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要做事,必须得找志同道合的人|资治通鉴
【发生时间】
公元一九零年
【通鉴原文】
董卓在雒阳,袁绍等诸军皆畏其强,莫敢先进。
曹操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倚王室,据旧京,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
【通鉴解析】
志同道合这个词我们经常说过,但什么是志同道合,怎么样才算得上是志同道合呢?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志,指的是志向。道,指的是世界观、价值观。
志同,指的就是有着相同的志向。道合,指的就是世界观、价值观合得来。
志同道合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因为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单靠个人是很难的,必须要学会组建团队,发挥团队优势。而组建团队,则必须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
在团队中,特别是层级越高的团队,或者初创的团队,越需要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配合,这样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分歧和内耗,共同把事情做好。
对于个人来说,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则能够帮助自己更好成长,互相进步。
毛主席在年轻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交友的规则,那就是一切以求知为主。要想成为朋友,必须要做到求知第一,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不谈家务琐事。
正如陈赞周所说的:「择友甚严,居恒骛高远而卑俗流,有九天俛视之慨。」
因为在年轻的毛泽东看来,他必须要先求知,必须先要去救中国。也正是如此,年轻的毛泽东,身边逐渐聚集着一大批有志青年,他们都是志向远大的人,都有着救苦救难、救国救民的心。
一、曹操的无奈
回到《资治通鉴》中来。
公元一九零年,各地起兵纷纷讨伐董卓。函谷关以东的各州郡,纷纷推举渤海郡郡长袁绍为联军盟主。
袁绍是豪门世家,有着强大的关系网与背景资源,因此能够号令群雄。
这些起兵的人中,就有曹操。此时的曹操,任骁骑校尉,驻扎在酸枣,即河南延津县。
实际上,联军虽然规模不小,浩浩荡荡,但是面对董卓的凉州军团,依然是心有余悸,不敢轻举妄动,因此联军内部,谁都不肯去做出头鸟。
说来也奇怪,联军集合之后一直都没有什么大动静,他们每天基本上就只做两件事情:开会、喝酒。
先是开会研究怎么干掉董卓,然后就是大家聚餐喝酒。这种光说不练的生活方式,非常惬意。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加入到一个公司里面,每天上班的任务,就是开会画大饼,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多么舒服。
但是,如果团队里面有有志之士,那么他待在这种氛围里面,就会觉得特别难受,例如曹操。
看到袁绍等联军的做法,曹操心里非常不爽,他多次跟袁绍说要发兵,但是袁绍都没有同意。
曹操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倚王室,据旧京,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
曹操认为,现在大军都已经集结完毕了,就剩下出军了。并且董卓是个暴徒,暴虐无道,焚烧皇宫,挟持天子。
曹操认为,此时出军的时机已经非常好了。还有,出军的理由也非常充足。在这种情况下,联军无动于衷,实在是令人不解。
我们回过头来看,曹操的意见,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在当时,如果能够集合全军之力进行详细谋划与推进,是能把这件事情完成好,只可惜没有人重视。
实际上,联军内部各方势力并不统一,各怀鬼胎。而盟主袁绍更是有自己的想法。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过,袁绍这个人,是一个玩政治的高手。也就是说,他不傻,他会积极谋求自己的利益。
袁绍认为,董卓的凉州军团,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一支有着巨大战斗力的军队。而自己的联军,虽然浩浩荡荡,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如果真的打起来,谁胜谁负,是说不定的。拼命的事情,让别人去做,自己肯定是不会去做的。就像他之前一直鼓动何进去除掉宦官一样。
因此,曹操只能够独自帅军西上,准备进攻成皋,即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但是,曹操的兵力少得可怜,敌众我寡。
曹操这一次出军并不利,不敌董卓的将领徐荣,被徐荣打得落花流水,还被流箭射中,差点交待了。还好曹洪拼死护卫曹操,还把自己的战马给曹操,让曹操赶紧上马逃跑。
差点没命的曹操,跑回到酸枣。可在酸枣见到的一切,令他心寒。
联军非但没有任何作战准备,反而继续饮酒作乐,聚会玩乐。而曹操的失败,没有为这个联军队伍增添紧迫感,反而让大家觉得,这仗确实是不能打的。既然不能打,那就继续开会,喝酒。
对此,曹操非常生气,责备大家,继续提出对抗董卓的建议。
但是,曹操的建议依旧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肯定,曹操无奈,只能跟着夏侯惇离开联军,另起炉灶。而曹操的这一次离开,也彻底与袁绍决裂,两人一南一北,一争一斗,这一点我们后期再说。
顷之,酸枣诸军食尽,众散。
曹操离开之后不久,酸枣的粮秣告尽,联军也宣布解散。不仅如此,联军内部也起了矛盾,互相残杀。
这一次联合作战行动,宣告失败。
二、志同道合
《素书》曾经讲过:「同志相得。」
那什么是同志相得呢?
那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有着相同志向,相同世界观的人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成长,互相促进。
在实际工作与生活当中,要想独立蛮干把事业推进,并不是很现实的。那么,就需要寻找同事来互相协作。而同事的挑选,并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相信大家都有遇到过很难相处的同事,对于这种同事,想要相处好,是很难的事情,会带来极大的内耗。对于公司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员工跟公司无法做到「同志相得」,员工与公司之间无法互相理解,互相促进,那么就会想方设法去偷懒,去剥削,非常痛苦。
怎么办呢?
首先,第一种方法是想办法去解决,让大家逐步形成相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或者是形成一致的工作方法,这种并不简单,但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无法解决,那么就要采用第二种方法,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更高的眼界与水平,去结识其他能够志同道合的人。
就像曹操,面对袁绍联军,一开始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但是他跟袁绍联军,就是属于典型的不同志,因此无法相得。所以,发现第一种办法根本行不通,就只能转向第一种方法。
有了能「同志相得」的同事之后,就需要互相理解,互相督促,互相进步。同时,逐步去形成团队精神,让这种精神,形成一种氛围,随后去吸引更多能够同志的人来加入。这样的团队,是能够形成一种合力,让团队发展壮大,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
「同德为朋,同类为友」,找志同道合的人,做更好的自己。
就像鬼谷子诉说的:「揵而内合」。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是一样的,理想也是一样的,合作起来就像是打了润滑剂的齿轮,吭哧吭哧的,毫不费力。
新春将至,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触类旁通】
遇到困难总得解决,逃避不是办法|资治通鉴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
稽圣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