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曾存在仅69年的世界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布解体。当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联的国旗时,也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终结。
在20世纪,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曾把苏联视为最大的敌人,同时也对中国保持高度关注。尽管苏联解体后,中国已经崛起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强大国家,按照美国的惯常做法,本应趁机对中国进行遏制,然而美国却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为什么会这样呢?
美国在上个世纪通过一战和二战的军火贸易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有言称,欧洲的灾难,成了美国的机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推翻了沙俄政权,建立了世界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苏联初建时经济非常萧条,综合国力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相差甚远,但随着列宁去世,斯大林接管后,苏联逐渐超越了英国、法国、德国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接近美国的地位。从此,苏联便成了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二战期间,苏联的红军表现尤为强悍。战争伊始,苏联的军队人数为500万,至战争结束,苏军已经发展到1200万人的规模,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如此庞大的军力,使得美国不得不开始对苏联保持警觉。
1945年7月,美国成功研发并使用了具有世界毁灭性威力的原子弹,牢牢把握住了全球霸主的地位。然而仅仅4年后,苏联也迅速制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弹,成功跻身超级大国之列。苏联的巨大领土、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力量使其与美国的关系迅速进入冷战阶段。
为了制衡苏联,美国采取了两种手段。一方面,美国与苏联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意识形态扩张,试图让更多国家加入美国阵营。苏联也不甘示弱,誓言与美国一较高下。到70年代,苏联的军事力量已达到巅峰,核武器数量超过了美国。
然而,苏联强大的背后埋下了隐患。为了追求快速发展,苏联将大量资金投入军事建设,这导致了经济失衡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苏联国内对自由民主的渴望也开始悄然滋生。美国通过媒体和文化渗透,成功地激起了苏联民众对政府的不满。随着时间推移,苏联的腐败和高压体制逐渐引发了民众的抗议,最终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并没有立即对中国采取行动,原因有三。首先,中国与苏联截然不同。中国自古文明悠久,西方国家对中国始终抱有忌惮之心。尽管美国多年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在中国进行思想渗透,然而这些手段并未奏效,反而暴露了美国的真实面目。中国凭借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意志力,不仅在抵御外敌方面表现出色,且成功引发了全球对其崛起的广泛关注。
美国试图复制其对苏联的做法对付中国,但这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中国在抗美援朝时的英勇表现,以及其后自主研发的核武器,都让美国对中国的直接干预心生忌惮。特别是中国通过核武器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展示了其自我保护的能力,令美国深感威胁。
其次,美国在此时面临了中东危机的挑战。随着苏联解体,中东地区由于石油争端而陷入战争。美国为了保护其在中东的利益,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应对这一危机。1989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国立即介入,发动海湾战争,并随后长期保持在中东的军事存在。
再者,欧盟的崛起也让美国不得不分散注意力。欧盟成立后推行统一货币欧元,直接威胁到美国的经济霸权。美元作为美国的主要金融工具,面临着欧元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在此背景下,美国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应对欧盟的挑战上,而中国的崛起则成为了暂时无法正面应对的战略威胁。
在20世纪末,欧盟通过经济一体化走到了全球经济舞台的前沿,超越美国的经济总量。与此同时,美国通过挑起中东战争来确保石油资源的控制,试图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尽管如此,中国的崛起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不再能像以前那样轻松干预中国的发展。如今,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美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帝国主义的霸权逐渐衰退。
在全球政治格局发生剧变的时代,一个国家若心生侵略他国之念,终将迎来被他国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