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你没有看错。这段历史并不是晚清时期,也不是民国,而是20世纪90年代的1993年。
在1993年这一年,我们与曾经的宿敌日本之间的生产力对比达到了令人震惊的极值,数值为94.55。这意味着,近100个中国人的总生产力才勉强抵得上一名日本人的生产力,数字背后隐含着两国在经济实力上巨大的差距。而在与当今最令人不快的敌人——美国的对比上,最为极端的数值则出现在1949年。众所周知,那一年恰逢国共内战刚刚结束,导致数据偏差较大。因此,真正值得关注的数字应是1987年,当时数值为79.58,说明80个中国人才勉强相当于1个美国人的生产能力。此外,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1978年至1993年这整整15年间,美国的生产力始终保持在我们60倍以上,直到1993年,这一差距保持到最后一年。从下面的数据图中,便能清晰地读懂整个历史的演变与背后的深意。
追溯到1840年,中国经历了一场灾难性的战役——鸦片战争。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民不幸地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已远远落后于世界。他们手中仅有的刀枪根本无法抵抗自大海而来的外敌,甚至连保护自己的财富、领土地和人民的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这场战争不仅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沉重的创伤和痛苦,至今仍令人心痛;同时,它也震醒了无数国人,意识到为了振兴国家和守护家园,必须采取全新的应对方式。
如今普遍认为,在1840年,英国的人均GDP大约是中国的5到10倍,这个初入工业时代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轻而易举地战胜了逐渐走向衰落的封建农业国家。或许许多人认为那便是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最遥远之时,毕竟那个时候的经济差距似乎跨越了整整一个时代。然而,现实远比想象的负面状况要更加严峻,许多人都未曾想到,最显著的差距其实已出现在30年前的1993年。
对于许多人而言,90年代似乎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时代,但事实上,那段时期也恰恰是我们离梦想最为遥远的阶段。如果想要详细剖析其中的原因,除了因沉浸于政治运动而难以自拔及造成的一系列后遗症外,还包括无法与全球先进技术进行有效交流等因素。考虑到从1976年已经过去了整整17年的时间,这失落的17年,对于中国人民面对外部世界时内心的苦涩感受相信大多数40岁以上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和答案。
镜头拉回到今天,时间如同焰火般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迈入2023年,整整30年过去了,如今的GDP稳居世界第二的我们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
回顾1993年的日本,那似乎是一颗璀璨的烟火,耀眼于夜空。然而,自那以后,他们经历了停滞不前、实际上是倒退的失落30年。知名品牌如索尼、松下、东芝、日立和NEC就像灿烂的流星,曾在我们眼前划过,又迅速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宛如高悬天际的美国,自1993年之后,逐渐在我们崇拜的目光里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与热度。或许是因为我们也即将蜕变为一颗新的恒星。他的光芒虽依旧强大,但我们已能直面其余晖,不再感到压倒性的耀眼。
不知是否可以用“短暂”这个词来描绘这30年,我们艰难地跨越了自我。尽管或许有些人会自我怀疑,认为许多目标难以实现,但请回头看看30年前的自己。
不用感到害怕,更不要畏惧。经历绝望与失望之后,终将迎来灿烂的希望之光!
——献给所有为中华崛起而奋力读书的人。
附注:数据来源和相关疑问请查阅下面的文章《中华之殇,至暗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