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其中古代史又可细分为先秦、汉唐以及明清三大时期。先秦历史涵盖了从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到夏、商、周三代的兴衰,最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发,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权。
在我国,先秦历史的考古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类文物和历史资料的发现证明了几千年前,中国大地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然而,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从原始部落社会向真正国家政权转变的文明,却一直困扰着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虽然关于夏朝的文献记载并不少,但至今尚未有确凿的考古证据能够证明夏朝曾经存在过。这一困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难道夏朝这一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古代政权,根本就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吗?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中国中,唯独中国的文明没有经历断代,一直传承至今。其他三个文明则都因外族入侵或是文化大变革等原因而中断或彻底改变。而古中国的文明尽管经历了漫长的战乱与外敌入侵,文化却一直保持着连续性和传承。因此,我们常常自豪地提到“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这一说法在许多国外考古学者看来,却并非完全成立。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夏朝并没有存在过,中国的历史实际上只有四千五百多年。
从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来看,夏、商、周三代总共持续了大约1500年,这已经占据了整个中华文明历史的三分之一左右。商朝和周朝的文明遗迹和史料非常丰富,考古学界对此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存在。然而,作为中国最早的政权,夏朝至今依然缺乏直接的考古证据。无论是在地层中的出土文物,还是历史文献中对夏朝的记载,都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在商朝之前,中国确实存在一个称为夏的文明。
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化的国家,夏朝与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展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夏朝的建立象征着从神话历史进入到现实历史的过渡。夏朝的创立,标志着从神话时代的“盘古开天”到商周文明代表的“人类历史”正式开启。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神话往往用来解释自然现象,而古人无法通过科学手段理解的现象,就通过人格化的神祇来解释。
夏朝的建立者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他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治理了共工怒触不周山引发的洪水。然而,水神共工显然属于神话范畴,因此,一些国外学者对夏朝的存在提出了质疑。这一观点并非毫无依据,因为多年来,中国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也未能从考古和史料中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夏朝的存在。
目前已知最早的考古证据是甲骨文,甲骨文中记录了商朝的祭祀和占卜等宗教活动,但对于更早的夏朝,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文物和遗址可以证明它的存在。更令人困惑的是,后世的史料对夏朝的描述也没有清晰地展现出其国家的风貌、文化特色以及历代的君主。
最早对夏朝有所记载的史料来自周朝,周朝的史书记载了商汤灭夏的事件,但并没有明确描述夏朝的政治体制、文化成就等重要内容。此外,商朝留下的甲骨文中,几乎没有任何涉及夏朝的记载,连商汤灭夏这样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也未在商朝的文字中有所体现。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商汤在商朝建立之初,仍然享有崇高的地位,商朝的后人会定期以最隆重的仪式来祭祀他,但在商朝的文字中,商汤最重要的功绩竟然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幸运的是,在1959年,考古学家徐旭升在河南豫西地区发现了二里头遗址。经过细致的研究和碳14测定,考古学家推测这一遗址的历史比商朝早,约可追溯到公元前1900年左右,这一时期与夏朝的年代非常接近,因此,二里头遗址被认为可能就是夏朝文明的一个遗迹。然而,经过进一步的文字研究,考古学家发现二里头遗址中并没有能够确指示该地为夏朝都城的明确文字。
如果二里头遗址并非夏朝的遗址,那在商朝之前是否存在过其他强大的文明呢?这一问题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考古学家表示,关于夏朝的研究再次陷入了困境。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夏”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常常指代太阳、阳光等自然现象,表示古人对太阳的崇拜,并不特指某一文明或政权。
那么,商朝和夏朝的人民到底如何称呼自己的国家呢?古籍中有一段记载提到,商朝国相尹帮助商汤击败了“西邑”,而“西邑”很可能就是夏朝的指代。这一推测与历史记载相符,夏朝的建立源自大禹的儿子启,商朝的统治者担心商汤在推翻夏朝之后,会遭到天神的惩罚,于是他们不断去“西邑”祭祀,以求上天保佑。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禅让制的结束,封建制的开始,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奴隶制政权。虽然我们对夏朝的了解仍然有限,出土的文物也极少,但我们仍然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夏朝遗址被发掘出来,从而为我们揭开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
历史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