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逃离广东时的兴奋,定居江西后的幸福:记正统年间的大明淮王家族
迪丽瓦拉
2025-09-06 07:04:19
0

前言: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六月,广东韶州府知府衙门再次迁回了位于韶州府学宫西侧的旧址。这座建筑曾在宣德年间被改作淮王府,住在其中的是仁宗皇帝的第七子淮王朱瞻墺。为了迎接新的知府大人入驻,衙门在搬迁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改建工作。比如将原本面阔七间的正堂,改为了五间,以符合亲王府承运殿的规格要求。

丁酉年,淮王府被恢复为韶州府治。最初设立淮王府时,韶州府治便已经改建为王府。到此时,淮王府被迁至饶州,所以有命令恢复韶州府的旧治。—《明英宗实录卷十八》

淮王竟然被派往广东担任藩王,这个安排显得有些不合常理。实际上,朱瞻墺在韶州只待了短短七年。那么,这位淮王殿下及其家族在明英宗正统年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成为明英宗。由于新天子年幼,他对于外藩的几位叔父,特别是淮王朱瞻墺,采取了拉拢的策略。

淮王趁机向小侄子上奏,提到自己在岭南多年来深受湿热瘴疠困扰,实在难以忍受,于是请求朝廷为他换一个封国。英宗听后,便体恤道:“七叔受苦了,我已经为你在江西安排了新的封国,王府正在修建中,等到今年冬天就可以迁往。”

甲寅年,英宗在给淮王的信中写道:“我听说叔在韶州常受瘴疠之苦,心中非常挂念。如今特选江西饶州府,地气平和,适合建立新的王国。已令有关部门着手修建,你可在今冬择日迁至。”—《明英宗实录卷八》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英宗在给宗室的家书中,往往自称“予”,而不是“朕”。这是为了显得语气亲切、非正式,通常“朕”是用在正式的敕书中。

回到正题,当年冬天,淮王从韶州启程,翻越大庾岭后,才得以坐船前往新的封地——江西的饶州府(今江西鄱阳县)。对于亲王迁国这样重大事务,涉及到许多细节安排。英宗不仅考虑到王府的建设,还安排了许多具体事宜。

首先,淮王府的原址是在府治的基础上改建的,新的饶州府治则自建在城中空闲地。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淮王府的遗址位于饶州府文庙东侧。虽然有资料称王府面积仅为八千平方米,但笔者对此存有疑问,毕竟淮王的六哥荆王朱瞻堈在蕲州的王府,面积便有十三万平方米之多。

其次,三皇庙锦衣巷的一块空地被用作淮王府的仪卫司用地,并且在此地安置了本府的官军旗校。

再者,余干县的强山地四百二十亩被划为王府的薪材供应地。余干县位于鄱阳湖东南岸,强山则是位于该地与九江府都昌县相接的地方。

然而,由于王府官员和军队人员庞大,迅速迁至新地,必然与当地百姓产生矛盾。淮王府的教授郑良等人甚至和百姓争夺房屋,使用暴力将民众驱逐。为了安抚局势,英宗发出了一道敕书,警告王府的官员和军校人员。值得注意的是,皇帝在这道敕书中使用了“朕”,表明此事对他来说非常严肃。

“朕念王为国家至亲,姑容尔等之罪。尔等自今宜上体朝廷亲亲之心,改过迁善,无累王之令德。凡府中内外官员及军校所行违法,必须启王究治。如其顽固不悛,具实奏闻。”—《明英宗实录卷十七》

一切安顿妥当后,淮王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和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两次请求进京朝觐,但均因“道途遥远”被回绝。直到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四月,淮王再次上奏,提出自己所用的冕服、皮弁和鞋子因年久失修,需朝廷重新赐予。英宗回复道,所需材料已备齐,王府可自行制造,毕竟衣服合身、鞋合脚,都得量体裁衣。

不过,就在当年十月,淮王终于实现了他长久以来的愿望,得以赴京朝觐。那时太皇太后张氏因病垂危,临终时极为思念淮王,英宗便以此为由召集外藩诸王进京。

尽管太皇太后在英宗派遣中官前去召唤后便去世,但她的遗诏依然要求亲王们赴京。由于淮王的地位较低,按嫡庶长幼的顺序,他需要等待太皇太后的亲儿子襄王朱瞻墡回京后才能动身。最终,淮王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二月十一日抵达北京,第二天便接受了百官的朝拜,仪式在奉天门东廊举行。

奉天门是北京故宫中的重要场所,原是皇帝议事接见大臣的地方。淮王作为亲王,接受百官朝拜时,自然不可能在正宫内,故被安排在东廊避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隋唐英雄传》是一部讲述隋末唐初英雄人物事迹的作品,故事中许多英雄人物,如秦琼和程咬金,大家都非常熟...
原创 为... 一听到“日本工匠精神”,就来气。 很多人都会满怀崇敬地觉得那是一种挺值得去学习的“大和文化灵魂” 不...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