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政府严禁公开的1张照片,至今可以清晰看到“不许可”3个字
迪丽瓦拉
2025-09-06 03:03:29
0

1937年12月3日,上海的街头到处飘扬着太阳旗,街道两旁,上海的市民被日军强行赶到街上,身体颤抖着站立,面容紧张。原来,这一天是日军庆祝占领上海的日子,同时也庆祝松井石根晋升为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的日子。

就在这时,松井石根在护卫队的簇拥下,出现在了上海的街头。他脸上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诡异笑容,时不时地挥手向人群示意,显得异常得意。然而,突然之间,一位年轻人从人群中迅速冲了出来,他从衣服中掏出一颗手榴弹,迅速拉开引线,用尽全身力气将它投向松井石根。

随着一声巨响,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捂住耳朵,蹲了下来,周围的空气瞬间被浓烟笼罩,而松井石根也被这股烟雾所吞噬。当他准备掏出第二颗手榴弹时,他的动作被突然扑过来的日军士兵打断,松井石根被他们按倒在地。

这位勇敢的青年是谁?他的刺杀行动是否成功?而他又与日军政府严格封锁的照片有何关联呢?今天,我们将讲述这位抗日英雄——孙景浩的故事。

1937年8月15日,淞沪会战全面爆发的同时,松井石根也坐上了上海派遣军司令的位置。自此,他开始了对中国人民的残酷镇压,他的罪行如一场恶梦席卷着上海。松井石根的言辞充满了自信,他在东京的欢送会上曾宣称:“无论如何,我要打到南京去。”这个不知羞耻的言论,背后隐藏的是更大的阴谋——他正是南京大屠杀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果不其然,松井石根一到上海便积极投入到淞沪会战,他利用有限的兵力,不择手段地从各地调集了28万日军进行进攻。经过三个月的激烈战斗,虽然日军损失惨重,但松井石根依然笑着占领了上海。进入上海后,他面目全非,下令日本兵对上海百姓进行肆意的烧杀抢掠,所有人无一幸免,甚至对那些杀害百姓最多的士兵大加表扬。他还纵容部队使用毒气战,进一步残害抗日军民。

此时的上海,百姓的生活犹如地狱。孙景浩与父母也未能幸免。孙景浩是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排版工人,家庭原本过得安稳,父母经营着一间小店,生活过得平凡而温馨。然而,这一切随着松井石根的军队进入上海而彻底改变。

一天,孙景浩和往常一样,早早前往单位上班,父母也打开店门,开始一天的生意。傍晚,日军突然闯到他们家门前,不容分说,直接开始抢劫,并且挥舞枪械砸向他们的店铺。孙景浩的父母看见这一情形,心生愤怒,准备上前理论,却在还未开口时就遭到了日军的枪击。两颗子弹直接击中他们,夫妻俩瞬间倒地,鲜血染红了地面。

这一幕正巧被下班回家的孙景浩亲眼所见,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仇恨的火焰在瞬间燃烧起来。就在他准备冲向日军时,好在被一位朋友及时拉住。尽管如此,这份仇恨却深深烙印在他心里,随着日军继续肆意在街头抢掠、杀戮,孙景浩每次看到都深感自己力量的微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与愤懑。

然而,就在他觉得一切无望、心灰意冷之时,为父母复仇的机会终于到来了。在看到日本人继续无情地屠杀上海百姓后,组织决定采取行动,最终领导者愤怒拍案,决定刺杀松井石根。“松井石根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但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陷入了沉默:“派谁去执行这个任务呢?” 是的,这个任务的执行者必须是忠诚于组织、又对日军充满仇恨的勇士。经过多番考察,孙景浩最终被选中。此时,孙景浩对此全然不知,但很快,他就被带到了组织领导面前。

