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野史:咸丰临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谕,这是真的吗?
迪丽瓦拉
2025-09-06 09:33:27
0

在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帝王因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常常身陷权力的漩涡。对权力的贪欲与诱惑,让许多帝王在面对这一至高无上的权威时,揭开了人性的丑陋面。唐太宗因权力发动玄武门之变,亲手除掉了自己的兄弟;唐中宗李显在妻子韦皇后的阴谋下被毒死;燕王朱棣发动北伐,驱逐自己的亲侄子夺取了皇位;康熙晚年,九子争权的血腥夺嫡战更是令人瞠目结舌……这其中,皇权就如一条无形的魔咒,时常让君臣反目、父子成仇、手足残杀,夫妻离心等悲剧一幕幕上演。历史的轮回,从秦始皇奠定帝国基业之时起,到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掌控实权,几乎每一个封建朝代的兴衰更替,背后都离不开权力斗争的血腥与阴谋。

其中,汉武帝“去母留子”的事件,便是典型的为了维护皇权而采取的权谋之策。很多人都听说过清朝咸丰皇帝在临终时效仿汉武帝,曾下令除掉慈禧的故事,然而这一传闻并不可信。那么,为什么说它不是真的呢?让我们从咸丰皇帝的实际情况入手,逐步分析这一说法的虚假性。

咸丰皇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彼时的清朝早已进入衰退期,内忧外患不断。外有英法联军的侵扰,内有太平天国的起义,国家风雨飘摇,民生疾苦。咸丰即位之初,雄心壮志,意欲匡复祖宗的霸业,然而随着时间流逝,面对无尽的战乱与民众的痛苦,他逐渐感到身心疲惫,原本的激情已被现实的无奈所替代。外患方面,咸丰六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八年,清廷不得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求和。英法联军的再次侵华,甚至攻入北京,咸丰在危急时刻逃往热河避难。内患方面,太平军在咸丰元年攻占南京,并宣称称帝;同年,上海小刀会爆发,威胁京师安全。面对这些外忧内患,咸丰皇帝感到力不从心,逐渐失去了对大局的掌控,沦为一个对享乐产生依赖的帝王。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咸丰携妻子慈安皇后与长子载淳及生母懿贵妃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在这里,他被大量的奏折和报告困扰,满眼皆是“外寇、捻军”等让人头疼的字眼。无力应对的咸丰,将处理这些事务的重担交给了他最信任的人——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慈禧。与慈安皇后不同,慈安性格温婉,虽然身份尊贵,但在处理政务时明显缺乏决断力。慈禧则是一个非常精明能干的人,既为咸丰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又能在政治上拿出主意,这让咸丰渐渐依赖她。

然而,慈禧把持朝政的过程中,却引发了大臣们的不满。以肃顺为首的主战派不断上奏,要求宫廷后宫不得干预政务,二者之间的矛盾愈发加剧。咸丰对此心知肚明,并未过于干涉。咸丰在病重之际,选择在临终时封载淳为太子,并将权力交给了肃顺等大臣辅佐。与此同时,他还分别将“御赏”印章交给了皇后慈安,“同道堂”印章交给了载淳,而后者年幼,因此由慈禧代为掌管,直至载淳年长。咸丰的这些安排,证明了他并未效仿汉武帝去除慈禧。实际上,咸丰在当时并没有过多的可能性去做此举,因为慈禧在当时不仅仅是帝王的生母,还是唯一能有效管理朝政的女性。

从咸丰的个人情况来看,他并没有可以完全依赖的子嗣。在他驾崩时,载淳才年仅六岁,面对国家的重重困境,他根本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责任。而作为慈禧的儿子,载淳有着特殊的地位与重要性。因此,咸丰不可能做出以除去慈禧来加固权力的决定。而且,咸丰深知,权臣肃顺的野心如果不加制约,迟早会威胁到他儿子的统治地位。相比之下,慈禧作为生母,至少有归权的一天,能维持朝政稳定。

说到外戚专权,历史上确实存在如吕后、窦太后这类母强子弱的情况,但慈禧的家族背景与这些女性的家族背景不同。她出身于八旗的普通家庭,兄弟们都没有野心,因此咸丰相对放心。而且,慈禧的专权虽然在许多人眼中过于强势,但她的权力毕竟来自于母亲的身份,且没有外部强势势力支撑,因此,咸丰选择依赖慈禧而非肃顺或其他亲王的理由也在这里。

最终,咸丰未曾等到自己完全依赖慈禧的时期,便匆匆去世。而载淳的短命更让整个清朝的命运走向了不可避免的衰落。此时,尽管慈禧能够继续掌握政权,但国家的衰败已不可避免,历史的车轮依旧朝着它不可逆转的轨迹滚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百尺高楼一夜风,玉绳低转道旁松。宫娥不识边功苦,笑指岩前石径中。程咬金,生于公元589年,逝世于66...
原创 夏... 在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中,商汤灭夏的事件无疑是一场极具震撼性的政变。这个历史事件早在西周初期就被文献所...
原创 蜀... 刘禅常被讥讽为“扶不起的阿斗”,这一称号源于他在魏军逼近时未曾组织有效的反击,而是选择了坐等援军,甚...
原创 道... 在1860年4月,太平天国的李秀成部队对上海发起了进攻。若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这场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原创 李... 在唐朝时期,存在一种与现代死刑审查相似的制度,但其运作方式和现今有很大不同。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他们...
原创 主... 我们今天一起探讨:少奇同志是如何从幕后走向台前的? 一、1935年前的少奇同志:工运的幕后先锋 抗战...
原创 三... 正所谓“东汉末年、群英荟萃”,无论是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还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操,亦或者是鞠躬尽瘁...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后,有五位功臣被列为一等功臣,这五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和侯君集。为何侯...
原创 大... 乾隆皇帝自诩拥有“十全武功”,其中最为显赫的便是平定大小金川之战。两次战争历时七年,尽管实际战斗时间...
原创 安... 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发生在唐玄宗晚期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
福建温氏祖庭温镇宋代吏部尚书温... 温得一,生平事迹,散见于明《八闽通志》、《永春县志》、福建省大田县温镇《温氏族谱》,福建省大田县良元...
原创 大... 大清铜币是中国近现代货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还拥有显著的收藏价值。其...
原创 见... 1355年,年轻的朱元璋成功攻占了和州,驻守数月后,军中的粮草问题突显,迫使他将目光投向长江对岸的太...
原创 李... 江山的建立,往往伴随着对功臣的深刻怀疑与警惕。从汉朝的刘邦到明朝的朱元璋,开国皇帝对那些曾经一同打天...
原创 李... 提到唐初名将李靖,相信许多历史爱好者都不会陌生。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李靖无疑是位居顶尖的存在。他的...
原创 李... 故事从李渊的晚年开始,那时他已经把皇位让给了儿子李世民,但随之而来的是一段沉闷的生活。李世民并没有给...
原创 唐... 在历史上,总是有一些皇帝为后代留下了无尽的麻烦。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分封制度。刘邦在位时推动的这一体制...
原创 只... 还原前90年汉匈之战1:汉武帝的开战目的究竟是什么? 福尔摩斯曾说:“当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
原创 李... 前言 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于三岁登基,继而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相继早逝,慈禧太后几乎主政了四十余年。...
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晚清货币变... 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作为清朝光绪年间流通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意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