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人生最后一天:上午还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删改遗诏后穿上寿衣
迪丽瓦拉
2025-09-06 11:02:43
0

公元1908年11月14日,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帝驾崩的消息震动了整个天下。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中的一大转折点。

光绪帝对于清朝人民而言,是一位颇具改革精神的君主。在其治下,光绪曾尝试发起戊戌变法,意图通过改革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安乐。尽管变法以失败告终,光绪皇帝也因此被慈禧太后架空,无法施展改革抱负,但这一变革的尝试给清朝的腐朽政权注入了一线希望,成为后人追忆的一个亮点。因此,光绪的去世无疑是民众心中的一大悲痛。

然而,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光绪的去世并未为清朝的动荡画上句号。仅仅一天后的11月15日,慈禧太后也在未正三刻(即下午五点)在仪鸾殿去世,享年73岁。光绪与慈禧相继去世的时机几乎相差无几,令人不禁联想到这两位权力中心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清朝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为53.25岁,显然,爱新觉罗家族是个长寿的家族,唯一一位早逝的皇帝是同治帝,他死时年仅19岁。由此,不禁让人疑问:光绪帝的死亡是否与慈禧有某种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慈禧在光绪死后的第二天便离世?

光绪帝的病情在1908年11月14日恶化,经过御医全力抢救后,依然未能挽回他的生命。当时,光绪没有子嗣,根据传统惯例,应该由慈禧和朝中的重臣们商讨,挑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继位。当天,庆亲王、醇亲王、恭亲王以及权臣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纷纷赶至慈禧所在的仪鸾殿,商议后宫大计。

不过,作为汉臣的袁世凯和张之洞,自知在立皇帝的选择中并不占有话语权,便主动回避了争论。真正参与决定皇帝人选的,只有醇亲王、庆亲王和慈禧三位。庆亲王首先提议立溥伦为新帝,他认为,光绪虽然为旁支皇帝,但既然光绪未留下儿嗣,不如让道光皇帝的长子溥伦继位,恢复正统。这个提议得到了醇亲王的支持,虽然形成了多数意见,但慈禧始终没有表态,使得气氛一度僵持。

沉默片刻后,慈禧提出立醇亲王的儿子溥仪为新帝。她解释说,曾将荣禄的女儿许配给醇亲王,就是为了回报荣禄忠心耿耿。慈禧补充道,立醇亲王之子为帝,且封醇亲王为摄政王,可以加固自己的政权。听到慈禧这番话后,醇亲王当即跪谢,而庆亲王则无奈同意。

原来,慈禧早已决定了立溥仪为继位者。数日前,慈禧便已将溥仪接入宫中,开始安排其照顾,显然早有打算。随着决定的敲定,光绪病重的消息被传达给了他。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光绪一贯沉默寡言,他在得知新帝已定后,反而表现出了难得的开朗。他不吭声地说:“立一长君,岂不更好?太后不必顾虑,这个主意很好。”他似乎心知肚明,自己无法对抗慈禧的意志,只得顺从。

就在光绪说完这番话不久,他的神志开始模糊,随着身体衰弱,太监开始为其准备寿衣。在当时的宫廷习惯中,寿衣必须在皇帝临终前一小时穿好,以免被认为不吉。然而,就在太监准备更衣时,光绪帝忽然出现了短暂的回光返照,努力挥动手臂,试图摆脱即将到来的命运。这一瞬间的抗争显得尤为激烈,然而在当天五点,光绪帝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根据英国记者普兰德·拜克豪斯的记载,光绪帝的死讯刚刚传出,慈禧几乎没有停顿片刻,立刻开始处理政务、颁布遗诏,指定溥仪继位。慈禧处理完政务后,开始忙于光绪的葬礼,直到深夜,依然精神饱满,面色红润。

然而,第二天中午,慈禧的精神状态突然急转直下。在与大臣们继续处理光绪后事时,她感到浑身乏力,之后午餐过后突然昏迷。清朝的重臣们急忙聚集在仪鸾殿,惊恐万分。过了一会儿,慈禧逐渐苏醒,甚至发布了旨意,明确交代今后的国政由醇亲王负责,直到她的最后时刻。

在她昏迷与恢复之间,慈禧还将自己的个人遗嘱草拟出来。她回顾自己从宫女到太后的半生,描述了自己如何扶持新皇、平定太平天国,如何在列强侵略下行训政等。她在遗嘱中总结自己的政绩,特别提到洋务运动的实施,称自己为清朝打下了改革的基础。尽管她的语气依然保持一贯的威严,但在生命的尽头,她对权力的掌控依旧未曾放松。

