,并在法国结识了周恩来。周恩来才华出众,气质非凡,迅速赢得了张申府的敬佩,张申府毫不犹豫地将他介绍进入党组织。几年后,朱德也成为张申府的入党对象之一,张申府和周恩来共同为朱德的加入提供了帮助。

然而,张申府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24年,他加入黄埔军校,但仅仅一个月后,他便因与蒋介石性格不合而辞去了职务。张申府曾解释辞职的原因是“天气太热,军校位置偏远”,但他最终透露,真正的原因是他无法忍受蒋介石的专横和不容忍的态度。

尽管如此,张申府在政治和教育领域仍然继续活跃。之后他投身教育事业,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并深入研究哲学,特别是罗素哲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重新投身政治,参与了各种民主活动,并在1946年参与了政治协商会议。

然而,张申府晚年的政治行为却引起了广泛争议。在1948年,他发表了一篇不合时宜的文章《呼吁和平》,这使得他与民盟及其家人产生了严重矛盾。张申府的这一行为彻底摧毁了他的一部分声誉,也让他失去了朋友和支持者。其后,张申府回到北京图书馆,度过了最后的岁月,但最终因言论问题再次遭受打击。

1986年6月20日,张申府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官方媒体将他称为“爱国民主人士”和“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这份简洁的评价似乎也成了对他复杂人生的最终定论。

张申府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遗憾,他的性格和行为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许多人认为他刚烈且有些天真、幼稚,正是这些性格缺陷使得他未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革命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你就不应该给自己算那一卦呀!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跑到香港断送了性命”。 1941年,一位身穿长裙,盘...
原创 独... 一、20世纪石家庄嬗变发展的三大高光时刻 石家庄的起源可追溯到元代,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原名“石...
原创 犹... 当提到犹太人时,大家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呢?聪明、商业头脑、资本家、大屠杀……这些形容似乎总是伴随...
原创 生... 引言 户籍制度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扮演着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对后人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原创 杜... 一、《特赦1959》之后 在电视剧《特赦1959》的最后,杜聿明、王耀武、邱行湘等人被特赦后,迎来...
原创 我...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不安的时代,甚至比东汉末年的三国混战还要混乱不堪。正是在这一时期,...
原创 霍... “饮马瀚海,封狼居胥。” 霍去病,这位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武将,被誉为“冠军侯”,他创下的功勋...
原创 中... 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它逐渐发展成为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参加科举并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往往在未...
原创 尚... 关于从一品的总督是否能直接晋升为正一品大学士的问题,读者提出了疑问,希望能有相关的解释文章。在这篇文...
原创 不... 历史的迷局:南宋的外交与战争策略 南宋是一个充满谜团的朝代,和传统的汉族王朝有着显著的区别。不同于...
丢了400年的幽云十六州,为何... 公元936年秋,太原城头的寒风裹挟着石敬瑭颤抖的笔尖。这位后唐叛将以颤抖的双手在《割地盟书》上签下名...
原创 作... 清代是中国古代藩属体系最为完备的一个时期,也是这一体系在西方列强主导的条约体系冲击下走向终结的时代。...
原创 同... 在清朝官制中,虽然有些官职看似相同,但实际地位却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可以从三个问题入手,探讨这些官职之...
原创 关... 从古至今,凡是被尊称为“圣人”的人物,往往都是有着非凡能力的人。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孔子,便被后世尊为...
千年晋祠亟待修缮!木质腐朽墙体... 太原晋祠的修缮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项工程肩负着守护这一历史文化宝藏的使命。借助科学的规划与精心的施...
党史百年天天读 ·5月12日 重要论述 1935年5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郊外召开扩大会议(即会理会议),统一对遵义会...
原创 古... 在许多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师爷的身影,尤其是在县衙或其他官府的场景中。虽然他们没有正式的官职...
原创 人... 相信很多看过清宫剧的人都对“流放”这种残酷的刑罚有所了解。每当皇帝气愤至极时,就会下令将某个大臣以及...
原创 刘...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麾下,名将辈出,其中有一支赫赫有名的“云台28将”。其中,许多战将的名字早已...
原创 新... 在新疆的博物馆里,陈列了一批特殊的展品,那就是唐朝边防军战死士兵的遗骸。那些遗骸躺在展柜中,这些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