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世界是一场轮回。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多个辉煌的王朝,诞生了数不清的传奇故事。每当我们回望那些王朝的兴衰,看那些英雄人物如何逆天改命,我们会发现一些事情似乎总是如同昨天重演,似曾相识,令人震惊。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三次“神秘”的巧合事件,仿佛在默默印证着世界或许真的是一个轮回。
第一个巧合涉及到两个王朝,一个是秦朝,另一个是隋朝。尽管秦朝与隋朝之间相隔了将近八百年,但这两个王朝的命运却十分相似。
首先,秦朝和隋朝都出现在经过长时间混乱后的时代,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秦朝在嬴政的带领下横扫六国,结束了东周(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多年的纷争;隋朝则灭掉了南北朝多个割据国家,统一了分裂了近三百年的中国。
其次,秦朝与隋朝的开国帝王都是历史上备受称赞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修筑并联通了万里长城,成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则统一了南北,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启用科举制度。
然而,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个命运非凡的国家,居然都在第二任皇帝的治理下走向了灭亡。
在秦始皇临终时,他原本希望将帝位传给贤能的长子扶苏。但当时扶苏正在北方,赵高却以权谋私,蛊惑了年轻的胡亥。秦始皇去世后,赵高与李斯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并迫使扶苏自尽。胡亥即位后,赵高权力巨大,执行暴政,最终引发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导致秦朝灭亡。秦朝覆灭后,刘邦建立了汉朝,迎来了盛世的开端。
然而,七百多年后,隋朝的历史似乎再次重演。在隋文帝杨坚去世时,他本打算将皇位传给长子杨勇,甚至在临终前想复立杨勇为太子,但杨广却阻止了这一计划。杨坚驾崩后,杨广篡位,自立为帝,并假借诏书逼死了杨勇。杨广即位后,不仅大规模修建了大运河,还发动频繁的战争,导致百姓劳苦民怨,最终隋朝也在内外压力中灭亡。隋朝灭亡后,李渊建立了唐朝,迎来了盛世的辉煌。
看到这些相似的历史,我们不得不怀疑:秦朝与隋朝的命运真的是巧合吗?
汉高祖刘邦年轻时曾任沛县亭长,他曾被派遣押送一批农民到骊山做苦力。途中,很多农民悄悄逃跑。刘邦看到人越来越少,心想既然到骊山也注定死去,不如让他们都走。他便趁夜放走了这些人,并告诫他们:“你们赶紧跑吧,我也要跑路了。”众人被刘邦的仁义所感动,很多人反而选择留下,决定跟随刘邦。
有一次,他们在路上遇见了一条白蛇横在路中,众人见到蛇都害怕不敢上前。这时,喝得微醺的刘邦跃上前,拔剑将白蛇斩成了两段。继续前行不久,他们又遇见了一位放声哭泣的老妇人。众人好奇,便上前问她为何如此伤心,老妇人说:“我的儿子是白帝子,刚才他化作蛇横在路上,结果被赤帝子一剑斩杀,所以我悲伤。”大家听后认为她在胡说八道,准备责打她。但那老妇人忽然消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刘邦却并不在意,心生自豪。
大家都知道,后来刘邦成功推翻秦朝,击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然而,刘邦无法预料的是,几百年后,汉朝竟然经历了短暂的停滞。王莽毒死汉平帝,篡位建立了新朝。王莽的出现,仿佛是当年白蛇的复仇,试图断裂汉朝的命运。
不久后,王莽被迅速推翻,汉室重新掌权,建立了东汉。巧合的是,东汉与西汉的历史,恰好各自持续了200年。事实上,刘邦斩蛇的故事,早在东汉之前就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高祖本纪》里,并且他特意加了“蛇遂分为两,径开”的描述,耐人寻味。
大宋王朝的江山起源于一个7岁的小帝,正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末代皇帝,柴宗训(周恭帝)。当时,赵匡胤是后周的大将,掌握重权,朝廷中只有一个幼帝和垂帘听政的太后在执政。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立为帝,回京逼柴宗训禅位。同年,赵匡胤建立了宋朝。
时光来到公元1279年,3月19日,蒙元大军攻破南宋的防线,南宋已退无可退。随着幼帝赵昺和陆秀夫以及皇室800余人跳崖自尽,10万宋朝军民随之跳海殉国,宋朝宣布灭亡。巧合的是,这位幼帝赵昺的年龄也正好是7岁。
宋朝的命运,如同一个轮回,起初是一个七,最后也以一个七画上句号,这一切仿佛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历史的巧合不止这些,类似的事件在漫长的历史中屡见不鲜,往往是用新的方式、不同的角色和地点再次上演。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这些历史中汲取智慧,避免让同样的悲剧重演。
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历史巧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