最终,慈禧的最后一句话,震惊了所有人:“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太监不可擅权。”她甚至在临终时反思自己一生的过错,尤其是她曾亲自干预朝政,任由太监左右朝局。这一遗嘱虽然看似在悔过,但更像是她自己内心的一种清算。

临终的慈禧最后没有再说什么,缓缓闭上了双眼,结束了她充满争议的一生。根据清宫史料的记载,光绪帝的死因在当时看来非常简单——久病成灾。然而,经过百年后的验尸研究,光绪的死因被证实为砒霜中毒,而最大的嫌疑人,毫无疑问是慈禧太后。

一些回忆和目击证人指出,在光绪临终前,有太监将慈禧送来的“塌喇”——一碗酸奶端给光绪。当光绪吃完这碗酸奶后,立即感到剧烈不适,腹痛不止,最终于当天去世。其面色发黑,痛苦异常。这些证据表明,慈禧极有可能在光绪死前暗中下毒,使得光绪死亡更加扑朔迷离。

慈禧为何要除去光绪呢?或许是担心光绪在她去世后,可能会清算自己的党羽与改革派。因此,她在最后时刻选择以毒药结束光绪的生命,以确保自己权力的延续。

慈禧的死后安排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她死后的葬礼规模浩大,甚至超越了光绪帝的葬礼,成为清朝历史上最为奢华的葬礼之一。她的陵墓工程耗费了巨额财富,然而最终,在慈禧去世后的三年,随着清朝的覆灭,她的陵墓也被盗墓贼掠夺,甚至连夜明珠也被盗走。

慈禧的生平和死后安排,如同她一生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无数的争议与反思。而她的葬礼和陵墓的奢华,似乎也预示着她对名誉的极度执着,然而,正如历史所示,一切都无济于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10复原齐化门!紫檀雕刻朝... “5·18”国际博物馆日临近,位于东五环的中国紫檀博物馆悄然上新,一件重达数吨、堪称“镇馆之宝”的紫...
原创 蜀...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关羽受命留守荆州,负责镇守至建安二十四年。经过七年孤军奋战,关羽最终因兵...
原创 完... 说起完颜氏,这个姓氏在历史上可谓声名显赫。毕竟,完颜氏在宋末时期成功统一了女真各部,最终建立了金国,...
原创 陆... 在历史的长河中,陆逊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他在夷陵之战中以少胜多,成功击败了...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云集,谋士如雨,令人神往。然而,当谈到三国最为杰出的谋士时,众人却各有各的看...
原创 他... 我们国家一贯对待贪官采取严厉的态度,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一些贪官无视法律、故意为非作歹,公然破坏社会秩...
原创 毛... 1929年1月14日,国民党发动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面对敌强我弱,且根据地的经济...
原创 靖... 弱势群体最大的悲哀之处就在于,当国家繁荣昌盛之时,他会成为人人口诛笔伐的对象,高高在上的强者仿佛只有...
原创 是... 在春秋时期,晋国无疑是最为强盛的诸侯国之一。晋国能够达到如此强大的地位,得益于六卿等异姓士族的充分运...
原创 各... 都察院,作为明清时期的一个重要政府机构,承担着监察百官、参劾不法等职责,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官员,甚至包...
原创 左... 1864年,新疆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局势陷入了极度混乱,清朝政府无力平息这一暴乱。与此同时,浩罕汗国...
2025科普讲解:大发真的有人... 大小与双单走势技巧规律【D F 5 3 8 · C C 】 “为什么贾宝玉那么爱林黛玉,却从来不劝她...
原创 古...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深入,人类对古代殉葬制度的理解逐渐丰富,这一制度在历代王朝中都时常出现,尤其是在黄河...
原创 南... 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1949年至1958年间同时担任外交部长,...
原创 我... 前言 在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神秘的未解之谜至今仍扑朔迷离,激起了人们对于古代历史、超...
原创 八... 金融霸权的衰落与世界格局的转变 金融霸权何时终结,垄断的力量又如何?列强们在过去的夜晚相互密谋,但霸...
原创 他...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谈到乌托邦,大家通常都会联想到那种理想化的社会形态,它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象征。空想社...
原创 汉... 在提到汉朝的疆域时,人们通常认为其东界为朝鲜半岛,西界至葱岭,南界为交趾,北界则是阴山。谭其骧在其著...
原创 甲... 曾经和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说实话,越聊越觉得有趣。有时候,我们大胆地提出一些历史假设,进行头脑风暴,...
原创 截... 在截江救阿斗的事件中,孙尚香为何敢辱骂赵云,却对张飞却不敢言语过激?其中的原因并非简单的个别因素,而...