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丁汝昌的后人感到极为愤怒和失望。作为一位民族英雄,丁汝昌在甲午战争中英勇作战,通过靖远舰迎战敌人,最终成功击中两艘日本军舰。然而,在被属下奋力救走后,他选择了投海自尽,以示殉国。这是丁家人引以为豪的历史,但当他们发现一本名为《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的书中竟然出现了“丁汝昌投降”的插图时,愤怒与不满油然而生。这一扭曲历史的描述,如若让孩子们误以为丁汝昌是向日本投降的罪人,那么他们该如何面对先祖,如何在未来的日子里自豪地述说自己的家族传承?
这本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在2017年9月出版的小学生读物,书中的插图严重扭曲了历史事实,令人匪夷所思。编者和审核人员到底是如何对此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的?
尽管甲午战争已过去一个多世纪,但这一场战争的惨痛教训仍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更是国人心中难以抹去的耻辱。丁汝昌在驾驶靖远舰拼死战斗时,原本希望与舰同沉,却被部下冒死救起。其后,他拒绝了日军的劝降,选择了英勇殉国。由于他屡遭不幸,丁汝昌的属下甚至以他的名义与日本签订了降约。在那场危难之际,光绪帝为了平息愤怒,下令处置丁家,并禁止丁汝昌的尸体安葬,令其后代在道义上蒙受了不少冤屈,流浪他乡,四处漂泊。
直到几年后,丁汝昌才得以复查,社会才逐渐认识到其真正的英雄本色。作为丁汝昌的后人,他们一直以祖先为荣,不论身处何种行业,始终在内心鞭策自己,绝不允许辜负先祖的名声。然而,如今小学历史教材中突然出现的这种对祖先的污蔑无疑令他们感到无比愤怒。
丁家后人坚定地表示,丁汝昌本是一位被铭记的民族英雄,其事迹早已镌刻于历史之中,绝不容许任何人对其进行污蔑。对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如此罔顾事实、任意编造、误导学生的行为,他们正考虑采取法律行动以维护祖先的尊严。
近年来,与历史教育相关的教材问题愈发严重,从教科书到辅导资料,甚至各类儿童读物,许多内容存在错误,部分甚至严重扭曲历史。若这些书籍被孩子们阅读势必会对他们的认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尽管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已决定回收该书,但自2017年9月出版以来的五六年间,这本书已经销售了多少本?这些书籍能否有效回收?许多孩子在看到插图后,可能会在心中根深蒂固地认为丁汝昌曾向日军投降。
对孩子们的误导又能以何种方式进行补救?我们的出版社确实需要增强审核机制,尤其是在儿童读物的出版方面,更应严格把关,确保历史真实性,切莫等到问题浮现后才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