领导告诉孙景浩刺杀计划后,孙景浩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任务。他深知,这可能意味着生命的代价,但他从不曾退缩。“我明白!如果我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松井石根的死亡,让百姓不再受苦,作为中国人,这是我的使命,绝无遗憾。”

最终,孙景浩成为了刺杀松井石根的唯一执行人。行动定于松井石根上任的这一天。在同伴的掩护下,孙景浩成功混入庆祝的人群。当松井石根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这时,孙景浩的同伴悄悄将两颗手榴弹交到他手中,他将它们小心地裹在衣服里,准备着向目标发起致命一击。

然而,历史的转折在那一瞬间发生。孙景浩掷出的手榴弹被松井石根的护卫队员挡开,爆炸波及三名护卫队员,但松井石根仅受到轻伤。就在孙景浩准备投掷第二颗手榴弹时,他被扑倒在地,枪声骤然响起,孙景浩的身体随即跌落。

日军惧怕孙景浩身上可能藏有更多爆炸物,决定在他已无气息的情况下对他进行搜查。可这一丑陋的画面恰巧被一位日本记者捕捉到,并拍摄下来。由于日军严令封锁这一事件的所有影像,担心照片会泄露出侵华真相,影响日军形象,最终将照片删除并盖上“不许可”字样。

尽管孙景浩英勇牺牲,却永远未能闭上双眼。他的死,松井石根并未被完全打倒。然而,时光流转,11年后的1948年,松井石根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抗日战争胜利后,松井石根被判为甲级战犯并在远东军事法庭上绞刑处死,终告一段落。

孙景浩,这位平民英雄,直到1977年,才被殷占堂先生发掘并让世界记住。孙景浩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中国的尊严与血性。他的英勇事迹,至今感动着无数后人。他为父母复仇、为百姓复仇,用生命为国家争光,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论河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每当提起河南的历史文化,我们总会说:“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外贸易和海运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中国乃至世...
原创 她... 华夏大地广袤无垠,历史悠久绵长,孕育了无数巾帼英雄。她们的英勇事迹被镌刻进了史册,直至今日依然为世人...
原创 徐...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无数辉煌的文化成就和杰出人物,至今仍为后人所...
原创 身...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主要发生在大国之间,尤其是齐国、楚国、晋国三者的相互争斗。而吴国与越国的...
原创 原... 春秋战国时代,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可以一己之力抵挡其他大诸侯合纵连横。远交和近攻,是相辅相成的手段。 ...
原创 西... 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尤其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冶金术、文字以及城市的诞生...
原创 精... 自古以来,关于中国古代帝王的健康问题及其死因,一直是充满谜团的议题,层层迷雾让后人猜测无穷。今天,我...
原创 2... 你敢相信吗?仅仅凭借一个来自清朝的地址,一个21世纪的台湾女孩,竟然真的找到了自己家族的祖籍。这可不...
原创 为... 提到“穿越”这一词语,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便有类似的故事传...
他们让文物“开口说话” 让文明... 讲解员肖玥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 何文涛 实习生 许静 图/羊城晚报记者 ...
原创 罗... 本文从历史的背景和文化的语境出发,探讨了罗马帝国的宗教多元性以及普罗旺斯地区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我们...
原创 赵... 对于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赵国,除了胡服骑射,最耳熟能详的两个典故就是“将相和”与“廉颇老矣,尚能饭...
原创 晚... 历史讲述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最终日本的海陆两军将清朝军队重创,大清不敌,...
原创 张... 张飞的儿子张苞对蜀汉的重要性不可小觑,他的死令诸葛亮悲痛欲绝,甚至痛哭吐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建...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亮点... 本报讯(记者 范朝慧)5月12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
原创 廉... 战国四大名将——廉颇、李牧、白起、王翦,均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战国七雄中,赵国和秦国最为擅长用...
原创 前... 1954年,在一场关键的扩大会议之后,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终于确定为呼和浩特,标志着内蒙古长达七年的首...
原创 皇... 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其中对联是我国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